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 耐得烦 霸得蛮”
——记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一庭庭长郑江云
2023-04-03 09:14:3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沁 黄卫红
 

  定分止争的“解语花”

  一头短发,说起话来嗓门洪亮、语速极快,郑江云的爽朗与干练让人印象深刻。

  采访中,听到别人对她最多的评价是:“经她的手,没有解不开的结。”“她真是个耐心的人。”“她办的案子,胜败我们都服。”

  郑江云从湖南偏远的大瑶山里走来,从书记员成长为法官。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是她积蓄的能力,更是她沉淀的经验。

  审判监督庭经办的再审案子,大多是疑难案件,当事人矛盾对立严重,有时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当被问到如何做到让当事人握手言和、胜败皆服的。郑江云娓娓道来:“倾听是解开矛盾的第一把钥匙。《周礼》以五声听讼断狱: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倾听,就好比是中医之道中的把脉,把准了,才能找到病症,才好对症下药。”

  为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郑江云将大量的时间和心思花在调解上,耐心地做一个倾听者,甘当纠纷“解语花”。从中发现症结在哪,利益纠葛在哪,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郑江云是令人敬佩的女法官,是善于化解矛盾的办案能手,是让人能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的好师父,也是女儿眼里的骄傲和榜样:“妈妈对审判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激励着我,将来我也要像她一样做个正直的法官,为人们判明是非、化解纷争。”

  努力做一名法治追光者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作出深刻阐述。

  公正司法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法官要在司法工作中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更加重视释法说理,只有实质性解决问题,让司法裁判符合人民群众普遍的、朴素的感受,才叫实现公平正义。

  作为一名审判监督庭法官,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当好法治追光者、时代答卷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午休时间,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一庭庭长郑江云还在专心地写着判决书。窗外的阳光洒在她身上,使她干练的短发中夹杂的几缕银丝格外显眼。

  在审判监督岗位15个年头,郑江云用自己的坚守和对审判事业的挚爱赢得了人们的肯定,也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全省法院办案标兵……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

  郑江云是大山深处的孩子,她出生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偏僻深远的大瑶山。怀揣着成为一名法官的梦想,凭着吃苦耐劳的个性,她考上了中南民族学院,攻读法律专业。1996年大学毕业后,她来到永州中院工作。在这里,用了7年时间,她成长为一名法官。

  在这7年里,郑江云当过统计员、书记员、内勤,做过记录、核对、装订等繁琐细碎的事务性工作。对每一项工作,她都认真对待,郑江云认为,是这些细碎的工作历练了她,让她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在她看来,“每种阅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审监庭的案子很多都是棘手的信访案,但在郑江云手里,剑拔弩张的矛盾总能迎刃而解。

  “别看我们庭长身材娇小,但她内心强大,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脑袋里装满了办案的智慧。再大的困难仿佛都能在她面前‘樯橹灰飞烟灭’。”法官助理赵超鹏说。

  办理信访再审案子时的得心应手,也得益于她曾挂职于永州市零陵区信访局副局长。

  2009年,郑江云担任审监庭庭长,后被派往永州市零陵区信访局挂职副局长。在信访局的这一年,她共接访了4000多人次,帮助来访群众解决了200多个问题,化解了许多“老大难”的信访积案。这一年,为她办理信访再审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郑局长,您的用心让我感觉到温暖,您的敬业让我感动。虽然我的工程款没全部要回来,但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向您保证,不再上访,回老家好好生活。”信访人李某感激地说。

  十多年前,来自河南商丘的李某,背井离乡来到永州做工程,被蒋某长期拖欠工程款10万余元。李某上门讨要无果,无奈走上了上访路。

  “我第一次接访李某的那天,屋外下着雨,他的伞被风吹断了伞骨,人也被淋湿了。他一进来情绪有些失控。我拿来干毛巾,让他先擦擦头发。接过毛巾,他愣了一下,情绪缓和了很多。”郑江云对第一次见到李某时的情景印象深刻。

