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砥砺深耕 绘就燕赵法院新画卷
2025-01-13 10:59:1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史风琴 孟冬 李胜男
 

  法治信仰浇铸天平,法治光芒照亮民心。

  2024年,河北法院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化人民法院省域范例目标,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服务中心大局,站稳人民立场,以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扎实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①:第三届体育(冰雪运动)法治保障学术交流会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召开。资料图片

图②:承德中院联合基层法院开展生态环境司法踏查活动。资料图片

  图③:石家庄法院开展的第二次集中交叉执行行动中,灵寿县人民法院、平山县人民法院、行唐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一同查找被执行人下落。资料图片

图④:雄安中院与雄安史家胡同小学联合共建“雄法尖尖角”法治角。资料图片

图⑤: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法院法官到滑雪场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徐明 摄

  图⑥:崇礼区法院太子城旅游和环境资源保护法庭法官调解一起游客诉滑雪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纠纷案。 徐明 摄

  立根铸魂 淬炼新时代法院铁军

  2024年12月4日,第三届体育(冰雪运动)法治保障学术交流会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召开。专家学者和部分优秀论文、优秀案例作者围绕体育纠纷治理现代化、体育主体权益保障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汇聚系统内外智慧力量,把高端学术平台做精,是河北法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坚持做深做实强基固本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2024年以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强素质、固根基方面狠下功夫,一体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法院铁军。

  锻造法院铁军,首先要把政治业务相融合落到实处。河北高院打造以机关党建总品牌为“纲”、32个党支部子品牌为“目”的“冀法红·铸天平”机关党建品牌体系,将“河北法院大讲堂”与中心组学习、支部组织生活、青年干警理论提升等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开展“一支一项”(即一个支部围绕中心工作,每年重点完成一个事项),把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河北法院把法治人才队伍培养作为基础性工程,全力打造全省法院青年法学家、审判业务专家、调研人才“三库”,形成了以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为龙头、以全省审判业务专家为主体、以优秀中青年干部为后备力量、以信息化等专门人才为补充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格局。持续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新评选19名“全省审判业务专家”。优化调整全省法院调研人才库,高中级法院分别建立辖区法院调研人才库,持续推进入库工作。截至2024年底,河北高院调研人才库在库人员扩充至154名,并启动第二批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人员评选,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强化人才培养,激发调研热情,河北高院协调成立省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常态化举办青年法官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搭建线上、线下成果展示平台,活跃司法调研氛围。同时,河北三级法院纷纷联合高校建立实践研究基地,在法学理论研究、案件咨询论证、法治人才培养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全面赋能调研工作。

  司法办案是审判权力运行的主要载体,把“严管就是厚爱”落到实处,也是做实强基固本的题中之义。河北法院切实抓好审判管理,全面推行“阅核制”,坚持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定期召开全省法院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有力提升案件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全省法院还充分发挥法答网和人民法院案例库指导作用,坚持上下联动,促进法律适用统一。2024年1月至11月底,河北法院共提问15969个问题,回复14077个,评选精品答疑35个,73个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制约审判工作现代化的“老大难”。河北法院坚持在理念上转变、管理上加强、质效上提升。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多元解纷,全省共有5个法庭入选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同时,健全帮扶指导体系,“一院一策”着力推进脱薄工作。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河北法院驰而不息强素质、固根基,理顺机制,夯实了法院事业发展根基,从而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各项举措落得更实更好。

  利剑破冰 “执”写司法为民答卷

  秋风瑟瑟,晨光熹微,2024年10月22日5时30分,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内警灯闪烁,执行干警精神抖擞,开启了第13次常态化集中执行行动。

  “我没钱还账,你们就是拘了我也没钱。”面对突如其来的执行干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的被执行人徐某某拒绝履行法律义务。

  “还款是你必须履行的义务,拒不履行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集中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耐心进行释法明理。最终,徐某某和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当场给付2.5万元执行款。

  这是海港区法院以集中执行方式区域化清理执行案件,推动形成网格化执行体系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海港区法院结合主城区特点,扎实推进执行实施案件规范化管理。组建执行法警中队、集约化事务办理办公室,对旧案进行摸排,逐社区、逐村、逐案建档立卡,每月不少于一次强力开展“拉网式”集中执行。以“一件也不放过”原则,强化执行案件监督管理,建立执行质效月通报制度,以通报促整改、促提升。

  海港区法院是全省执行实施案件规范化管理试点法院之一。为切实推动解决执行难,河北高院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总结提炼,出台《关于加强执行实施案件规范化管理的办法(试行)》,在28家中基层法院开展试点工作。绝大多数试点法院执行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全省法院执行收案量实现多年来首次下降。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法院执行工作规范化水平,自2024年10月1日起,执行实施案件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全省法院推行。执行实施案件规范化管理着力于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在立案、集约化事务办理、常规执行、集中执行、案件评查与归档等方面,详细规定执行案件流转中每个环节的用时、规范动作以及各级执行人员职责、奖惩等,让执行干警工作时有“规”可依。

