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
2024-06-20 14:05:5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政治和法治是辩证统一的上层建筑,政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政治的反映和保障。“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要求蕴含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准确回答了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怎么看、怎么办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必须深刻把握其中的政治要求和法治内涵,转化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生动实践,以高质量司法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深刻领悟“从政治上看”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人民法院必须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坚持从政治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增强政治定力,永葆忠诚本色。要增强捍卫“两个确立”的坚决性,学懂弄通“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把“两个确立”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要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始终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核心、政治上绝对忠诚核心、行动上坚决捍卫核心,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和“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要增强做到“四个自信”的坚定性,从灵魂深处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从思想观念上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性问题,自觉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侵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把稳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要准确把握司法的政治属性,深刻领悟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和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司法是维护党的领导、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永葆党和人民“刀把子”的本色。要严格执行党的领导制度,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发挥法院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要正确处理党和法的关系,深刻把握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内在逻辑,坚持用政治的思维视野和眼光理解适用法律,确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得到统一正确实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党的领导下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扛牢政治使命,做实服务大局。人民法院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治支撑和服务。要维护高水平安全,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分裂活动,依法严惩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定维护安全稳定。要服务高质量发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和保护创新创造活力,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护航高颜值生态,保障生态环境资源优化利用,依法促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落实环境污染责任和修复举措,厚植绿色发展根基。要推进高标准法治,坚持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完善府院联席会议制度,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四)站稳政治立场,做优司法为民。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从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高度做实做细为人民司法。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主动接受评议检查和视察,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牢记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个体对公平正义的切身感受,以“如我在诉”的自觉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内依法化解群众信访事项,力争实现案结事了。要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妥善审理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涉民生案件,优化司法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要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与司法审判实践相结合,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精准把握“从法治上办”的实践路径

  法治是人类社会治国理政的最好方式,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格局中,公正司法是重要一环,起着关键的作用。人民法院必须严格公正司法,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做细从法治上办的举措,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坚持依法办案,维护司法公正。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依法办案是公正司法的最低要求,从法治上办,要始终坚守依法办案的底线。要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坚决排除案外因素干扰,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权威地位,促进国家治理法治化。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坚决杜绝地方、部门、个人利益的“特殊保护”,确保受到侵犯的权利一定能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会受到制裁和惩罚。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要在查明事实真相,厘清事情原委的基础上明辨是非、分清权利义务关系,真正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纵,铁面无私,公正司法。

  (二)坚持实质正义,优化司法效果。群众到法院诉讼的目的是要解决矛盾纠纷,从法治上办就是要坚持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执法办案的效果。要革新司法理念,牢固树立“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双赢多赢共赢”“治罪与治理并重”“抓前端、治未病”等司法理念,通过依法调解、释法说理、司法救助等措施,努力在法律框架内凝聚共识、解决矛盾。要追求个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摒弃机械司法,坚持从问题的实质探寻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及其适用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视角化解矛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个案的法理事理情理,找到个案的最佳解决方案。要主动服务社会治理,司法既要维护个案正义也要促进社会的规则之治,要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充分发挥司法“晴雨表”作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研判,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提升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前瞻性、有效性。

  (三)坚持程序正义,提升司法效率。程序正义是司法的基本理念,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从法治上办,要充分发挥程序的价值和效用。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预防和化解协同,已病和未病同治,持续拓展诉源治理的深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完善诉非衔接程序,健全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机制,通过多元化的解纷方式供给,引导适宜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的纠纷在诉前向诉外分流,确保案件“驶入”最佳最快的解纷渠道。要完善全过程管控全周期管理措施,建立立审执协调联动机制,优化一审二审再审衔接机制,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坚决杜绝案件在程序内“空转”和一案结而多案生的问题,最大限度压缩“案-件比”,力争以最小的程序成本定分止争,提升办案质效、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四)坚持深化改革,强化司法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从法治上办必须健全司法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正确实施“阅核”制度,发挥案例库和“法答网”作用,统一裁判尺度,探索建立发回、改判、指令再审等重点案件的信息通报、跟踪督办、异议反馈等机制,防止案件“翻烧饼”。要优化审判管理质效,树立“大管理”观,优化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建立司法质效研判分析机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系统性。要完善线上司法流程规则,推动司法权责清单嵌入办案平台和全员考核系统,完善司法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制度“闭环”。要提升外部监督效能,理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检察诉讼监督、当事人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之间的关系,加强各类监督之间的贯通协同和整合,确保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三、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在确定正确的路线之后,干部便成为决定性因素。落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要求,关键是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升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一)突出理论武装,持续凝心铸魂。要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努力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十一个坚持”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围绕法治领域重大政治原则、执法司法重要理念,开展分层次全覆盖的政治轮训,教育引导全体干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全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自觉把审判执行工作置于中心工作中谋划部署推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大局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自觉行动。

  (二)把握实践要求,提升能力水平。要全面系统提升,大力实施政治素养、司法业务、法治保障、群众服务、改革创新、科技应用“六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确保“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要求转化为干警能动履职的自觉行动。要精准“滴灌”训练,要聚焦干警“本领恐慌”,建立“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机制,综合运用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战演练等方法,广泛开展法官讲坛、岗位比武、庭审观摩、案件评查等活动,全面推进能力训练常态化。要突出实践锻炼,要定期安排干警到人案矛盾突出、社会矛盾尖锐、新型案件集中的地区和部门接受锻炼,到重大斗争考验、急难险重任务和服务群众一线磨砺锤炼,通过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广大干警应对复杂情况、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严管厚爱,强化组织保障。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建设,“零容忍”惩治司法腐败,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严守廉洁司法底线。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支部建在庭上的组织优势,弘扬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优良传统,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作用,确保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严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在维护安全稳定、化解矛盾纠纷、应急处置中考察识别干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坚定支持干警依法行使职权,完善干警受到侵害救济保障和不实举报及时澄清机制,持续巩固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

  总之,“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要求是具体的、实践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人民法院要立足新的时代特征和形势任务,深刻领悟从政治上看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从法治上办的实践路径,坚决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在法治轨道内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