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竟是毒品?新型毒品到底多会“装”!
2024-06-27 09:14:24
 

  中国法院网讯(林昭霞)邮票是传递思念的载体,也是一些集邮者的心头好。然而,在另一群人的眼里,“邮票”则是一种“刺激”。印着花花绿绿的图案,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是强致幻毒品。

  近日,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贩卖毒品“邮票”案件,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2021年10月16日,杨某某通过微信联系被告人李某某购买5颗“油巧克力”,李某某在接到订单后联系上线购买上述毒品,并将杨某某提供的收货地址提供给上线人员,由上线人员将毒品邮寄至指定的地址。

  2022年2月6日,公安机关在上述收件地址查获了该批“油巧克力”,巧克力中均藏匿有贴纸,只有指甲盖大小,看上去像邮票,根据送检鉴定,这些贴纸净重共计0.1584克,就是新型毒品LSD——“邮票”。

  据了解,“邮票”上附着的主要成分为麦角酸二乙酰胺片,无色无味,属于成瘾性极强的精神药物。

  城厢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某明知是毒品而予以贩卖,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其案发后经公安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到案,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出违法所得等量刑情形,依法予以从轻处罚。故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

  当前,新类型毒品犯罪花样不断翻新,包装形态不断变化,除了本案中的“毒邮票”,有的甚至伪装成“毒糖果”“毒奶茶”等食品饮料,极具伪装性、隐蔽性、诱惑性。面对毒品千变万化的“外衣”,我们要擦亮双眼,不要被各种噱头和名字蒙蔽,千万不能因为追求毒瘾一时的痛快,而徒留无尽的痛苦。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