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储丹艳 余秋琳)两位“40后”老人因借钱问题对簿公堂,昔日好同学成陌路人?近日,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法院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刚柔并济、法情兼融等方式,妥善化解了两位老人间的积怨。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张某陆续以各种理由向其要好的同学王某借款未还。2023年10月,王某诉至三元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还款。经法院审理判决张某需返还王某借款合计56000元,后因张某无法按期偿还被王某申请强制执行。
便装上门化抵触
2024年7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通过查询发现被执行人张某名下有一处房产,在对该房产依法予以查封后,考虑到被执行人张某已年近80岁,执行法官没有像办理寻常案件一样直接对该房屋张贴腾房公告,而是亲自带着腾房公告上门,实地了解张某的个人及家庭情况。
7月4日上午,因不了解张某的身体状况,为防止上门执行给张某造成突然刺激,执行干警们全部着便装上门。来到张某的住处后,执行法官先是轻声敲开张某的家门并在门口与张某进行简单交谈后,看到张某身体与精神状况均良好的情况下,才在张某的邀请之下进了门。
交谈伊始,张某对法院的执行工作意见颇大,她认为法院强制冻结其名下的微信、支付宝、银行账户等执行措施,使其日常出行连乘坐公交车都成了困难,这让她在朋友面前感到非常没有“面子”,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
面对张某的抵触情绪,执行法官没有马上对其进行释法明理及劝说教育,而是通过观察老人家中的陈设,发现墙上挂有张某身着旗袍的照片,桌上还摆放着鲜花,便以此为切入口与张某展开交谈:“张阿姨,咱先不谈执行的事儿,我看您家里布置的很有氛围,您平时一定非常热爱生活吧……”张某惊讶于执行法官竟然没有单刀直入开展执行工作反而关心起了她的生活,慢慢放下防备,开始与执行法官讲述自己平时的生活和爱好,执行法官也在交谈中逐渐了解到张某的家庭及个人履行能力等情况。
耐心析理疏心结
在拉近了与张某的距离之后,执行法官便开始耐心地对其进行法律释明,明确告知她,今天执行干警上门来就是要张贴腾房公告的,如果其还是未能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依法启动拍卖程序,并且需要她最迟在拍卖成交后一个月内将被查封的这套房屋腾空。
面对执行压力,张某坦言:“法官你不知道,我和王某原来那么要好,现在她就因为借钱‘这点小事’来起诉我,还要申请强制执行,给我的生活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就是气不过才迟迟没有还钱。”执行法官则劝说张某:“张阿姨,法院的判决早已生效,如果您因为赌气等原因故意不履行,最后您将会面临法律的惩戒,得不偿失。只有积极履行,尽早还款,才有助于恢复您的正常生活。”
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沟通疏导,张某最终打开了心结,并向法官承诺,其会在一个月内将钱款凑齐,希望法官能帮忙和王某商量一下,暂时不要将她的房子挂拍。
履约事了修旧好
因本案申请执行人王某也是80岁的老人,执行法官择日同样选择亲自上门将本案的执行情况当面告知王某,并询问了她对此情况的意见。王某表示两人既然是同学,自己也是通情达理的人,便同意再给张某一个月的时间筹款,如果一个月后其仍未偿还,再由法院上门找她。
7月23日上午,距离执行法官第一次上门执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某便将本案欠款56000元悉数转入了法院账户,本案至此全部执行到位,两位老人也终于重修旧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上门执行,真情服务,架起司法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正是三元法院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工作理念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三元法院将继续压实“如我在执”之责,着力增强执行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人民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