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法院执行法官在公司生产线上查看设备。
大型企业负责人因病去世,一夜之间,债权人、员工纷纷前来讨债、讨薪,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生产线加速折旧,资产不断贬值……5400万元债权难题如何快速化解?湖南省湘阴县人民法院司法赋能,帮助企业盘活资产破局重生,一子落而满盘活!
负责人因病去世,新能源企业一夜生变
湘阴县南接省会长沙,北滨洞庭,是长株潭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第一站”。2021年3月,湖南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落子湘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系全省首个以新能源为发展方向的省级特色园区。
目前,湘阴高新区已形成新能源电池及回收利用、储能材料、光伏电站等新能源产业链,产业建设如火如荼。
2022年4月,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落户湘阴,规划建成12条生产线,预计锂电项目总投资达到15亿元,建成后每年将有1.8亿个圆柱锂离子电池产品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各地。去年,该公司4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先期日产量可达10万颗锂电池。
然而,2023年11月下旬,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化名)因病去世,公司随即陷入混乱,生产线停产,员工罢工。据悉,法定代表人赵某持股94%,张某(化名)持股6%,张某所持股权实为替赵某代持。
“赵总走了,又没人来接手,公司也就‘死’了。”一位四处维权的公司员工说道。一夜之间,公司从一个发展态势良好的大型企业变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烂摊子”。
“讨债潮”﹢“讨薪潮”,企业生死关头何去何从?
“这一笔贷款及租金是我们公司最大的一笔投资,赵总突然过世,我们面临的资金回笼压力非常大!”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某焦急地说。
赵某去世后,公司首先面临的是债权人的“讨债潮”。由于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场地、厂房都是向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承租的,现有的生产线也是通过向该公司抵押贷款所建,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是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最大债权人,债权金额高达5400万余元。
此外,还有3家企业先后介入,索要租赁给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设备。
接着是员工们的“讨薪潮”。“公司还欠我7000块钱的工资,现在公司没人管了,我们只能找政府。”一位员工无奈地表示。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员工们在公司门口逗留多日无果后,纷纷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解决欠薪问题。据统计,欠薪员工约50人,金额达65万余元。
最大的问题还在生产线上,由于公司骤然停产断电,生产线上的精密仪器失去了维持其运转所需的恒温静电环境,导致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甚至存在报废的风险。
“如果我们稍有不慎,没有及时让生产线上的设备变现的话,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都将‘万劫不复’,职工的工资也难以得到保障。”湘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猛表示。
司法赋能“快审快执”,企业活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11月22日,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紧急向湘阴法院求助,请求保全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财产,防止被他人哄抢、破坏。
湘阴法院马上引导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通过涉企绿色通道,立即对该公司的生产线进行查封,并根据财产现状及需求采用“活查封”,引入第三方进行必要管理和日常维护,解除生产线加速折旧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
2023年12月11日,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提起诉讼。随后,法院作出生效民事判决书,判决解除双方签订的合同,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向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返还租赁厂房、支付款项5400万余元,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对抵押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
4月24日,该案进入执行程序,法院启动财产处置程序。然而,在司法拍卖中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不能让这么优质的资产变成一堆破铜烂铁,要妥善解决财产处置难的问题。”张猛提出要求。
经过反复沟通,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旗下投资有多个领域、行业,如果能与上中下游有关企业合作投资新能源产业,既能盘活流拍资产,又能给新能源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该公司遂提出以物抵债申请,用生产线抵偿债务。
10月30日,执行干警们来到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厂房,仔细清点流拍资产,登记造册,最终交付给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王某签收了执行裁定书,并出具了接收材料。
与此同时,湖南某投资有限公司也将抵债资产超出债务的部分款项支付到了湘阴法院执行款专户上,50名员工都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工资。
“真的没有想到,我们还能一分不少地拿到工资,太感谢法院的同志了!”一位员工说道。一子落而满盘活。至此,这起今年以来执行标的最大、关联多起欠薪纠纷的执行案件全部执行完毕。
“湘阴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厚植沃土,提供持续动力。”张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