一片“参”情暖人心
2025-02-11 09:05:1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柏巍 周闯
 

b335603bb2292e6ae3a83b8a64fecc1d_f206b0e16af52c0910300db6b6554d26.jpg

图为顾传羽在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为人参经营者发放普法宣传册。周闯 摄

  2月6日,冒着席卷东北的“倒春寒”,记者走进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法院清河人民法庭。清河镇是国家级人参特色小镇,清河法庭也因此加挂了“人参产业法庭”的牌子,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人参法庭”。

  走进庭长顾传羽的办公室,只见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是不同品质的人参图片和价格。

  “顾法官,最近又办了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案子了?”记者好奇地问道。

  “哈哈,还真有一个。”

  顾法官说起了老陈和老赵的故事……

  三年前,老陈家种植十年的人参迎来丰收,满心欢喜的老陈等着参商老赵按照合同价格收购人参,自己这些年的辛苦也算没有白费。可老赵却以市场行情不佳为由,拒绝按之前签订的合同价收购,并且大幅压价。老陈气不过,多次找老赵理论,但老赵坚持低价收购,否则就不再合作。2024年10月,无奈的老陈向清河法庭提起诉讼,要求老赵履行合同。

  顾传羽接手案件后,考虑到案件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他决定“双管齐下”:一面仔细审核老陈提供的材料,一面亲赴老陈的参田,仔细查看人参的品质。随后,顾传羽又马不停蹄地深入市场,走访多家经销商和加工厂,了解人参价格走势和市场需求。

  根据数天的走访和老陈提供的证据,顾传羽认为双方当事人有调解的余地。于是,他组织老陈、老赵以及当地人参市场“人参纠纷调解室”的行业代表来到调解现场。

  在调解中,顾传羽从情理法三个方面释法说理:“做生意的根本就是诚信,市场虽有起伏,但也要依法按照合同办事,你这样毁约,以后还有谁愿意跟你合作?”行业代表也纷纷表示:“如果毁约,不仅伤了老陈的心,也砸了咱清河人参的招牌,对咱们当地人参市场影响也不好。”在大家的劝说下,老赵脸涨得通红,为难地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市场不好,压货又多,资金周转确实遇到困难了……”

  了解到老赵的困境后,顾传羽深知,单纯地出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帮助老赵打开人参销路,才能让双方都走出困境。

  由此,顾传羽和同事们抓住元旦、春节前后市场对人参需求增大的时机,帮助老赵精心编写销售文案,积极出谋划策,加油鼓劲……

  “老陈,之前是我不对,这是欠你的货款,你点点,以后咱们还好好合作。”终于,老赵的人参逐渐打开了销路,很快就依照合同支付了老陈全部的参款。

  “案结了,但是事没结束。人参是滋补佳品,临近春节是人参销售的旺季,这几天忙得很。”顾传羽说道。

  清河法庭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几十场普法宣传活动,一方面是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大家依法订立买卖合同,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是鼓励人参从业者依法依规经营,共同维护“清河人参”的诚信招牌。

  “正好我们一会儿在山参交易市场有一场普法活动,一起去看看吧。”

  记者跟着顾传羽和其他干警一起来到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刚走进去,就被7万多平方米的交易大厅深深震撼了,只见这里分区明确、管理规范,来往客商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顾传羽和同事们一边发放普法宣传册,一边对记者说:“这里是东北最大的野山参交易市场,因为人参价格公道,品质又好,在行业内认可度很高,年销售额高达35亿元。”

  看着顾传羽跟铺位店主热络地聊天以及大家接过宣传册认真阅读的样子,记者深深地感受到,清河法庭早已经成了大家的知心人、老朋友。

  繁荣市场背后,是清河人参立得住、叫得响的卓越品质,更是清河法庭干警用真心真情营造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