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网课”需谨慎 驳回“诉请”要买单
2024-07-26 14:45:0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任世伟
 

  近日,河北省兴隆县人民法院北营房人民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小文诉被告小明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一案。

  2022年11月份,小文通过某公众号看到了某科技公司发布招生政策扶持补贴文章,并与其取得联系,在咨询了相关事宜后,双方签订了协议,小文先后缴纳了共计5980元课程培训费。该科技公司向小文发送课程学习的APP账号和密码,小文在接受了几堂课程教学后,认为效果不尽如人意,遂联系该科技公司协商退款事宜,发现该科技公司已注销。经查询得知小明为该公司的股东,持股100%,是最终受益人,于是便多次向小明协商退款事宜,但均未果,遂将其诉至兴隆法院北营房人民法庭。

  为及时化解纠纷,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王春辉及时阅卷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沟通,了解到症结所在之后,有针对性地释法明理,但双方僵持未能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基于原告所提交的证据,王春辉向原告释明如果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小文执意要求开庭审理,通过判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庭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小文与某科技公司签订的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协议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协议合法、有效。某科技公司在协议签订后已经按照协议的约定向原告提供了课程学习的APP账号和密码,履行了自己的教学和教务义务,原告主张被告存在违约行为,但未能就其主张提供充分有效证据予以证实,故原告要求被告全额退还学费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其诉讼请求未能予以支持。判决过后,原告上诉至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院经审理后作出维持原判的裁判。

  此案虽然一审、二审已经结案,但王春辉担心原告有心“结”,主动与原告电话联系,通过耐心明理释法,以及将购买网课所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一一阐述,原告的“结”终于解开了,并且表示服判。

  法官说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网络培训平台应运而生,相比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网络培训平台存在时间灵活、价格亲民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很多人群接受学习、培训、进修的常用方式。但学员们在享受网络培训便利的同时,也应当对自身权利、义务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为此,法官梳理了涉及教育培训合同的常见法律问题。

  深入了解教育培训合同。在订立合同前要充分、全面了解培训机构提供培训服务的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费用、违约责任等条款,以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明确和保护。

  深入了解教育培训机构资质。在签订合同前,学员应在相关的网站和部门查询该培训机构是否符合培训资质,并将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结合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口碑、教学内容等,优先选择有正规资质、良好口碑和稳定经营历史的机构。在签订合同后,学员应定期关注机构的经营动态和舆情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维权。

  准确约定培训费用。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明确费用的组成部分、金额明细、支付方式、退费事宜等相关的条款。特别关注关于退费、转让和终止服务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双方应当约定违约责任,如一方违约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确保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要妥善保存与培训机构之间的沟通记录、支付凭证等资料,为日后维权保存证据。

  做好培训质量的评估。一要看在成立时间上,老牌的教育机构通常有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更稳定的教学团队;二要看是否有虚假宣传:避免选择那些承诺“包过”“包拿证”等不切实际承诺的机构,正规的教育机构不会做出这样的保证;三要查看学员评价和投诉情况,通过相关平台查询是否有大量的投诉和反面评价,如果存在涉及资质、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舆情,可能表明机构存在问题;四要了解机构过往的教学成果,在签订合同时要求教育培训机构明确承诺培训质量,并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教育培训机构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消费者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认真签订教育培训合同。在签署合同时切忌心急,要仔细审阅合同条款内容,评估风险,如果认为退款条款的相关事宜不利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与培训机构进行协商,且一定要将协商后的方案写入正式合同文本,不要轻信培训机构的口头承诺,避免后续遭遇退费难的问题。

  本案中,正是因为对该培训机构的没有多方考量,导致直到上课后才发现培训质量不如意,从而要求退费,最终蒙受了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小文未充分理解和关注退款条件的约定,在自身已不符合退款条件的情况下,仍在网络平台找律师书写诉状提起诉讼,不仅支出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