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政策、完善管理规则,推动以管促治、管治结合,全面铺开整治战线,致力营造透明、畅通、有序、健康的演出市场秩序,为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9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体现了用科学化法治化手段管理市场的基本要求,围绕7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要求,直击营业性演出乱象,力求从制度层面加强对票务市场的规范,从源头上极大压缩“黄牛”的生存空间,保障大型演出活动平稳有序举办。
今年以来,全国演出市场迅速恢复。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19.33万场,同比增长400.86%,其中音乐类演出贡献在90%以上。然而,尽管演唱会场次数量整体呈井喷趋势,但多场演唱会还是一票难求。
市场需求火爆但缺乏有效规范,这就导致演出票务市场一度乱象频出,囤票、倒票、售假票、难退票等现象屡屡引发消费者不满。笔者注意到,相关票务纠纷案件反映出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黄牛”囤票后肆意倒卖严重影响市场秩序。不良商贩为获取高额利润,利用专门刷票软件、人工代抢获取门票,或从平台处获取内部票倒卖。例如,近期举办的一场某热门明星演唱会,一些二手平台上的“黄牛”将原价2000元的内场票哄抬到数十万元。
二是不法分子假扮票贩子借机行骗。假“黄牛”谎称能够帮助代抢、转让演出门票,或冒充内部人员能拿到内场票、紧俏票,甚至直接伪造并出售假票,从而骗取多名被害人钱款。
三是退票难成为普遍现象。如今,互联网购票已成为主流方式,为加大对票贩子打击力度,实名制入场、不得赠与等规定在一些官方授权的购票平台较为普遍。但平台演出门票预售期较长,消费者常因行程有变等原因遭遇退票难。非官方授权的购票平台因缺乏行业规范,消费者退票难度更大。
此次,《通知》专门规定了票务管理,剑指上述三大难题。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置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明示授权的票务代理机构,引导消费者从合法渠道购买门票等等,各项规定从源头和售后两个方面强化管理、双向“奔赴”,弥补管理漏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旺盛。炒票倒票等不合规行为不但影响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此外,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政策、完善管理规则,推动以管促治、管治结合,全面铺开整治战线,致力营造透明、畅通、有序、健康的演出市场秩序,为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坚持问题导向的治理方式也更好助力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