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法院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省15个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之一,自此以来,驿城区法院把“脱薄”任务作为推动工作全面进步、质效整体提升的有力抓手,以拢心、管人、抓案为重点,确定了理念先行、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多面发力,迎头赶上,全力打赢“脱薄”攻坚战。
畅通机制,打通致薄壁垒
驿城区是驻马店市唯一的建制区,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驿城区法院作为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家基层法院,管辖驿城区和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个功能区的案件。“辖区面积之大,案件数量之多”在全省范围内也为数不多。
“2023年驿城区法院受理各类案件36505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648件,在案件受理数量增长,员额法官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再抱怨‘案多人少’没有什么意义,如何实现审判执行工作进入良性运转轨道,才是‘脱薄’向强的关键。”驿城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梁俊明说。
驿城区法院薄在思想、薄在方法,为了改变过去理念陈旧、方法守旧,各审判执行业务部门各自为战的工作局面,实现各环节的高效衔接、有效贯通,在上级法院的直接指导下,确定了诉前注重诉调对接、引导保全鉴定,诉中加强释法说理,判后强调答疑释惑,执前及时督促履行,接访做到“四个一律”的“立审执访”一体化工作模式。
怎么实现诉前与立案之间的有效贯通?立案庭负责人殷长河向记者介绍。“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方面是针对辖区内多发高发的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提前做好源头化解,比如,针对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等案件,分别联合市住建局与物业管理部门、物业管理协会负责人召开物业服务纠纷解析座谈会,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源治理联动会议,不断强化相关领域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妥善处理了物业、交通事故等案件1000余件;一方面扎实开展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工作,通过律师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员“靶向出诊”合理调解,调解成功后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并进行司法确认;另一方面加强诉讼案件保全、鉴定工作引导,为后续审理打下坚实基础。”
诉前调解中心已对接交警大队、保险行业协会、区妇联、区人社局等31家调解组织,聘请退休法官、退休老干部等在内的专职和兼职特邀调解员共16人常驻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同时借助“三源共治”工作有利契机,主动对接诉调对接网格员,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今年以来,诉前调解成功分流案件6673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32.83%,同比上升了10.23个百分点。
走进立案大厅,记者看到在诉讼服务中心的醒目位置张贴着“诉讼财产保全告知书”,上面详细介绍了申请案件保全的条件、功能、目的,以及申请案件保全的具体流程。殷长河告诉记者,我们除了引导案件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还对需要鉴定的案件,提前进行筛查,提前组织当事双方选定鉴定机构,开展诉前鉴定工作,减少当事人诉累的同时,也为后续案件的审理提供方便。
今年以来,立案庭牵头组织各人民法庭,通过冻结、查封被告账户、财产等,直接促成调解案件586件,为当事人权益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前置保障。
“案件审理周期长,审判质量不高”一直是困扰驿城区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受理案件体量大之外,就是我们的审判法官对案件前期发生情况、矛盾争议焦点了解不够,在审判过程中无法充分开展调解工作,做到快审快结,案结事了。”梁俊明向记者介绍时说。
审理周期长该怎么办?法庭直接立案、加快办理节奏来实现。审判质量不高怎么干?诉中说理、判后解惑给答案。
在确定工作思路之后,驿城区法院开启了民事案件“双轨制”立案模式,开通“线上+线下”立案服务,让人民法庭就近立案、直接受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提前了解案件起因,通过拉家常、聊事理等方式增加群众信任,寻找案件“情理法”的结合点,针对性开展调解工作,做到立案调、送达调、开庭调、宣判调,对来诉案件能调尽调,当判则判,全方位缩短案件办理期限。今年以来,驿城区法院48.29%以上的诉讼案件在30天内审结,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降低至45.44天,同比缩短21.29天,案件调解率达26.58%,同比增长了6.35个百分点。
承办繁案的民一庭负责人王晓贞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受理案件数量大,承办法官精力有限,片面的认为只要依法依规办理案件即可,对庭审中释法说理,判后答疑工作不重视,导致我们办理的部分案件上诉率较高。过去的一些陈旧思想、僵化做法已经跟不上新时代审判工作的需要了。
