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审判体系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强调:“完成组织架构重建、实现机构职能调整,只是解决了‘面’上的问题,真正要发生‘化学反应’,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举旗定向,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机构职能体系改革优化取得明显进展,为审判体系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新挑战,新征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幕式上提出,“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关键在优化法院机构职能体系,重点解决好机构设置规范、职能行使协同、体系运行高效等问题”。法院机构职能体系改革,要统筹制度机制健全完善,照顾好上下左右协同,推动改革真正发生“化学反应”。
科学规范设置组织机构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各专门法院、专门法庭在推进制度创新、促进依法治理、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金融法院、海事法院,破产法庭、环境资源法庭、国际商事法庭……近年来,各专门法院、专门法庭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审判体系现代化的路径方向,不断提升专业化司法保护能力水平。
为什么设专门法院?在哪里设?是否有必要设置专门法庭集中管辖?有专业需要、案件规模等考虑,根本上还要从国家发展战略考量。专门法院、专门法庭的设置要充分研究论证,把重点放在已设立的专门法院、专门法庭如何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不断完善功能上,同时指导普通法院、普通法庭履行好办理案件、促进治理的职能。
面对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6月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之后31个高级法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相继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具备条件的中、基层法院相继调整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南京、兰州、昆明、郑州等环境资源法庭先后批准成立。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不断加强制度规则引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强化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创新、制度建设,推动环境资源审判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融合协同履职
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矛盾纠纷逐渐多元化等新形势之下,同一个社会交往行为有可能同时触及民事、刑事、行政三个司法领域,开展专业化审判成为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改革,是审判专业化的需要,也为三大审判职能融合协同履职提供了基础。
当前,少年审判、环资审判、知产审判等领域逐渐完善“三合一”改革,集中力量协同履职,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提升案件审判质量,健全完善审判机制和审判体系建设,为专门领域综合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但从审判实践来看,此类案件集中管辖在很大程度上是物理的“三合一”,那么,如何才能做实化学的“三合一”?
要根据案件情况,以最有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有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最有利于案件公正高效处理为原则,统筹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依法确定调处矛盾纠纷、制裁违法犯罪的方式方法,确保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才是“三合一”审判更高的目标、追求。
强化大数据战略保障
数字时代,谁掌握大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司法审判数据体现人民法院审判工作质效,反映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际成效。自2023年4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每季度举行审判数据会商,对各项指标加以研究,分析原因、研提对策,形成进一步抓实的工作安排,促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现代化绕不开信息化。目前,办理案件方面,智能技术辅助办案;诉讼服务方面,线上线下融合高效提供服务;数据共享方面,中国裁判文书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等多类型的司法数据库,以高质量的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审判体系高效顺畅运行,大数据战略保障,正驱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司法审判整体提质增效。
怎样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思维优势,以数据赋能审判工作现代化?要在打好数据基础上求实效,建好司法大数据库,规范高效地把庞大司法文书信息资源转化为海量有效数据。要在创新深度应用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创新大数据应用方式、平台、工具,组织探索、创新、优化大数据分析模型,及时发现和解决审判管理、社会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在打破数据壁垒上抓联动,尽快真正形成全国法院“一张网”,主动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协作,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体系优化才能基础牢。人民法院要积极解决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任务,通过审判制度机制和工作体系的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推进立案、审判、执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效能优势,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除署名文章外,本版内容均由人民法院报见习记者 张 悦 撰写提供
湖州南浔:办理涉未案件要“一切从孩子出发”
扫码阅读更多
“我的户口还在村里,他们凭什么拆迁分房不给我?”
“不是我们不愿意给,这么多年,孩子生病,她没问过一句,没有良心啊!”
