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拯救迷失的花季
——孝感市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纪实
2008-06-25 10:41:0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刘扬萍 李林平
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不仅担负着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职责,而且肩负着预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义务。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急剧上升,呈现出犯罪主体低年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类型集中化等特点,不仅给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而且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今年1至5月,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1件64人。面对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孝感市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积极贯彻“寓教于审”方针,采取预防、教育、挽救和矫正措施。
温情审判 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在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审判方式的实践中,针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特点,改变了以前法官高居审判台的审判模式,使用“圆桌审判”方式,采取面对面的形式,拉近了法官与未成年被告人的距离,增强了控辩双方的平等性,通过平等、具有亲和力的亲情式审判模式,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突出少年审判特色。
庭审中,不仅要查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而且要查清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和其所在学校、社区环境情况以及犯罪前后的表现,分析其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庭审中还增设了法庭教育程序,对未成年被告人及其家长进行法制教育,将“教育、感化、挽救”贯穿于整个庭审过程。通过“温情审判”,寓教于审,充分发挥公诉人、辩护人和学校或社区基层组织负责人的作用。在法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对被告人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亲情教育,许多被告人在庭审中痛哭流涕,悔恨不已,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他人和家庭造成的危害,表示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审判后,家长、社区、学校和法官共同签订帮教协议,让失足青少年沐浴在来自各方的关爱之中。
宽严相济 实现“两效果”统一
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审判未成年人犯罪中,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严有理、宽严有据、宽严有限,依法惩处严重的暴力犯罪,教育、感化和挽救主观恶性不深的未成年人犯罪,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今年以来,少年审判庭审理未成年人犯罪64人中,判处实刑 38人,判处缓刑 21人,判处免刑 5 人。
4月中旬,少年庭审理了两名被人蒙骗流窜到孝感作案的聋哑少年,庭审前,合议庭专门为其聘请了哑语老师作为翻译人,指定了援助律师为其辩护。通过庭审教育,两名聋哑未成年人痛哭流涕,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根据其犯罪事实和悔罪表现,合议庭对两名聋哑少年犯抢夺罪免予刑事处罚。案件审结后,少年审判庭法官还为他们购买了车票和生活用品,联系有关人员将其送回了家。
今年5月,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的三名在校学生因犯抢劫罪起诉到少年审判庭,办案法官通过调查发现三名被告人都沉迷于网吧,对学习丧失信心,为了获得上网费用而实施了抢劫行为。通过庭审教育,三名被告人及其父母都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当庭流下了悔恨之泪。鉴于被告人主观恶性不深,有悔改和帮教条件,合议庭依法对三名被告人宣判了缓刑,并积极与实验中学联系后将他们送回学校继续学习。重返校园的三名失足少年感动地说“是法官妈妈挽救了我们,我们将彻底告别过去,重新做人!”
