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终本案件 恩施法院为终本清仓“上心”更“上新”
2024-07-17 15:40:09
 

  中国法院网讯(张森)2024年初,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专题部署执行工作,张军院长要求正确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保持攻克“执行难”力度不松,通过“终本清仓”“执破融合”等方式依法解决确实存在的“执行不能”案件,促进市场有序出清、盘活资源。何以破局?

  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法院坚持高位推进,制定《恩施市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执破融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以执行信息化为抓手,聚焦弱项补短板,敢于创新立潮头,控制增量化存量,密切协作聚合力,实干奋进为人民群众兑现胜诉权益,全力推进终本积案实质化解。

  终本案件时刻放在心上

  在恩施市人民法院执行局,“翻旧账”“筛筛子”已经成为全体干警的习惯,正是这个习惯,让很多原本以为彻底没有希望的案件执行完毕。

  秦某与李某买卖合同纠纷就是这么执结的。执行干警唐蔚霖在提交查询终本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名下财产情况,发现李某居然有一张银行卡处于未冻结状态。

  2022年9月,秦某与李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期间执行干警一直没有查控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最终只能依法终本执行。但执行干警唐蔚霖从来没有忘记隔一段时间就全面查控一次李某的财产状况,最终在李某新注册银行账户中冻结到2万余元,李某下欠秦某的货款一次性“结清”。

  “执行系统不能自动查控被执行人账户,需要我们定期‘翻旧账’,查控被执行人是否有新注册财产账户,多‘筛筛子’,看看被执行人在兄弟法院是否为当事人,可能会获取其他财产线索。”执行局局长黄功凤说。

  善意文明理念贯彻到每一次执行

  “法官,我要是分期履行还款义务,能不能帮我把限制措施解除了?”被执行人张某给执行干警谭锐打来电话,希望能够通过分期还款的方式解除自己的限制措施。

  2015年,张某为创业找好友王某借款20余万元,后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眼见自己借出去的钱要回来无望,王某只能将昔日好友诉至法院。拿到胜诉判决书的王某没有等来张某的还款,有的只是张某打不通的手机和等不来的音讯。

  在穷尽执行措施依旧没有可供执行财产后,执行法官只能依法将张某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王某也逐渐对好友失望。没想到,多年后张某主动联系执行干警表示自己现在重新创业,经营状况良好,愿意偿还当年的欠款,以解除自己的限制措施,便于后期可以注册公司继续扩大经营规模。

  张某还款态度拿出来了,现在的关键是做通王某的工作,让他放下心中的不忿,拾回曾经的信任。

  “谁都有低谷,也有埋头逃避的时候,张某经营状况好转了,欠你的钱才能彻底清偿。”在法官的劝解下,王某选择再次相信张某,张某也在半年内还清了全部债务。

  执行不只有强制,秉承善意文明理念,促成当事人相互理解,不仅能为申请人兑现胜诉权益,为被执行人解决燃眉之急,更能实现公正效率的统一。

  “一体协执”机制提供高效动能

  执行案件究竟是执行难还是执行不能,如何在制裁“老赖”的同时保护好“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这是终本执行案件的困局。

  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时,恩施法院“一体协办”工作机制为分辨执行不能,破解执行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年,恩施法院创新设立“网络查控室”,先后与恩施州公安局车管所等5个部门签署《关于开展线上协执工作助力化解执行难联动机制的合作协议》。同时强化层级联动,发挥乡镇法庭及村居委会贴近一线的优势,将部分当事人信息查询事项、执行和解协调事项委托至法庭干警及村居委会干部办理,上述措施实施以来,大量“失联”“不配合”的被执行人重新回到执行干警的“视野”。

  唐某申请执行黄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黄某长期下落不明,2021年7月,该案终本执行。2024年3月,执行干警与村居委会干部联络时得知黄某已回到家中,经执行干警与村居委会干部劝说,黄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天便支付了全部执行款。

  司法判决不是打“白条”,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案件一日不结,执行一日不停。下一步,恩施市法院将持续加大“终本清仓”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终本积案实质化解,实现执行终本案件控增量、清底数、去存量的工作目标,让终本的“沉睡”案件动起来,为终本案件出清开具“药方”,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口袋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