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工作 体会成长
2012-03-19 09:30:2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雷 力
到法院工作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承办了一些较为简易的案件,接触了工农商各色人等,结交了战友一般的伙伴,对于工作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之所以说模糊,是因为对于一些事情自己目前还没有经历,只能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思考,在心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能说完全的成熟,但对自己一年多来在法院工作的所闻所见也有了一些想法。
大学的时候,因为喜欢法律,向往法律的公正平等的价值理念,我选择将法律作为专业。择业的时候,出于学以致用的考虑,我报考了法院。而随着自己成为法官队伍中的一员,看着身边的同事为了达到一个让当事人都能满意的调解结果不辞劳苦四处奔走,读着在司法战线上奋斗了多年的老法官在回忆自己的工作历程时脸上洋溢的骄傲,更在自己办案时看着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当事人亟需法律救助的神情,我深深体会到当法官不再是当初那个简单的理由,而是因为法官所有的那种永远不会过时的情怀——切切实实为民办事。
公平待人,做群众的知心人
要做好法官,首先应认清自己,找准法官的定位,明确法官与当事人的关系。法官应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公平公正的位置,并平等地看待、对待各方当事人。这是法官办好案件的前提,这样当事人也才会放下心防,信赖法官,法官的行为才有公信力。要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当事人,为他们耐心细致地讲解法律,阐明权利与义务,平等地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请求,避免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
将谦逊的待人态度与果敢的处事方法相结合。在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的同时,法官还应当从容不迫,在关键时候敢于做决定。尤其是对于刚工作的新人来说,更要学会勇敢和自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有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敢于做决定,善于做决定,才能真正为当事人寻得一个满意的结果。记得我拿到第一个承办的案件时,想到要面对陌生的人,接触陌生的事物,一度紧张得睡不着觉。庭里的同事鼓励我,法官办案是为群众解决具体的困难,帮助真正困难的人,只要摆正心态,尽自己所能凭着良心去做,就行了。
倾情办案,做群众的贴心人
严谨办案,力争取得合法又合理的结果。每一个案件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决定他人的一生。所以从认定事实到法律适用,再到程序的选择与适用,送达文书,开庭审理,调查取证直至最后做出裁判,每一个决定的做出都应当是法官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结果,每一次裁决,都是法官用自己的心血铸就的结果。在广大农村地区,民间习惯和道德伦理对人们的影响还很大,这就要求法官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同时还应顾及到当地的乡土人情,从法理情各方面做当事人的工作,以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坚持学习,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由于法官要处理的个案之间如同两片不同的树叶各有其特色,所以一个公正的判决依赖于法官自身的素质,包括法官的法学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纯粹的理论未经实践寸步难行,法官的知识既来源于书本,更来于实践。耕者越勤,其获越丰。加强学习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使命和一种需求,是我们提升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
博爱淡泊,做群众的暖心人
热爱自己的事业,将公平正义珍藏于心中。电影《夜宴》中有一句台词:“百般算计不如一颗纯洁的心。”法官这份职业亦是如此。法官虽是铁血的,更是悲悯的,他有一颗胸怀天下、锄强扶弱的博爱之心。他们深爱这片土地及土地上的人们,所以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追求正义的事业。无论世事怎么变迁,都应当坚持最初的梦想,将为他人解决困难、惩恶扬善作为自己职业的最终目的。
修身养性,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性。由于现代社会法官需要处理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当裁判结果与某些当事人的想法不符时,法官可能被误解、被非议。公道自在人心,只要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胸前的法徽,就无须在乎他人的看法。法官还应有一种不贪名利、不喜浮华的心境。只有内心宁静,知足无欲,生命才没有太多杂乱的负担,也才能包容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当上了法官,也就走上了“仕途”,其实它不过是一种职业,和其他工作一样都需要用心地经营。刚开始工作的我们什么都没有,除了一颗拼搏的心和一股敢闯的信念,以及那份坚守公平正义的执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需要阿谀奉承,需要的是谦逊的态度、真诚的待人、严格的自律、求实的精神和淡泊的心性。