回访考察 鼓励改过自新
为了有效预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制订了“一档二卡三帮四见面”的缓刑考察制度。“一档”是指为每一名少年缓刑犯建立专门档案,规范缓刑考察期间应当履行的义务;“二卡”是指设立考察监督卡和回访调查卡,监督其履行义务,掌握其有关信息,使缓刑犯被置于控制改造之中;“三帮”就是确定缓刑犯的考验监督人、家庭、学校或社区基层组织共同帮教责任制;“四见面”是指合议庭对缓刑少年犯定期回访考察,并且与少年犯本人、家长、考验监督人、学校或社区基层组织负责人见面,掌握了解其思想状况和表现。少年审判庭对判处的每一名缓刑少年犯都建立了专门的缓刑考察档案,使所有缓刑少年犯在这项制度下接受监督与改造,真正改过自新,早日回归社会。
近期,少年审判庭对判处的21名缓刑少年犯全部进行了回访考察,所有少年犯均表现较好,没有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一名少年犯涂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间,少年庭法官时刻牵挂着这个因家庭贫困而过早流入社会走上犯罪道路的少年犯,多次到涂某所在的村回访考察、跟踪帮教,耐心鼓励她真正改过自新。在法官们不懈鼓励和帮教下,涂某渐渐步入正轨,思想进步了,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的她,成了一名勇于同正在行窃的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先进个人。
帮教课堂 积极引导迷途知返
为了让未成年人熟知法律,真正认识到犯罪给社会、他人及家庭带来的危害,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以孝南区实验中学为基地,设立了中学生“法制帮教课堂”,帮教辖区内那些违法违纪少年、平时表现不好的在校学生。采取定期宣讲法制课、召开座谈会、正反典型现身说教、旁听庭审等方式,邀请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一起参加活动,对“问题少年”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亲情教育,将“感化、教育、挽救、矫治”贯穿于整个帮教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法律,矫治心理,规范行为,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做“四有”新人。
今年6月11日,少年审判庭到孝南区实验中学开展了“知法、守法、做新世纪有为青年”为主题的法制帮教班会活动,邀请三名缓刑少年犯及其家长现场演讲,用他们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深深震动了学生们和家长们的心。法官们还当场赠送了自编的未成年人法制帮教手册,使到场学生和家长深受教育,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一名参加班会的学生说:“以前我认为向同学索要钱财是小事,向低年级同学擂肥算不了什么,没想到我已经走在犯罪边缘,以后再也不能做这样的傻事了!”
法制手册 打造守法天空
为了提高未成年人遵纪守法意识,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学生犯罪,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将典型案例警示和未年人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编辑成册,赠送给辖区内各学校,让每一名学生通过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来学习法律知识,远离犯罪。
少年审判庭在法制帮教手册的扉页上寄语:若不能成为太阳,就做星星;不要以大小决定你的输赢,但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你!并在法制帮教手册中致信广大未成年人:每当看见那些正值人生花季的少年站在刑事被告席上,我们的心情总是非常沉重。你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是,你们要懂得: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百害而无一利。一朝犯罪,懊悔终生。…… 作为少年法庭的法官,我们希望用法律和爱心帮助那些迷失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重获新生。愿这本《法制帮教手册》成为你们的朋友,伴随你们渡过花样的年华,让你们憎恶犯罪,在行为上远离犯罪!
温情审判 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在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审判方式的实践中,针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特点,改变了以前法官高居审判台的审判模式,使用“圆桌审判”方式,采取面对面的形式,拉近了法官与未成年被告人的距离,增强了控辩双方的平等性,通过平等、具有亲和力的亲情式审判模式,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突出少年审判特色。
庭审中,不仅要查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而且要查清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和其所在学校、社区环境情况以及犯罪前后的表现,分析其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庭审中还增设了法庭教育程序,对未成年被告人及其家长进行法制教育,将“教育、感化、挽救”贯穿于整个庭审过程。通过“温情审判”,寓教于审,充分发挥公诉人、辩护人和学校或社区基层组织负责人的作用。在法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对被告人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亲情教育,许多被告人在庭审中痛哭流涕,悔恨不已,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他人和家庭造成的危害,表示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审判后,家长、社区、学校和法官共同签订帮教协议,让失足青少年沐浴在来自各方的关爱之中。
宽严相济 实现“两效果”统一
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审判未成年人犯罪中,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严有理、宽严有据、宽严有限,依法惩处严重的暴力犯罪,教育、感化和挽救主观恶性不深的未成年人犯罪,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今年以来,少年审判庭审理未成年人犯罪64人中,判处实刑 38人,判处缓刑 21人,判处免刑 5 人。
4月中旬,少年庭审理了两名被人蒙骗流窜到孝感作案的聋哑少年,庭审前,合议庭专门为其聘请了哑语老师作为翻译人,指定了援助律师为其辩护。通过庭审教育,两名聋哑未成年人痛哭流涕,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根据其犯罪事实和悔罪表现,合议庭对两名聋哑少年犯抢夺罪免予刑事处罚。案件审结后,少年审判庭法官还为他们购买了车票和生活用品,联系有关人员将其送回了家。
今年5月,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的三名在校学生因犯抢劫罪起诉到少年审判庭,办案法官通过调查发现三名被告人都沉迷于网吧,对学习丧失信心,为了获得上网费用而实施了抢劫行为。通过庭审教育,三名被告人及其父母都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当庭流下了悔恨之泪。鉴于被告人主观恶性不深,有悔改和帮教条件,合议庭依法对三名被告人宣判了缓刑,并积极与实验中学联系后将他们送回学校继续学习。重返校园的三名失足少年感动地说“是法官妈妈挽救了我们,我们将彻底告别过去,重新做人!”