“诉中加强释法说理,判后强调答疑释惑,才是提升服判息诉、促进案结事了的有效做法。对判决书有疑问的当事人,我们要求承办法官及时进行判后答疑,群众对答疑存在困惑的,则责令庭长、分管副院长依次面对面对当事人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和接受裁判内容,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梁俊明介绍,“今年以来我们案件上诉率仅为7.31%,同比降低了5.71个百分点,一审裁判被改判率同比降低了0.871个百分点,案件办理质量更高了,群众对法院工作更加理解支持了,各项工作自然就走上了良性循环轨道。”
“事前约定的调解方案不兑现,生效的判决不自动及时履行,导致一些本可以不进入执行的案件进入了执行程序,为执行工作带来了额外负担。”执行局负责人赵丽莉介绍,“查人找物难,本身就是制约执行工作开展的一个长期难题,一些能及时兑现的案件,前端督促履行工作做的不到位,无疑会让执行工作更加雪上加霜。”
“引导全院干警树立大执行理念,强化统筹思维,避免审判与执行两个环节互相割裂,提高裁判文书判决事项的具体性、明确性、可执行性,避免因裁判内容不具有明确性、可执行性的内容,从而导致执行不能情况的发生。对于能够当庭履行的案件,积极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不能当庭履行的案件,及时向当事人释明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定期回访,及时提醒,全力督促生效案件自动履行。”梁俊明说,“在这两项抓手的推动下,执行的内容更加明确了,进入执行的案件数量减少了,我们执行工作的成效也提高了。目前,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同比分别提升了2.69个百分点、5.3个百分点。”
分管立案、民事审判、信访工作的副院长康兵向记者介绍说,“自从立审执访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强力推动了信访工作控新、治旧、防变要求的有效落实。目前,驿城区法院进京赴省信访案件数量同比减少84件,同比降低30.5%,案访比指标正在持续优化,不断向好发展。”
全员考核,提振脱薄状态
河南高院院长胡道才,常务副院长郭保振先后到驿城区法院调研时指出,薄弱法院之薄,薄在班子,薄在队伍,薄在“关键少数”,强调一定要以抓班子带队伍,建立全院全员考核机制为切入点,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凝聚起脱薄攻坚的强大力量。
梁俊明介绍说,在被确定为薄弱法院之后,驿城区法院就开始着手考虑如何抓关键少数,如何抓绩效考核,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一般。
驿城区法院党组主动扛起“脱薄”的政治主责,通过党组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政治轮训、线上培训等形式,持续引导干警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并分条线开展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业务知识水平测试,不断提高干警干事创业能力水平,为脱薄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干警的精气神足了,工作纪律好了,凝聚力也变强了。”驿城区法院政治部负责人蒋沛森表示,“‘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开展闭卷考试’的有力举措,为全院上下齐心、团结奋进、‘脱薄’向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大半年以来,全院干警的责任意识更强了,都主动加班加点冲刺脱薄工作,以往的靠打卡考勤,通报批评来规范工作纪律的局面,也随之扭转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思想上的转变,如何带动行动上的落实?政治部与审管办牵头,分工作条线、按人员类别设置绩效考核标准,先后修订了《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绩效考核机制,将考评责任细化到具体责任部门、责任人,定期通报三类人员质效排名,并通过张榜公示、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积极营造提质增效的浓厚氛围,让干警凭数据说话,凭实干立业。目前,共评选出“办案标兵”“调解能手”41名,评选“优秀书记员”93名,择优提拔班子成员2名,晋升三级高级法官7名、四级高级法官8名、三级高级法官助理1名。
在谈到绩效考核时,多次被评选为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的关王庙人民法庭负责人王鹏介绍到:“将考评结果与晋级晋升、评先评优、绩效奖金等直接挂钩,让愿意多干活、能干活的干警不吃亏,这一方式有效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就拿我所在的法庭来说,大家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氛围更加浓厚了。以前大家都只顾埋头办案,不抬头看路,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都没有好好去总结去推广,在院党组的鲜明导向下,关王庙法庭认真总结了工作成绩,梳理的加减乘除工作法被评为了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庭内的一起典型案件在院政治部的配合指导下,拍摄成为微电影《心钥》,成功入围了第十一届‘金法槌奖’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院庭长带头办理案件10491件,监管“四类案件”573件,阅核案件5607件,这一组组有力的数字,展示了驿城区法院“关键少数”的实干担当。
刚开庭审理一起行政案件的副院长王纪锋介绍:“由于我们驿城区法院人员年龄结构断层,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严重,院庭长必须也应该扛起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为青年法官做好表率与示范。今年以来,院长作为主审法官审结了13起行政案件,在全省164个基层法院院长中办理行政案件数量排名第一,作为班子成员,我们更不能落后。”
