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造就“寸土寸金”
——浙江嘉善法院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纪实
2025-02-11 08:55:2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潘子菁 金悦
 

  有人说长三角是中国经济的心脏地带,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而浙江嘉善则位于核心区,是沪浙联动“桥头堡”,更是全国唯一一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可谓是真正的“寸土寸金”。

  前不久刚刚入围“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的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智造)就坐落于嘉善县姚庄镇,每天这里车来车往,各种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车间内外一派忙碌景象。

  让人很难想到的是,同样的地点,曾经却是全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一家“大块头”企业因经营不善,持续亏损严重宣告破产,留下的土地、厂房以及大量的就业人群该如何处理?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法院通过府院联动,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妥善处理因公司破产产生的职工安置问题,高效出清低效产能,盘活土地等市场优质要素资源,实现“腾笼换鸟”。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块土地的“前世今生”,感受蜕变的力量。

  “大块头”遭遇“滑铁卢”

  2020年11月,《拍卖成交额7.8亿元!嘉善法院成功处置嘉兴最大涉外破产企业主体资产》,“嘉善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这则消息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是那家大企业昱辉吗?怎么就破产了?”“这太不可思议了!”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辉阳光)是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上市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废硅片再生产商和领先的多晶硅再生产商。

  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扩张及技术研发,昱辉阳光逐渐打造了一条从原生多晶硅到光伏应用系统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和晶片制造商。随着光伏行业的竞争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昱辉阳光在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有所波动。

  2017年以来,企业因经营不善持续亏损,银行贷款到期不能清偿,相关纠纷不断进入诉讼程序,公司银行账户等资产被查封,陷入停业状态。

  一石激起千层浪。企业破产、厂区停工、员工失业,6个厂区、近500亩土地,昱辉阳光留下的大量资源要素该如何处置?

  嘉善法院专设5人合议庭,由院领导担任审判长进行审理。通过竞争方式选定管理人,做好资产交接、尽职调查、债权申报、债权人会议筹备等工作。

  其间,嘉善法院多次前往破产企业现场进行实地查勘,防范风险漏洞,确保资产安全。同时,法院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妥善安置500余名员工,涉及金额2700万元,并在1个月内与厂区内16户租赁企业达成腾退协议,妥善解决债权人与租赁主体的矛盾,极大提高破产财产的处置效率和价值。

  2020年7月10日,昱辉阳光、浙江昱辉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浙江昱辉照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辉三公司)破产清算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嘉善法院第一审判庭内召开。

  当时,为减少债权人经济成本,债权人会议采取“网络召开、网络投票”模式。管理人代表、评估机构代表、公证员现场参加会议,964位债权人通过线上申报债权,436名债权人通过线上方式参加债权人会议,同时法院开通线上咨询渠道,及时为债权人答疑解惑,线上解答债权人问题200余次。

  最终会议确定将昱辉三公司主体资产分割为两个资产包,并以评估价作为起拍价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进行公开拍卖。2020年10月20日,上述资产在淘宝网一拍成交。

  嘉善法院创新制定破产财产变价方案,从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到破产主体财产成功处置仅用时4个月,高效出清低效产能,释放优质土地资源450亩、厂房20万平方米。

  重启厂区生命线

  既然腾出了“大笼子”,就要给更适合的企业。

  昱辉阳光的厂区可谓是“黄金宝地”:背靠上海青浦、金山两区的姚庄,条条道路通上海——北有西丁线直达青浦,中有申嘉湖高速直达浦东,南有丁枫公路直达金山,全域通达的交通条件,让姚庄成为上海大都市圈内的卫星镇。

  嗅到接轨上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的企业纷纷把目光对准了这片热土,有企业认为:“在姚庄,我们找到了覆盖整个长三角的绝佳视角。”

  第一个“有缘人”就是晨亨科技。“既要符合高新装备制造需求,又要能快速开工,没有比昱辉厂区更适合的地方。”在晨亨科技负责人看来,这就是他们寻觅已久的好地方。

  “晨亨科技和曾经的昱辉阳光的产品比较类似,所需的生产要求差不多,现有的这些厂房和装修很符合企业的再生产条件,可以减少企业前期准备时间,加快投入生产。”姚庄镇副镇长庄建明接受采访时介绍,晨亨科技的目标是长三角区域,也曾先后考察过多地。然而,当他们看到闲置的昱辉厂区时,就认定了这里,认为这个地方很适合他们。

