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回赠
——上海法院改革亲历
2018-10-16 14:25:2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庞闻淙
 

    改革是社会的成长,亲历改革则是一种财富。身逢盛世,数十年中点滴的记忆都值得回味。

元年的实习生

    1995年老中院分院时,我还是个实习生。虽然没有赶上一中建院的“七一”宣誓,但聚散离合间的人情故事,不难感受到种种平凡的真实。除了每天打扫卫生、排队泡水,实习生干的是书记员的活儿。带教老师起初一直没有表态,这让我心里没底。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说了句意外的肯定,才让我恍然且释然,瞬间心情大好。

    可他自己也有紧张的时候。每当向庭里汇报案件,如同三堂会审。几位庭长依次坐定,翻开卷宗,轮流发问。即便是一个旁观者,也可以感觉到这种因严谨、乃至严苛所凝起的压迫感。以今天的理念,或将此归结为“行政化”,但这似乎并不够准确,现场实际还带有一种浓厚、专业的论辩色彩。那天,有一个案子被退了回去。我抱着一堆卷宗走下楼梯,听见他在前面长吐了一口气,似乎喜忧参半。

    新的法院,新的环境。当时的办公没有电脑,Windows95才刚刚诞生;拟稿全靠手写,一笔好字或者烂字,都会让人印象深刻;文书是用“四通”打印蜡纸,然后制版印刷。很多人还记得文印室的工人老曹,黝黑壮硕,忧国忧民,最喜欢给我们这样的“菜鸟”上课。在他的专业领域里,他有着充分的自信和自豪。

    不知不觉毕业将近。望着肃穆的审判大楼,陌生的距离感开始被一种归属感慢慢代替。起步了,就开始走向远方。

幸运与艰难

    从书记员到法官是职业的转折,但就以往的晋升制度来说,坡度还算平缓,论资排辈就可以解决。但慢慢的规则发生了改变,终于使得考试成为了一场马拉松式的比拼。

    首先是计算机和英语,然后是案例分析、撰写裁判文书,还需要提交论文并进行答辩。冬去春来,三个月里全部是用周末的休息时间进行。客观而言,这是年轻人的幸运。

    作为当时全心投入的应试者,可能还来不及意识到,这样开放、激烈的竞争,不仅对于自己,即使对于考试的组织者、评判者乃至众多旁观者来说,也会产生深刻的触动。这是一个共振的气场,定立了一个高于以往、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不仅打破了庭室的界线和行政的依附,更预示着未来跨入这一职业的门槛将越来越艰难。很快,原来的律师资格考试与法官、检察官职业资格考试“三考合一”,开始有了国家司法考试。

    五月的旗忠村,在刚启用不久的高院培训基地,我完成了法官的岗前培训,留下了一张学员的合影。这是一名初任的法官,更是一名社会课堂的学生。

改革的风口,现实的浪尖

    没有人会否认改革在法院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很难在每一位亲历者脑海中抹去那段深刻的记忆。观念的转变是最大的转变。更何况,这种转变被浸透在全方位的实践当中。仿佛通过一个舞台,让法治的梦想照进现实。

    早在最高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之前,上海法院的改革就已起步。但为人之先,除了勇气和决心,更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公开开庭率的大幅提高,意味着司法成本的迅速增加;审判流程管理的推行,需要计算机和人工操作并行过渡;庭审方式、繁简分流、质效保障、审判大数据……

    近4年来,上海法院继续秉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人员分类管理,“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发布《审判质量保证体系白皮书》,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大调解体系,开展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以信息化加持“智慧法院”……

    改革从启动到推进,充满了理想和激情,也不乏议论和疑虑。但最终,实践回报了它的付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今天。

    改革者的一大难处,在于必须两线作战。巨大的办案压力年复一年地挤压着法官的身心,深刻、复杂的社会变化又把法院推到了各种矛盾的前沿。回过头来,我们可能已经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孜孜以求的改革坚持,法院将如何再能承受得起如此高强度的诉讼浪潮的冲击。

    如今,法院的大楼明亮、通透,每个审判楼层的办公室和法庭只隔着一条窄窄的走廊。在这里,法官们离法台很近、离社会也很近,都能看得到阳光。

从理念到信念

    处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文化交融,价值碰撞。案件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如何判断、评价和引导,体现着法律背后的理念。相对而言,法律的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被接受。然而,一旦拨开浅表的认同,触及到深层的利益冲突和格局调整,现有的司法规则仍然显得薄弱。从“执行难”到“信访不信法”,一段时间里,作为青年人难免会有许多困惑。

    有时候我会反思,当年我跟过的一些老法官,他们没有经过正统的法学教育,没有专业的理论功底,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也没有接触过所谓的现代法治理念,但为什么却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当事人的信任。或许因为,他们的观念朴素、界线分明,所以更加坚定;他们的经历丰富、感情真实,所以更加包容;他们的对比深刻、心态平和,所以更加珍惜。理念离不开信念。法官实现正义,不是高高地坐在云端看着,而是要真正踏进现实这条艰苦、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道路往前走。没有信念的支撑,难免患得患失。值得自豪的是,那些老法官身上的品质,没有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失去传承;我期待,在新成长起来的这批年轻人心中,法官这个职业,依旧能够让他们为之全心付出。

    抚今追昔,恍如隔世,感慨万千。

    院史室里的每一个奖杯、每一幅图片、每一张笑脸,都记载着法院干警司法为民的热情和奉献,更记载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光辉历程。

    40年,世事变迁,唯法治信仰不变。

    广场上国旗猎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耳边回响、在心中镌刻。

    作者系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党支部书记、庭长

责任编辑:李科元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