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评论员:以楷模之力推进民族团结
——学习“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系列评论③
2023-12-22 08:40:5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二十四年如一日扎根边疆基层法院执行工作一线,把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到极致,用实际行动为民族团结稳定贡献法治力量。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时代好干部,不愧为“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民好法官”。向鲍卫忠同志学习,要学习他推进民族团结、守护边疆稳定的“时代楷模”精神,学习他能动履职、实干担当的奋斗精神。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民族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有2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省沧源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这里有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传唱大江南北;这里有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边境村老支书们的亲切回信激励人心;这里流淌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血脉。鲍卫忠同志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江三木洛”(在佤族文化中代表着“智勇双全、公平、公正、正义”的精神)。

  向鲍卫忠同志学习,要学习他推进民族团结、守护边疆稳定的“时代楷模”精神,把新时代民族工作做到实处。法治兴,边疆稳。“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案件再小,处理不好影响团结,就是大事”,这是鲍卫忠同志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他坚守在边疆民族地区司法一线,足迹踏遍佤山村村寨寨,用心用情为民办事解忧,用实际行动践行“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铮铮誓言,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佤山法治“老黄牛”。通过鲍卫忠同志,我们看到了祖国大地上千万个扎根在边疆基层的少数民族法官,他们默默地在边疆播撒法治种子,为民族地区群众带来公平正义和法治之光。他们把审判执行工作融入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中,成为推动审判工作和民族团结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向鲍卫忠同志学习,要学习他能动履职、实干担当的奋斗精神,把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落到实处。鲍卫忠同志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了一起长达8年、牵涉两个民族群众的土地纠纷,他不怕吃闭门羹,更不惧当事人一时冲动的威胁,用“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的佤族族训耐心劝解,最终打开了当事人的“心结”,促成“案结”。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中,他面对困难不推诿、不逃避,带领执行干警踏遍佤山的村村寨寨,化解了650件“钉子案”“骨头案”,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他精研实干、善作善成,立足边疆民族地区民情特点,把能动司法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融入到执行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执行工作方法。他的执行工作方法富含边疆基层法官的办案经验,有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体现,对新时代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族团结,需要以法治为基础。广大法院干警要以“时代楷模”“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民好法官”鲍卫忠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方法,学习他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践行以“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行动,助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