这是一起分家析产案件。因自己的户口还在前夫村里,原告徐某起诉前夫杨某一家,要求确认杨某家拆迁所得的房产中50平方米份额归自己所有。因案涉未成年人切身权益,工作人员在初步了解案情后给这起案件标注“涉未”标签,导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主导建设的“温暖协同守未”数字化平台。很快,案件流转到了专门办理涉未案件的法官沙鋆手中。
“这么多年没联系,没想到第一次联系是来要钱的!”被告杨某觉得委屈甚至愤怒,并提出,徐某从未履行过抚养义务,他现在要以孩子的名义起诉徐某,支付相应的抚养费。
案子越往深里了解,沙鋆就更加意识到,案件虽然法律关系很清楚,但目前双方关系紧张,若简单下判,不仅不能妥善化解矛盾,还可能导致他们从此反目成仇,甚至产生未成年子女抚养的其他衍生关联纠纷,“最终,受伤的是孩子。”
“办理涉未案件,一切还是要以未成年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很快,沙鋆联系了村委会及基层司法组织,把巡回调解的地点设在村附近的矛调中心。结合村委会的政策解读和释法说理,沙鋆从亲情入手,以期缓和双方矛盾。最终,双方都愿意为了孩子各退一步,被告杨某一家同意配合办理属于原告部分的拆迁利益取得,原告徐某从拆迁补偿中析出2万元作为孩子的抚养费用,并承诺今后按月负担孩子的各项开支。调解当天,孩子虽然没来,但徐某还是给孩子准备了衣服和礼物。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于2019年1月1日挂牌成立,负责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和垄断上诉案件,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开始试点运行。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法庭共受理案件18924件,审结15710件,审判质效明显优于改革前的审理机制。
司法审判数据
★最高人民法院定期常态化发布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动态展现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运行态势。
★2023年4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每季度举行审判数据会商。
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
图为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亳州市妇联开展以“与你同行 法护未来”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资料图片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举措
河 北
2023年11月9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全省法院少年审判庭授牌仪式暨成立大会,标志着全省高、中两级法院实现了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所有基层法院由专人或专门团队负责少年审判工作,全省三级法院实现了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全覆盖。
上 海
2023年以来,上海法院启动的“数字法院”建设,解析300多万份裁判文书及诉状,形成7.8亿多个结构数据点,申报近3000个应用场景,全力打造“上海数字法院监督管理平台”,将应用场景融入审判执行全流程,在数助办案、数助监督、数助决策、数助便民、数助政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浙 江
2021年以来,浙江解纷码融合综治、司法行政、信访、人力社保等多部门资源、业务、数据,逐渐成为全省矛盾纠纷一网受理、一网归集、一网分流、一网反馈、实时跟踪的矛盾纠纷化解综合中心。截至2023年6月30日, 浙江解纷码调解案件申请总数309.2万件。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 裴红霞
多年来,我一直非常关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少年审判作为一个国家法治进步和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权法治保障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河北法院不断加强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特别是在2023年,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全省法院少年审判庭授牌仪式暨成立大会,所有基层法院均由专人或专门团队负责少年审判工作,全省三级法院实现了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全覆盖。在我看来,这一举措是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必要举措,有利于多部门开展联合治理,能够完善矫治、预防少年儿童违法犯罪的治理网络,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能力水平。希望河北法院今后能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选优配强审判团队,增进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相互融合、协同发力,促进形成立体化、全方位保护体系,进一步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持续推动“一校一法官”工作走深走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孟 冬 采访整理)
数字法院建设助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部长 张 帆
2023年以来,上海法院凝聚共识、创新技术、优化思路,综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将应用场景创新性地融入到了审判执行全流程,形成了数助办案、数助监督、数助决策、数助便民、数助政务基本框架体系,数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凝聚了上海法院广大法官经验与智慧的应用场景,就像一个个“超级大脑”,在促进适法统一、预防裁判瑕疵、避免程序空转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有助于提升办案质效,让人民群众更有司法获得感。我了解到,上海法院通过数字建设深入分析司法数据背后存在的社会治理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司法建议,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既“治已病”也“治未病”。希望上海法院继续践行“如我在诉”的能动司法理念,深化司法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慧、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司法需求,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法院报记者 陈 凤 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陈逸韵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