  于是,这家企业成为第一批入驻原昱辉厂区的企业。

  就像一朵云推着另一朵云,一个优秀企业的到来也带动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不少龙头企业也闻风而来。新一代网络通信企业代表,全球精密制造龙头立讯智造属于新兴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内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的佼佼者和世界连接器生产领域的领跑者,其浙江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穿戴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目前生产的智能穿戴产品以出口为主,涉及国家(地区)超过130个。

  “姚庄地理位置优越,可以辐射整个长三角,产业配套齐全,有良好的产业生态和人才吸纳环境。”立讯智造早在2017年已经在姚庄电子产业园拿下132亩土地投入一期建设,随后准备追加投资二期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

  同样是高端制造领域,昱辉厂区与立讯智造的需求适配度极高。昱辉六厂区是曾经企业的生产加工区域,设备、装修都是现成的,立讯智造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入驻,马上投入生产,仅当年,企业就实现产值160亿元,解决就业1.2万余人。

  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立讯智造也顺势拿下了三厂区和四厂区,除了生产加工外,还新建了员工宿舍。

  立讯智造的到来,吸引了一批百亿级链主企业的入驻。昱辉阳光余下的厂区也纷纷迎来了新东家,二厂区被打造成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明年即将有百亿级企业入驻,五厂区则成为科创孵化园,未来将为华东地区新质生产力提供最强支持。

  再次迎来辉煌

  企业多了,规模大了,员工也越来越多。目前,厂区共有员工8000余名,矛盾纠纷也水涨船高。“立讯没有按照规定发放工资,我要起诉!”2022年,员工黄某非常气愤地来到嘉善法院,称其通过网络获悉立讯智造招聘,与联系人约定小时工工资,没想到进厂发现实发工资与网络联系人约定工资不一致,于是准备起诉立讯智造。

  经多方了解,这是一起对企业的“莫须有”罪名,原来黄某与网络联系人谈好的薪资,属于双方之间的约定,并不是立讯智造的薪资规定。由于黄某没有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诉求,且该争议也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最后嘉善法院依法认定不符合起诉条件,驳回起诉。黄某不服,上诉至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多方释法及沟通解释,最后黄某撤回起诉。

  在劳务派遣的用工关系中,时有发生被派遣员工遭遇工伤的事件,但因此类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在确认具体责任承担主体时易出现争议。立讯智造员工李某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由嘉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李某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医疗、就业补助金。而公司则认为其要求金额过高,不符合法定标准。后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立讯智造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其余金额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最终该案调解结案。

  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嘉善法院在厂区门口特设共享法庭。这个“厂门口”的法庭集成了网上立案、调解指导、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功能,依法保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与企业发展、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讲活动,是这里的特色。“HR离职后泄露员工工资情况,是否涉嫌泄露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相关案件审理过程中,原、被告谁具有举证责任?”“企业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涉密信息外泄?”此前,姚庄人民法庭在共享法庭内开展知识产权普法讲座,以云端连线形式,组织企业工会、职工代表在线参与,强化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一件件专利密集型产品,为企业发展添油助力。法官毫无保留,围绕“案件提级管辖的标准”“恶意侵权时的惩罚性赔偿”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企业代表在疑惑得到详尽解答后,不禁当场感慨:“这次普法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增强了我们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上的信心,也让我们感受到嘉善法院在保护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力。”

  直播结束后,法庭干警与企业员工一同交流。“希望通过这样的线上普法形式,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姚庄法庭庭长杨闽军表示。

  “通过共享法庭不定期开展巡回审判、庭审直播、法律讲座等活动,助推基层治理迭代跃升,为营造更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时任嘉善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汉忠介绍,像这类服务企业的法治宣传活动还有很多,嘉善法院依托各地的共享法庭开展“善法护商直通车”活动,聚焦司法需求较为突出的行业或者多发、高发的涉企纠纷,开展十场法治讲堂、十次送法入企、十场法治宣传等“六个十”系列活动。

  “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嘉善法院的一系列举措正是对202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这一指示精神的有力贯彻与落实。

  如今,新质生产力正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澎湃新动能。

  2024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立讯智造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外以保税方式开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全球维修业务,标志着立讯智造实现从自产产品维修资质向全球同类产品维修资质的跨越。

  这一资质获批后,该公司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海关特殊监管区外保税维修业务的企业,区外保税维修项目年产值有望增长超5倍。

  如今的姚庄汇聚立讯智造、福莱新材料、晨亨科技等500多家企业投资兴业,规上工业企业13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6家,上市企业6家,智能物联、精密机械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均破百亿级,新能源新材料、高档休闲食品等产业蓬勃发展。全镇90%以上的外资项目、80%以上的人才和70%以上的三产项目从上海跳板借台引进,有接近200名高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居住在上海、工作在姚庄”。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