驿城区法院认真落实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制度,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院领导法官角色的回归,不仅带动了一股办案之风,对普通法官特别是青年法官起到了直接的传帮带作用,以率先垂范的扎实作风带动全院干警担当作为。
今年刚晋升为三级高级法官,在法院勤勤恳恳工作三十多年的殷红建表示:“想都是问题,干才有出路,在全院上下凝心聚力脱薄的情况下,年轻干警都在加班加点,很多人常年顶着各种顽疾,依旧坚持在审判一线,我们这一批老同志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呢?我们的审判经验比他们更丰富,更应该多做事,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就是我们的担当。”
加强管理,提高脱薄成效
近年来,驿城区法院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院庭长以身作则,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法官团队树立榜样。同时,院领导通过主持专业法官会议、组织案件讲评分析、参与案件讨论等方式,发挥业务优势,指导年轻法官准确把握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提升业务水平,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推动法院整体公正高质量发展,提高脱薄成效。
“下面由承办人汇报类案检索情况……”周六上午的审委会会议室内,正在例行召开每周的审判委员会会议。对提请审判委员会研究的案件强制进行类案检索,是驿城区法院已经坚持一年多的工作要求,目前案件范围已逐步扩大到专业法官会议研究的案件。承办人对案件疑难复杂、法律适用存在争议等需要提请法官会、审委会研究的案件,都会及时进行类案检索,查询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搜索法答网上关于类似案件、类似问题的解答及观点,必要的时候通过法答网向上级法院提问,这已经成为驿城区法院大多数法官的习惯。
板桥法庭的张伟光说:“有时候遇到新类型案件或者案件出现特殊情况,以我们现有法官的办案经验都不足以对案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时,大家唯一的念头就是绝对不能判错案,这时候就想知道上级法院或者其他法院遇到类似问题是如何处理的。法答网、案例库以及类案检索办案辅助系统的出现,无疑为基层法院法官公正司法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手。”
驿城区法院选取法答网精品问答152个,编撰成册发送至每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鼓励法官积极检索类案、查询案例库、应用法答网,从中获取相似案件的裁判思路和法律适用方法,并通过专业法官会议研究案件,组织学习研讨,分享案例库、法答网中的典型案例等,促进法官之间的经验交流,有效提升审判业务能力。同时,利用法答网,案例库资源进一步完善法院内部的案例指导制度,统一裁判尺度,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进而提高司法公信力。
为深入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案件阅核的工作意见,驿城区法院对落实阅核工作进行了细化,建立多层级阅核机制,明确了阅核主体、阅核对象、阅核案件范围,并结合员额法官质效指标考核,对案件质量存在问题较多的法官个人,确定将其承办的案件纳入全案阅核范围,区分案件具体情况提请至庭长或者主管副院长阅核。对复杂案件重点把关,对案件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全面审核,确保裁判方向正确和类案同判,有效减少了审判差错,夯实了案件质量,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今年以来,驿城区法院各类审判执行案件共计阅核5607件,阅核率达到21.13%。
2015年以来,驿城区法院的案件数据逐年大幅攀升,至2022年已增加到年收案41009件、结案36202件,大量案件积压,未结案件最高值达到7394件。法官们手里未结案件最多的时候达到300多件,部分法官为避免案件超期,每天疲于应付临近将超审限的案件,旧案未结、新案又增,平均结案用时超过90天,案件审理陷入恶性循环的非健康状态。
为彻底扭转未结案件数量过多、不堪重负这一被动局面,驿城区法院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加班加点清结积案,开展了“审限超2个月案件专项清理活动”,审管办将自立案之日起2个月审限案件全部纳入院庭长监管范围,对审限已超两个月案件拉出清单,明确每位承办人每起未结案件的审限区间、送达开庭时间等办理节点及延扣审以及鉴定情况等,每周逐案逐人向员额法官、部门负责人、分管院领导分别发出《案件催办通知书》《提醒监管通知书》,实时监管案件进展。
同时,院党组每周召开一次专题推进会,听取清理情况汇报,集中会诊疑难复杂案件,督促案件尽快审结。至2023年6月底,积案清理取得明显成效,诉讼未结案件总量下降至1100件,同比减少4653件,同比降低80.78%,案均审理天数同比缩短23.12天,基本甩掉了压在驿城区法院头上多年的沉重包袱。
之后,驿城区法院将积案清理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持续抓紧,审管办将未结案件区分为超2个月、超三分之二、超6个月、已超和临近将超法定正常审限、超1年以及立案超1个月未开庭等不同阶段,分类筛选每周进行通报,便于承办人清晰了解案件审理节点,统筹推进案件审理。截至2024年9月,驿城区法院基本每个月新收案件在1600件左右,结案在1500件左右,73%的未结案件为审限不超过2个月的案件,案件审理已实现良性运转态势,大量未结案件长期累计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