  为提升执行案款管理质量,河北法院持续深化执行案款管理规范工作,严格落实暂存款公示制度。如今,收发及时、全程透明、管理有序、监管有效的执行案款管理工作机制已基本建成。

  此外,河北法院还组织开展整治执行实施案件违规结案专项行动,坚决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终本、虚假结案等问题。

  截至2024年11月,全省法院新收首次执行案件42.7万件,执结32.5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833.79亿元,切实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以法之名 守护青少年“向阳花开”

  近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干警前往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11名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回访帮教,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改造情况,解答有关减刑、假释等法律政策。

  回访帮教是石家庄中院为失足少年开展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也是河北法院“一案两卷”机制中的一项措施。

  2024年12月10日,河北高院召开全省法院未成年人审判暨“一案两卷”工作推进会。“一案两卷”,即在审判案卷之外,单独设立“保护预防卷”,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回访帮扶等工作,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等,针对性地开展延伸帮教、线索移送、司法建议制发等举措,惩防并举,从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保护。

  全省法院共同搭建护“未”平台,以河北高院“青青葵”品牌为统领,各市打造“一院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目前已形成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雄法尖尖角”、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冀承未来”、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张法童行”等品牌。

  2024年,河北法院在实现全省高中两级法院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三级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全覆盖的基础上,明确全省少年法庭“三审合一”的职能定位,规范受案范围,实现上下归口、统一管理。

  河北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动建立涉未成年人性侵犯罪一站式取证中心,落实特殊、优先保护原则;针对涉未成年人补偿安置、身份资格认定等行政案件,强化府院联动,推动案件实质性化解;针对家事案件中变更子女抚养权、行使探望权等执行难点问题,加强审执衔接、协作配合,实现案结事了。一年来,全省法院制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500余份。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张某诉李某、刘某监护权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40批指导性案例。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爱。为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河北法院全面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联合多部门制发涉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若干措施、联防联动工作机制等文件,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全省法院着力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建设“人民陪审员库”“心理咨询师库”“司法社工库”“理论专家库”。

  携手共进 画出京津冀司法协作“同心圆”

  水光潋滟、鸟类翱翔,美景如画……每年的4月至8月,是官厅水库水生动植物最为重要的栖息繁衍期,其间官厅水库实施全部水域禁渔管理。

  2023年7月2日,闫某某等四人在官厅水库怀来县水域,使用禁用渔具粘网非法捕捞水产品,对水生生物资源、水生生物生长发育繁殖造成了损害。怀来县人民法院依托与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建立的官厅水库跨域保护司法协作机制,参照类案形成的司法裁判标准作出判决:被告人闫某某等四人的行为均已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相应刑罚,同时判令被告人共同购买鱼苗进行增殖放流,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

  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资源共享,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先行探索的重点领域。该案的办理是河北法院深入推进京津冀司法协作,提升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

  自2023年京津冀三地法院签署《关于加强司法协作为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提供服务保障的框架协议》以来,河北法院与京津法院一道持续健全司法协作布局,拓展司法协作空间,提升司法协作效能,在业务协同、执行联动、人才交流、信息共享、同堂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为推动京津冀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24年以来,河北高院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年初即确定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年度工作要点,重点部署清单化管理,推进协调联动互访新常态。全省法院围绕社会纠纷联动化解、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等,通过召开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研讨会、座谈会、推进会,打通司法协作难点堵点。

  河北法院从省市县各层级、立审执各环节全面加强与京津法院对接,签署合作协议近30项,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司法协作,构建横向协调、纵向贯通的工作格局,为进一步深化司法协作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跨域立案、跨域材料收转、跨域事项申请等,最大限度便利三地当事人诉讼;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共同建立巡回审判、会商联动、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等9项工作机制,加强知产案件精准指导;拓展异地执行协作范围,有序落实异地执行联动机制……为着力实现办案“同城效应”,河北法院持续优化完善高效便捷工作模式,高效能推进审执工作协同融合。

  同堂共叙、同题共研,对促进三地司法协作、提升审判质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京津冀三地法院持续加强协同与交流,有序推进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促推业务水平新提升。

  在实现司法鉴定、破产管理人名册等信息共享基础上,京津冀三地法院成功解决市场主体和律师电子送达地址库信息孤立问题,已完成信息共享10万余条。加强人员常态化交流,京津冀三地法院共同制定《关于开展京津冀三地法院干部常态化交流锻炼工作的实施方案》,首批21人已经交流到位。

  京津冀三地法院持续强化共同学习培训、共享培训师资,共计互派40余人参加联学共研,有效推进审判理念优化、经验做法互鉴、办案能力提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供了司法人才保障。

  河北法院将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京津冀司法协作走深走实,以高质量司法、高效能协作、高水平服务,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更好支撑和服务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