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10-12-24 15:18:3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院长 孙光
今年以来,徐州鼓楼法院在“三项重点工作”的推进中,结合法院工作实际,以开展“服务型司法”为指导,以“远学陈燕萍,近学蔡裕华、王茂峰”等系列活动为形式,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中,力争实现和谐司法,案结事了。
(一)强化矛盾化解理念,彰显司法为民
为方便当事人法律咨询、诉讼引导、判后答疑,在立案大厅投入20余万元进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向当事人发放诉讼风险提示,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同时,中心加强了硬件设置,设立了触摸屏查询机、外线电话等,为方便群众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先后对近万人次进行了诉讼引导,对200余件案件进行了判后答疑。
(二)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共建化解平台
自2008年底就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聘请人民调解员常年驻点办公。今年截至11月底,人民调解工作室主持或协助调解案件1851件,分流案件668件;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官进行庭前调解,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矛盾易激化的案件,建立快速审理通道,当天诉讼、当天接待、当天调处;我院还在鼓楼区交警队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巡回法庭,今年以来,共调处案件95件。
(三)打造矛盾化解格局,构建调解网络
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完善了以法院为主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各镇办调解中心为框架,各村庄、社区特邀人民调解员为成员,工会、妇联等多部门参与的大调解网络;对人民调解组织实行工作情况通报制度;推进“和谐乡镇、和谐社区”共建 ,大力推进“法企合作”,将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所在辖区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今年8月,我院与市中院在徐工集团联合创建了徐州首家“人民法院司法服务站” 。另外,我院还注重突出司法建议的成果转化。今年以来,我院共发出司法建议17篇,其中8篇得到回复。
(四)创新矛盾化解渠道,陪审全面参与
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制度,目前有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案件1418件,陪审率达100%。针对建设工程、医疗服务、劳动争议等较为复杂的民事案件,还邀请司法鉴定专家、医疗专家等作为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除此之外,在案件鉴定、宣判、送达环节,我院还邀请陪审员参与排查社会矛盾。今年以来,运用人民陪审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50起。
(五)攻克矛盾化解难题,加大清积力度
完善内部工作衔接,建立“审执对接”、“民刑对接”、“审鉴对接”、“执鉴对接”等机制,各部门互相配合、互相补台。从立案保全、诉讼保全到执行保全的各个环节为执行打下基础;投资35万元在审判大厅改造了面积达240平方米的“集中执行大厅”,专设9个执行接待窗口,全日制值班接待当事人;设置LED大屏,公开执行案件流程规定、承办法官联系方式等信息,当事人可以随时联系到执行法官;就诉讼原因导致执行难的10个问题开展“法官教法官”活动,由执行局局长利用周六时间集中向业务庭法官授课,与审判部门达成共识,破除部门壁垒;创建“每月执行集中传唤”制度,对多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在同一时间集中传唤。在多措并举下,取得了省政法委授予的“清理积案先进集体”和市政法委组织的“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分阶段的两个一等奖。
(六)制定矛盾化解方案,科学管控信访
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涉诉信访作为一项中心任务,纳入法院工作整体部署。实行涉诉信访院长负责制,大力推进涉诉矛盾化解工作。在整个诉讼环节中注重释法明理,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互谅互让,形成调解意向。另外,对当事人居住在本市的案件判决时,一般不采用邮寄送达,而是由承办法官直接送达,对当事人进行判后答疑,取得当事人的司法认同。还强化信访工作管理制度。把化解省院、市政法委交办的涉诉信访案件作为重中之重,党组成员作为包案领导,目前化解率达99.19%;向全社会公开院长办公电话,确立院长每周接待重点信访案件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办公;对可能发生上访的案件加强与行政、社区的沟通协调,下发稳控司法建议书;做好初信初访化解工作,严格规范涉诉信访案件终结程序,完善对承办法官的信访通报制度。
(七)提高矛盾化解能力,赢得司法公信
注重提高干警的矛盾化解能力:有18名干警参加了省高院的初任法官培训,获得了法官资格;开展优秀法律文书评选与“同命题裁判文书竞赛”活动,强化法官裁判说理能力,提高服判率。在今年省市两级法院开展的优秀法律文书评比活动中,有1篇文书获省高院一等奖,有6篇文书在市中院获奖,在全市基层法院中位居前列;少年庭的3位法官均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证书,以辅助技能帮教失足少年行为矫正,有力地钝化了社会矛盾。在区政法委的统一领导下,我区还率先联合14 家部门探讨建立了未成年犯罪人前科消灭制度,有6名少年犯前科被封存,市委曹新平书记批示:“探索很有意义,有利于帮助少年犯改过自新,重回社会,减少敌对面。要把此项工作做为司法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随后,市中院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基层法院向我院学习;今年,还创办了内部刊物《鼓楼法苑》,以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干警的司法能力。
