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实质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河南省睢县人民法院河堤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破局之道,做实做细指导调解工作,构建了“网格化﹢”矛盾化解平台,由点及面,形成矛盾化解合力,注重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形成“一类案一方法”,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
河堤法庭党支部联合机关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
河堤法庭在辖区乡镇挂牌首批“无讼村”。
河堤法庭法官下乡指导调解土地纠纷案件。
加强指导,化解涉土地纠纷
“聂法官,俺村王某和赵某因为宅基地的事又闹起来了,村里调解几回都没说成。您有空给指导指导,咋解决?”河堤乡赵家村村支书在河堤乡网格员群里向河堤法庭庭长聂松求助。
“先别着急,你详细给我说说咋回事。”看到信息,聂松立马回复。
了解完情况后,聂松找准双方争议焦点,安抚当事人情绪、准确界定宅基地范围、计算赔偿数额……最后,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这起纠纷顺利化解。
在司法实践中,涉农村土地纠纷的当事人情绪难控制、化解难度大、极易引发涉诉信访,是名副其实的“老大难”案件。
为妥善处理该类纠纷,河堤法庭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覆盖辖区三个乡镇的网格员微信工作群,与辖区内208名网格员良性互动,法庭主动对接辖区“三所一委”,将各自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加大农村涉土地纠纷案件化解力度。河堤法庭2021年受理农村土地纠纷案件20件,2022年收案16件,2023年收案9件,今年截至目前收案0件,且河堤法庭指导辖区村委干部或网格员调解成功后的纠纷无一严重矛盾激化、无一“民转刑”案件发生。
河堤法庭积极指导辖区调解员及包片网格员,将本村发生的纠纷或纠纷隐患相关情况及时发布在所在乡镇网格员矛盾排查及工作交流群等平台上,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纠纷,进行线上指导,引导化解;对涉土地等矛盾较大、难以化解的纠纷,及时深入纠纷发生地,对调解员和网格员进行现场指导,取得良好效果。自2023年,法庭通过“网格化﹢”平台,引导辖区网格员诉前化解各类纠纷588件。
如今,河堤法庭法官“线上指导”﹢“走出去”调解,在乡村已成一道亮丽的“枫”景。
随着源头解纷观念深入人心,辖区成讼案件连年下降,多个乡村达到了“无讼”治理效果。2023年2月,河堤法庭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2023年12月,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2024年8月,河堤法庭辖区首批“无讼村”“指导调解工作站”挂牌成立,此次共挂牌“无讼村”5个,乡村两级指导调解工作站12个。
创新“三请”工作法,倡导移风易俗
近年来,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使很多家庭背上沉重经济负担,也给婚姻稳定埋下隐患,甚至引发恶性刑事案件。为从源头化解彩礼纠纷,河堤法庭充分前移法庭职能,联动社会各界,探索出“请您多预防”“请您共调解”“请您来旁听”的“三请”工作法,让大量婚约彩礼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今年3月份,河堤法庭集中开展婚约彩礼案件调解工作,从一起案件入手,组织其他案件当事人旁听,让当事人“观摩别人、反观自身”,对自己的案件“心中有数”。
轩某和刘某在旁听前案后深有感触,在法庭处理他们的纠纷时,两人很快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刘某将17万元彩礼金返还给轩某。轩某收到彩礼金后,专程到法院送锦旗,表示感谢。
河堤法庭联动基层各部门力量,主动对接辖区司法、道交、劳动、医疗、工会、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涵盖土地、道交、劳动、卫生等多个领域及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类调解主体的联调化解机制。
在许某诉苗某返还彩礼一案中,经了解,许某与苗某此前闹矛盾时,村委干部曾参与调解,许某曾在村委干部的陪同下将苗某接回家。为彻底解决纠纷,河堤法庭邀请双方当事人所在村的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妇联等部门人员参与调解。通过讲法、讲理、讲情,两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苗某于当天下午返还许某3.2万元。用同样的方法,河堤法庭又顺利化解了丁某诉赵某的婚约彩礼纠纷,赵某退还丁某10万元彩礼金,丁某撤回起诉,达到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今年以来,河堤法庭新收涉高额彩礼纠纷案件1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达43.3%。2024年5月,河堤人民法庭“‘三请’工作法预防化解农村高额彩礼纠纷”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七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坚持从源头预防 抓前端治未病
“俺这有一个讨要劳务费的纠纷,比以前的案子复杂一些,涉及的专业法律问题您给说说咋办。”睢县白楼乡政府建筑行业维权工作站的调解员李福海在电话里向聂松请教。
“这起案件主要涉及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工程鉴定等问题,如果走诉讼程序,过程也很复杂……”聂松把鉴定诉讼执行流程,以及诉讼中的风险点一一讲明。
在聂松的指导下,调解员顺利将纠纷化解,刘某支付给李某合同款2.2万元。
河堤法庭辖区内的白楼乡是中国地坪之乡、建筑行业之乡,随着近几年经济形势的变化,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占比逐年大幅度攀升。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堤法庭建立了“乡镇领导—法庭干警—村委干部—网格员—包工头”的协调联动模式,同时在白楼乡政府设立建筑行业“维权工作站”,由法庭指导工作站的两名调解员开展劳务案件调解,实现该类纠纷占比连年下降,从2021年占比35%下降到目前的2.69%。
2024年春节前后,河堤法庭指导维权工作站调解并督促履行劳务报酬类纠纷23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河堤法庭定期在辖区内开展调解员业务培训,现场指导调解工作,提升调解员矛盾化解能力,减少诉讼增量。对于判决的案件同时送达风险告知书,告知不履行生效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不利后果,有效提高生效文书自动履行率。加强府院联动,针对发现的苗头性、共性问题,利用司法建议预防类型化纠纷大面积、长期化发展,让更多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治病于未成,防患于未然,仍然是河堤法庭的“重头戏”。下一步,河堤法庭将持续从源头发力,前移解决问题关口,不断探索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工作方法,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将抓前端,治未病真正落实落地。(摄影:付力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