回访考察 鼓励改过自新
为了有效预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制订了“一档二卡三帮四见面”的缓刑考察制度。“一档”是指为每一名少年缓刑犯建立专门档案,规范缓刑考察期间应当履行的义务;“二卡”是指设立考察监督卡和回访调查卡,监督其履行义务,掌握其有关信息,使缓刑犯被置于控制改造之中;“三帮”就是确定缓刑犯的考验监督人、家庭、学校或社区基层组织共同帮教责任制;“四见面”是指合议庭对缓刑少年犯定期回访考察,并且与少年犯本人、家长、考验监督人、学校或社区基层组织负责人见面,掌握了解其思想状况和表现。少年审判庭对判处的每一名缓刑少年犯都建立了专门的缓刑考察档案,使所有缓刑少年犯在这项制度下接受监督与改造,真正改过自新,早日回归社会。
近期,少年审判庭对判处的21名缓刑少年犯全部进行了回访考察,所有少年犯均表现较好,没有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一名少年犯涂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间,少年庭法官时刻牵挂着这个因家庭贫困而过早流入社会走上犯罪道路的少年犯,多次到涂某所在的村回访考察、跟踪帮教,耐心鼓励她真正改过自新。在法官们不懈鼓励和帮教下,涂某渐渐步入正轨,思想进步了,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的她,成了一名勇于同正在行窃的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先进个人。
帮教课堂 积极引导迷途知返
为了让未成年人熟知法律,真正认识到犯罪给社会、他人及家庭带来的危害,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以孝南区实验中学为基地,设立了中学生“法制帮教课堂”,帮教辖区内那些违法违纪少年、平时表现不好的在校学生。采取定期宣讲法制课、召开座谈会、正反典型现身说教、旁听庭审等方式,邀请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一起参加活动,对“问题少年”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亲情教育,将“感化、教育、挽救、矫治”贯穿于整个帮教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法律,矫治心理,规范行为,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做“四有”新人。
今年6月11日,少年审判庭到孝南区实验中学开展了“知法、守法、做新世纪有为青年”为主题的法制帮教班会活动,邀请三名缓刑少年犯及其家长现场演讲,用他们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深深震动了学生们和家长们的心。法官们还当场赠送了自编的未成年人法制帮教手册,使到场学生和家长深受教育,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一名参加班会的学生说:“以前我认为向同学索要钱财是小事,向低年级同学擂肥算不了什么,没想到我已经走在犯罪边缘,以后再也不能做这样的傻事了!”
法制手册 打造守法天空
为了提高未成年人遵纪守法意识,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学生犯罪,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将典型案例警示和未年人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编辑成册,赠送给辖区内各学校,让每一名学生通过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来学习法律知识,远离犯罪。
少年审判庭在法制帮教手册的扉页上寄语:若不能成为太阳,就做星星;不要以大小决定你的输赢,但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你!并在法制帮教手册中致信广大未成年人:每当看见那些正值人生花季的少年站在刑事被告席上,我们的心情总是非常沉重。你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是,你们要懂得: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百害而无一利。一朝犯罪,懊悔终生。…… 作为少年法庭的法官,我们希望用法律和爱心帮助那些迷失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重获新生。愿这本《法制帮教手册》成为你们的朋友,伴随你们渡过花样的年华,让你们憎恶犯罪,在行为上远离犯罪!
责任编辑:薛勇秀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