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历史“接力棒” 走好援疆“赶考路”
——从巴州和硕挂职中感悟“后浪”担当
2024-07-31 09:09:5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吴夺
 

  作者简介:吴夺同志,男,1984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河北省张家口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一级法官。经组织选派,2024年4月至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人民法院挂职开展对口援疆工作,现任和硕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一级法官。图片

  题记:《援疆情》“沙漠绿洲落日圆,天山草原博湖远。骏马飞驰八千里,雄鹰振翅上九天。回望汗将镇边关,黄沙漫漫风华现。千年古道焕新颜,冀疆佳话永流传”。

  首次踏上这片天山南麓的广袤土地,沙漠公路、博斯腾湖的壮美景色令我震撼不已,“和硕”二字也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和硕,系蒙古和硕特部落名,意为“先遣部队”。在这次宝贵的新疆挂职经历中,援疆“先遣队”的坚守、奉献、扎根精神给了我深深触动,那些先锋榜样用笃行和实干镌刻的不凡篇章,激励着我这朵“后浪”更加坚定地走好援疆“赶考路”。

  坚守:筑起沙漠的“绿色长城”

  行驶在有“绿色长城”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上,两旁枝繁叶茂的防护林诠释着沙漠公路守护者们的坚守精神。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为了维护新疆的绿色生态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坚守”二字的分量。

  有人说“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木,要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这条沙漠公路上有108个水井房,每处水井房都有一对夫妻看护。每天,他们要照管好所在的护水站,徒步走遍所辖的数公里道路,用辛勤汗水维护着路旁脆弱的植被,确保滴灌管线完好,保证水的有效利用。看护人员要克服高温差、强日照、重干燥等极端生存条件,与流动风沙作战,在无边的沙漠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工作,坚守在这条绿色通道。

  近年来,和硕县法院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法治手段、法治智慧,扎实推进国土绿化,科学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为当地林草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用行动诠释着新一代法院人对于“绿色发展”的坚守!

  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放出那银星舞起那长剑,撑起了艳阳高照晴朗朗的天。”《马兰谣》的旋律回荡耳边,这个与花同名的地方,是创造“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基地,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如今来到和硕,我怀着激动和敬仰的心情,第一次走进马兰基地。在这里,有两块碑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一块写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块是“马兰革命烈士纪念碑”。

  “两弹一星”的先驱者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他们所彰显出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伟大精神,既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求实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火炬。

  和硕法院的干警们始终秉持着“民有所盼、我有所行”的理念,坚守在这片土地。当地马兰花人民法庭、乌什塔拉人民法庭通过上门办案、巡回审判等多种方式,将司法送到百姓身边,一批批政法干警将忠诚、奉献、担当的精神持续传承,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和硕情怀”,激励着我们接续奋斗,为民奉献。

  扎根:追求公平正义的脚步永不停歇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广袤的沙漠戈壁,有一种树叫胡杨,它生性耐寒耐旱、不畏盐碱、防风固沙、生命顽强,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被称作“沙漠的守护神”。

  有人说,向下扎根是基层干部成长最美的姿态,来到和硕法院挂职的几个月,我对“和硕”和“扎根”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即团结一致、凝聚共识;“硕”,意为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在和硕法院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被法官们在办案中团结协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所打动。在新疆巴州这片热土上,还有很多援疆的前辈,多年来,一批批政法干警奔赴新疆,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不仅写下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诗篇,也为当地的司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展现出的“扎根”姿态,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必须将根基扎到人民群众中,扎到火热一线中,才能在经风雨、见世面的磨砺中激发出与新时代相匹配、与新征程相适应的责任担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新时代的新征程的道路上,我们要弘扬榜样坚守、奉献、扎根的精神,勇敢接过先驱者的接力棒,在援疆的赶考路上书写新的后浪担当。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