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执行工作“民生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青岛城阳区法院能动司法推进执行质效提升纪实
2023-12-18 08:43:0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郑红军 朱萍 倪大为
 

  在一起房屋所有权确认纠纷案中,执行法官促成案件执前和解,当事人将其比作电视剧《底线》中的男主角“方远”;在高铁站,一名被限制高消费的“老赖”手持非法购买的车票乘车,被执行法官堵个正着;在千里之外的深圳,指挥中心发出指令,执行法官迅速锁定被执行人……这一幕幕,已成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的工作常态。

  执行“双中心”实体化运行、全流程信息视控一体管理、政法协同作战常态化……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城阳区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打造流程集约化、信息公开化、管理精细化的执行工作新格局,推动执行质效再创历史新高。

  强化联动聚合力,让法院执行不再乏力

  查人找物无处着手,异地执行舟车劳顿,审执衔接机制不畅,案多人少矛盾尖锐,执行管理千头万绪……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执行难,难在力量分散,重在由内破局。

  为此,城阳区法院及时转变工作思路,主动将法院执行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大治理格局之中,搭建“政法委领导、法院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大执行工作格局,出台联动破解执行难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组建20余家部门参与的执行协作综合体。2023年,城阳区法院顺利执结案件5677件,首执到位率达40.51%,执行到位金额14.25亿元……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城阳区法院打破部门壁垒,强化执行联动,亮剑执行难的积极探索。

  破解执行难不仅要善借“外力”,更要修炼“内功”。9月22日下午,青岛全市法院“蓝色风暴”秋风专项执行行动在城阳区法院启动,活动期间共执结首执案件1071件,执行到位金额5.79亿元;执结终本恢复案件68件,执行到位金额3300万元。像这样的执行联动,在城阳区法院执行法官看来早已习以为常,通过发挥上下一体攻势,形成握指成拳、重拳出击之势,使诸多执行难问题化解于重拳之下。

  近年来,执行案件数量水涨船高,根治执行难,必须刨根探底,从源头入手。城阳区法院深入开展“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改革,建立全市首家执行法官会见室,将引导当事人签订自动履行承诺书作为调解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立案助执、审判引执、调解协执,精准把控审执衔接遏制案件增量,累计办理执前调案件5636件,同比增长11.27%,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在执前实现了胜诉权益变现。

  融法于情促公正,让强制执行不再冰冷

  说到执行,有的人可能认为是冰冷的,但在城阳区法院执行局局长王海看来却非如此:“执行法官应该铁血柔情,有时要像把刀,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直击案件要害;有时候要像团火,温情融坚冰,以善意之举点燃重生希望。”

  郑某就是这样重燃希望的。郑某是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的申请执行人,执行法官穷尽执行措施,仍不能执行完结。郑某独自一人在青岛创业,受一些因素影响,生意惨淡,生活陷入困难,甚至无力抚养五岁的女儿。因郑某不符合救助条件,案件一度陷入停滞,经该院党组多方协调和争取,区政协委员、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玉香伸出援助之手,以第三人身份购买了申请执行人6.5万元的债权,解决了郑某生活的燃眉之急。

  法治是民生最有力的保障,也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城阳区法院扎实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暖企筑信”工程,通过发放诚信履行承诺书等形式,为1640家企业修复信用,3起案例入选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在一起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中,执行法官巧用执前调手段,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原告公司拿到了真金白银1800余万元,被告公司恢复了企业信誉,双方当事人均送来锦旗以示感谢。

  针对青岛某建设集团经营困难、拖欠劳务费问题,城阳区法院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利用执行和解、“软查封”等方式,在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保留企业生存空间和造血功能,仅用时27天,为近800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787万元,实现案件成功执结、企业平稳发展、员工端牢“饭碗”的多赢共赢效果。

  智慧赋能提质效,让执行之路不再漫长

  执行既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一环,执行效率和效果直接关乎人民群众司法体验和司法公信力。

  近年来,城阳区法院加快“两中心、一平台”智慧执行品牌建设,依托执行事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通过智能机器人查控、无人机全景式执法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执行各环节高效联动,网络财产查控准确率达100%,执行平均结案用时同比减少21.75天。

  城阳区法院在全市率先创设执行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执行过程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全程监控,以“数据跑腿”代替人工操作,办理受托事项平均用时缩短至2至3天。

  在一起企业间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决定对被执行人抵押的某化油器公司名下的一处房产予以司法处置。涉案房产土地性质为国有划拨土地,且土地附属煤屋中仍有32户居民居住,此外,该化油器有限公司还背负其他官司,涉及债权人人数多,财产分配难度大。处置过程中,执行法官多次利用无人机详细勘察涉案土地,并与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执行联动,在不影响案外居民合法居住权益的情况下,通过“VR实景展示+网络拍卖”方式,对涉案土地进行分割处置,实现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执行的本质是减少‘司法白条’,让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装进胜诉当事人的口袋。城阳区法院以执行工作‘民生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城阳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政表示。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