  从河南商丘到湖南永州,为了拿到工程款,李某自己也记不清究竟来来回回多少次了。5年来,债务人蒋某不知踪影,家里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该案似乎陷入了困境。

  “一个外地人长期往返商丘、永州两地,不容易。我真的希望能为他做点什么,不能轻易放弃。”郑江云说。

  郑江云走访了蒋某的亲友,多方奔波,历经曲折,终于通过蒋某的亲友联系上了蒋某。郑江云发挥调解的特长,耐心细致地向蒋某释法明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蒋某表示愿意还款,但因为生意亏空,暂时没有偿还能力,请求亲友代为偿还。

  最后,蒋某的亲友被郑江云的用心和苦心打动,代蒋某偿还了部分款项。李某也被郑江云的敬业精神所折服,作出让步,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一场长达5年的信访案在郑江云的努力下,得到了化解。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郑江云说。

  “郑庭长办的案子,胜败我都服”

  法官助理邓东状对郑江云办过的一起案子印象深刻:“这是一起两家公司之间的合同买卖纠纷,当事人由最初的合作伙伴到发生争执,缠斗了十多年时间,积怨很深、矛盾尖锐。”

  2012年,某物资公司因与某贸易公司合同买卖纠纷,诉请法院判决贸易公司支付50余万元货款及利息。一审判决物资公司胜诉,但直到2018年年底,被告营业执照被吊销,依然还有20余万元货款未付清。2021年,该物资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以贸易公司未及时清算,损害了其债权为由,对该贸易公司股东刘某、周某提起诉讼,一审判决李某胜诉。判决生效后,刘某不服,一直在上访,并于2022年向永州中院申请再审。很快,这个案子分到了郑江云手里。

  郑江云认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纠纷的解决都有它的突破口。“再审案子矛盾尖锐,很多已是审理多次的旧案,其中不乏当事人与对方斗气、和法院置气、为自己争气,怨气越来越重,一纸判决往往最终还是化解不了矛盾,解决不了问题,得努力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息诉息访。”

  通过调查了解,郑江云很快找到了这起案子的症结:原告认为自己有雪中送炭之恩反被辜负,被告则认为自己已退股没有还款义务。

  十多年前,该贸易公司刚起步,资金困难。李某以赊账的形式将货物卖给贸易公司,没想到贸易公司拒不还款,两次起诉,依然没有拿到全部货款。刘某却坚持认为,公司不是他和周某两个人的,李某不应该只起诉他们两个人,且其在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前已经退股。

  “当时我定下了这个案子处理的基调,就是尽量调解。做好释法析理工作的同时,缓和当事人对立情绪。”郑江云说。

  郑江云以春风化雨的耐心,通过背对背、面对面的方式,三番五次地做工作,还主动邀请了市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几经周折,最终双方解开心结,达成调解协议。

  “久闻郑江云庭长的大名,她业务精湛、作风正派,她办的案子,胜败我都服。”刘某说。刘某当场兑现了货款,和李某握手言和。

  郑江云的办公室放着很多面锦旗,每一面都记载着她的为民情怀。其中有两面锦旗,是同一个案件双方当事人送的,分别这样写道,“悉心调解,为民解忧”“用心调解,为企纾困”。

  “我觉得只是做了我的本职工作,虽然再三拒绝,可最终他们把锦旗一个放在了门卫室,一个放在了立案大厅。”郑江云回忆。

  宁愿自己辛苦点,也要让当事人官司打得明明白白。郑江云始终秉持“案结事了人和”的理念,将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办理全过程,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和意见,善于将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和经验转化成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2022年,她所办理的再审案件调撤率达50%,案件服判息诉率达100%。

  “一封叫法官后语的信,拯救了我的人生”

  “从小留守,父爱缺失,母亲强势,家庭贫困……你的成长受了很多委屈。但这都不是你走上犯罪道路的借口,错了就是错了,你要正视错误,并对自己犯的错负责。法律对你的惩罚是希望你以此为戒、吸取教训、改过自新。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打开心扉就会有阳光照射进来,希望你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

