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人民法院要切实扛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群众路线,守正创新,落实好司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项任务要求,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进入新时代,舆论的形成与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呈现出许多新形式新特征。作为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人民法院要切实扛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群众路线,守正创新,落实好司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项任务要求,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支撑。
以服务大局为重点,突出主流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新闻宣传工作肩负着传播党的政策主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人民法院工作全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唱响主旋律,不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和实效性。要加强主题策划,紧扣司法服务民生热点、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积极推介法院在司法改革机制创新、案件繁简分流做法、落实司法责任制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要坚持价值导向,深入挖掘个案司法裁判中体现诚信、公平、公序良俗的价值导向因素,见微知著,通过“小案大道理”,让法院故事既体现司法正义、引领社会风尚,又符合社情民意和民心所向。要严守“红色地带”,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在个案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回应社会质疑,积极主动同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舆论开展有理有节的斗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法治文化影响。法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头连着审判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认识法院、了解法治的桥梁纽带。现实生活中,法律因其抽象性和专业性常常难以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容易出现宣传内容与群众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因此法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面向群众、服务基层。具体而言,要聚焦群众所盼,着力宣传人民法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重要机制、重大成效,从“如我在诉”“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善意文明执行”等多视角挖掘线索,用身边的典型讲好法院故事。要善讲“百姓话”,学会用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讲故事、举例子、摆事实,将法言法语转化为乡音民语,让深奥枯燥的“理论话”变成朴实易懂的“家常话”,让法律价值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要加强以案释法,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法律热点,发布典型性案例,发挥案例示范指导、规范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引导人们作出理性选择,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以高质量内容为王,做实司法宣传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在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宣传思想工作须运用好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融互通,提升宣传质量和效果。一是要与时俱进。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大众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也有不同,司法宣传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尤其是要聚焦当下出现的争议性问题如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护、彩礼返还纠纷、超龄劳动者权益保护,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好法治宣传工作。二是要有的放矢。宣传制定的政策、开展的工作以及写出的报道要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主题,让标题“跳”起来,文字“活”起来,图片“动”起来,不断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高质量的作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以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三是要创设平台。既要立足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在内容创作上的优势,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观赏需求,又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借助新媒体技术,制作精品短视频、动漫等作品,把握好网络引导的时、度、效,还要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如巡回审判、法官说法、诉后回访,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得民心,让法治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