(一)强化矛盾化解理念,彰显司法为民
为方便当事人法律咨询、诉讼引导、判后答疑,在立案大厅投入20余万元进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向当事人发放诉讼风险提示,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同时,中心加强了硬件设置,设立了触摸屏查询机、外线电话等,为方便群众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先后对近万人次进行了诉讼引导,对200余件案件进行了判后答疑。
(二)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共建化解平台
自2008年底就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聘请人民调解员常年驻点办公。今年截至11月底,人民调解工作室主持或协助调解案件1851件,分流案件668件;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官进行庭前调解,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矛盾易激化的案件,建立快速审理通道,当天诉讼、当天接待、当天调处;我院还在鼓楼区交警队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巡回法庭,今年以来,共调处案件95件。
(三)打造矛盾化解格局,构建调解网络
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完善了以法院为主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各镇办调解中心为框架,各村庄、社区特邀人民调解员为成员,工会、妇联等多部门参与的大调解网络;对人民调解组织实行工作情况通报制度;推进“和谐乡镇、和谐社区”共建 ,大力推进“法企合作”,将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所在辖区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今年8月,我院与市中院在徐工集团联合创建了徐州首家“人民法院司法服务站” 。另外,我院还注重突出司法建议的成果转化。今年以来,我院共发出司法建议17篇,其中8篇得到回复。
(四)创新矛盾化解渠道,陪审全面参与
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制度,目前有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案件1418件,陪审率达100%。针对建设工程、医疗服务、劳动争议等较为复杂的民事案件,还邀请司法鉴定专家、医疗专家等作为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除此之外,在案件鉴定、宣判、送达环节,我院还邀请陪审员参与排查社会矛盾。今年以来,运用人民陪审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50起。
(五)攻克矛盾化解难题,加大清积力度
完善内部工作衔接,建立“审执对接”、“民刑对接”、“审鉴对接”、“执鉴对接”等机制,各部门互相配合、互相补台。从立案保全、诉讼保全到执行保全的各个环节为执行打下基础;投资35万元在审判大厅改造了面积达240平方米的“集中执行大厅”,专设9个执行接待窗口,全日制值班接待当事人;设置LED大屏,公开执行案件流程规定、承办法官联系方式等信息,当事人可以随时联系到执行法官;就诉讼原因导致执行难的10个问题开展“法官教法官”活动,由执行局局长利用周六时间集中向业务庭法官授课,与审判部门达成共识,破除部门壁垒;创建“每月执行集中传唤”制度,对多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在同一时间集中传唤。在多措并举下,取得了省政法委授予的“清理积案先进集体”和市政法委组织的“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分阶段的两个一等奖。
(六)制定矛盾化解方案,科学管控信访
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涉诉信访作为一项中心任务,纳入法院工作整体部署。实行涉诉信访院长负责制,大力推进涉诉矛盾化解工作。在整个诉讼环节中注重释法明理,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互谅互让,形成调解意向。另外,对当事人居住在本市的案件判决时,一般不采用邮寄送达,而是由承办法官直接送达,对当事人进行判后答疑,取得当事人的司法认同。还强化信访工作管理制度。把化解省院、市政法委交办的涉诉信访案件作为重中之重,党组成员作为包案领导,目前化解率达99.19%;向全社会公开院长办公电话,确立院长每周接待重点信访案件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办公;对可能发生上访的案件加强与行政、社区的沟通协调,下发稳控司法建议书;做好初信初访化解工作,严格规范涉诉信访案件终结程序,完善对承办法官的信访通报制度。
(七)提高矛盾化解能力,赢得司法公信
注重提高干警的矛盾化解能力:有18名干警参加了省高院的初任法官培训,获得了法官资格;开展优秀法律文书评选与“同命题裁判文书竞赛”活动,强化法官裁判说理能力,提高服判率。在今年省市两级法院开展的优秀法律文书评比活动中,有1篇文书获省高院一等奖,有6篇文书在市中院获奖,在全市基层法院中位居前列;少年庭的3位法官均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证书,以辅助技能帮教失足少年行为矫正,有力地钝化了社会矛盾。在区政法委的统一领导下,我区还率先联合14 家部门探讨建立了未成年犯罪人前科消灭制度,有6名少年犯前科被封存,市委曹新平书记批示:“探索很有意义,有利于帮助少年犯改过自新,重回社会,减少敌对面。要把此项工作做为司法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随后,市中院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基层法院向我院学习;今年,还创办了内部刊物《鼓楼法苑》,以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干警的司法能力。
责任编辑:裴夏静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