  这是郑江云写给一起刑事案件当事人曹某的法官后语。

  曹某从幼年时便经常与同学打架,从砸坏邻居玻璃、逃学逐渐发展到盗窃、抢劫,以此宣泄对原生家庭的不满。每次他犯错后,面对的都是旁人的嘲笑和冷眼、母亲的责骂和绝望。

  “郑庭长在宣判后读了她写给我的信,然后走到我面前,把信轻轻地交到我手中,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感受到了信任。对,就是这封信,它拯救了我的人生。”曹某回忆起多年前这一幕,仍然满是感激。

  当他犯下人生中最大的错误,站在郑江云面前的时候,在绝望和恐惧中,他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法官的关爱,他向郑江云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曹某在监狱里洗心革面,出狱后,他上了厨师培训班,现在经营着一家小炒店,生意和日子都红火了起来。

  “作为法官,除了依法惩治犯罪,还需在工作中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发挥法律教育引领的作用,使犯罪分子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法官后语就是为了让犯罪分子坦诚面对法律、面对自己、面对未来、弃恶从善。”郑江云如是说。

  郑江云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中发现,许多罪犯并没有因为法律的惩罚而真心知错、诚心悔改,一些罪犯更是“走不出来”,成为累犯。为促进罪犯改造,维护监管秩序,郑江云从2012年开始,尝试在部分减刑假释案件中推行法官后语机制,组织法官对减刑假释的罪犯撰写法官后语,疏导罪犯心灵。

  看到成效后,郑江云将这一机制进一步推广,包括针对一些“钻牛角尖”的民事再审案件当事人,她也坚持撰写法官后语。

  怀着最诚挚的信念,郑江云写下了无数封法官后语,她认为,这是一种法与情的激励与洗涤。

  “知道我又‘硬’又‘臭’,现在已经没人来送礼了”

  时隔多年,郑江云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收礼”。

  李大爷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案子,一家老少多次到法院闹访、缠访,年逾七旬的李大娘甚至扬言,拿不到赔偿款就死在法院。郑江云每次都热情接访、耐心倾听,同时想方设法做交通事故肇事方的工作,李大爷最终拿到了赔偿款。李大娘为了表示对郑江云的感谢,买了两只土鸡来到法院,要送给郑江云。

  郑江云再三推脱,李大娘急出了眼泪:“我就是个农村老太婆,我不懂你们那些什么纪律规矩,我只知道,是你解决了我们家‘火烧眉毛’的急事难事。送两只鸡表示我们的心意,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要不收,就是看不起我这个农村老太婆!”李大娘话还没说完放下鸡就走了。

  郑江云立即追出去,情急之下摔了一跤,等脚痛缓过劲来再去追的时候,李大娘已不见踪影。郑江云无奈只好暂时收下了两只鸡,并将情况向主管院领导、纪检部门作了汇报,表示一定送还给当事人。

  郑江云知道李大爷、李大娘家庭并不富裕,后来,她带上书记员,提上两只鸡,自掏腰包买了水果,上门回访李大娘。

  还有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涉及标的额上千万元,双方都想在再审开庭前给郑江云送礼,一个想通过郑江云的老同学把装有现金的信封塞给她,一个在郑江云外出的途中“围追堵截”。

  面对这些“糖衣炮弹”,郑江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底线,严词拒绝。

  “这些事情,导致老同学都不理解我,连朋友都没得做了,甚至有些同学和朋友也因为类似的事情慢慢疏远了,但我不后悔。”郑江云说。

  该案再审宣判后,胜诉方再次找到郑江云:“郑庭长,现在案子都结了,已经不存在干预司法的问题了,我的这点心意你就收下吧。”

  “我只是在用人民赋予我的审判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你胜诉了,说明法律是站在你这边的。如果谁给我送礼,我就判谁赢,那是亵渎法律,亵渎人民赋予我的权力。”郑江云义正词严地回绝。

  在郑江云看来,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正判决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审判工作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

  “这些已经是往事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我又‘硬’又‘臭’,已经没人给我送礼了。”郑江云释然地笑了。

责任编辑:张婧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