在坚持真我本色的情况下,不迷失于灯红酒绿之间,不沉醉于一片赞扬之中,做到“用心”,提高“领悟”,强调“细致”,完善“严谨”,内心坚守为群众解忧排难的决心,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就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大学的时候,因为喜欢法律,向往法律的公正平等的价值理念,我选择将法律作为专业。择业的时候,出于学以致用的考虑,我报考了法院。而随着自己成为法官队伍中的一员,看着身边的同事为了达到一个让当事人都能满意的调解结果不辞劳苦四处奔走,读着在司法战线上奋斗了多年的老法官在回忆自己的工作历程时脸上洋溢的骄傲,更在自己办案时看着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当事人亟需法律救助的神情,我深深体会到当法官不再是当初那个简单的理由,而是因为法官所有的那种永远不会过时的情怀——切切实实为民办事。
公平待人,做群众的知心人
要做好法官,首先应认清自己,找准法官的定位,明确法官与当事人的关系。法官应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公平公正的位置,并平等地看待、对待各方当事人。这是法官办好案件的前提,这样当事人也才会放下心防,信赖法官,法官的行为才有公信力。要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当事人,为他们耐心细致地讲解法律,阐明权利与义务,平等地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请求,避免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
将谦逊的待人态度与果敢的处事方法相结合。在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的同时,法官还应当从容不迫,在关键时候敢于做决定。尤其是对于刚工作的新人来说,更要学会勇敢和自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有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敢于做决定,善于做决定,才能真正为当事人寻得一个满意的结果。记得我拿到第一个承办的案件时,想到要面对陌生的人,接触陌生的事物,一度紧张得睡不着觉。庭里的同事鼓励我,法官办案是为群众解决具体的困难,帮助真正困难的人,只要摆正心态,尽自己所能凭着良心去做,就行了。
倾情办案,做群众的贴心人
严谨办案,力争取得合法又合理的结果。每一个案件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决定他人的一生。所以从认定事实到法律适用,再到程序的选择与适用,送达文书,开庭审理,调查取证直至最后做出裁判,每一个决定的做出都应当是法官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结果,每一次裁决,都是法官用自己的心血铸就的结果。在广大农村地区,民间习惯和道德伦理对人们的影响还很大,这就要求法官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同时还应顾及到当地的乡土人情,从法理情各方面做当事人的工作,以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坚持学习,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由于法官要处理的个案之间如同两片不同的树叶各有其特色,所以一个公正的判决依赖于法官自身的素质,包括法官的法学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纯粹的理论未经实践寸步难行,法官的知识既来源于书本,更来于实践。耕者越勤,其获越丰。加强学习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使命和一种需求,是我们提升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
博爱淡泊,做群众的暖心人
热爱自己的事业,将公平正义珍藏于心中。电影《夜宴》中有一句台词:“百般算计不如一颗纯洁的心。”法官这份职业亦是如此。法官虽是铁血的,更是悲悯的,他有一颗胸怀天下、锄强扶弱的博爱之心。他们深爱这片土地及土地上的人们,所以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追求正义的事业。无论世事怎么变迁,都应当坚持最初的梦想,将为他人解决困难、惩恶扬善作为自己职业的最终目的。
修身养性,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性。由于现代社会法官需要处理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当裁判结果与某些当事人的想法不符时,法官可能被误解、被非议。公道自在人心,只要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胸前的法徽,就无须在乎他人的看法。法官还应有一种不贪名利、不喜浮华的心境。只有内心宁静,知足无欲,生命才没有太多杂乱的负担,也才能包容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当上了法官,也就走上了“仕途”,其实它不过是一种职业,和其他工作一样都需要用心地经营。刚开始工作的我们什么都没有,除了一颗拼搏的心和一股敢闯的信念,以及那份坚守公平正义的执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需要阿谀奉承,需要的是谦逊的态度、真诚的待人、严格的自律、求实的精神和淡泊的心性。在坚持真我本色的情况下,不迷失于灯红酒绿之间,不沉醉于一片赞扬之中,做到“用心”,提高“领悟”,强调“细致”,完善“严谨”,内心坚守为群众解忧排难的决心,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就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责任编辑:马尚田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