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朱小飞工作照。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时光易逝,岁月无声。蓦然回首,我与《人民法院报》相识已有十余年了。十余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然而每忆及与《人民法院报》之间点点滴滴的往事,一切仿佛如昨日,新鲜如初。
2012年的夏天,我在河北石家庄租住的小屋里,挥汗如雨,埋头苦读,准备司法考试。一天,已通过司法考试的大学同学小贺过来给我送来一套复习资料。当他从包里拿出那套资料时,无意中带出了一份报纸,出于好奇,我拿过来一看,“人民法院报”这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小贺告诉我,这份报纸是他从一名在法院工作的朋友那里拿的。我记得当时随手一翻,正好看到“案例指导”那一版,内容涉及公司人格混同、婚姻登记的撤销等问题,我一口气读完这几个案例,觉得撰写案例的作者思路清晰,文章结构严谨,观点独到,令人击节叹赏。读罢,如清风徐来,暑气顿消,又如饮冰红茶,沁人心脾。自此,我与《人民法院报》相识了,相识在那个十年前的夏天。
我于2016年通过了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进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人民法院工作。法院常年订阅《人民法院报》。闲暇时,我常常阅读上面的文章,尤其喜欢读案例指导、案例精选、理论周刊、法律文化等版面上的内容,以期对自己的工作和写作有所帮助。
与《人民法院报》相识既久,又经常阅读上面的文章,我便萌生了向报纸投稿的念头。我知道,《人民法院报》是全国性的报刊,要在这么优秀的报纸上刊登文章,绝非易事。为了写好稿子,小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大到文章的观点以及文章的整体布局,我反复斟酌,删繁就简,归纳整理,三易其稿,最终以“一江清水向东流”为题,向《人民法院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征文专栏投稿。
投稿后,我有些忐忑不安,文章能否被《人民法院报》采用,实未可知,怕知道结果,又想知道结果,如情丝一缕,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间。
2022年6月7日,这是让我难忘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我的文章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了。我很激动,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在众多投稿中,我的文章未必有多好,只是《人民法院报》的编辑老师愿意给我这个爱写作的年轻作者一个成长的机会。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多年以来,《人民法院报》从版式设计到文章选材,再到《人民法院报》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上线,处处体现了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背后,是《人民法院报》的编辑老师的辛勤努力。他们像蜜蜂一样,甘于奉献,开拓创新,采百花而后酿成甜蜜,奉献给广大的读者朋友,在依法治国波澜壮阔的进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获得了读者朋友们的高度认可。
2022年10月1日,《人民法院报》创刊30周年。30年,不辞辛苦,风雨兼程,传播法治声音;30年,上下求索,博采众长,弘扬法治精神。30年来,有多少读者从《人民法院报》汲取了营养,获得了力量,坚定了在法治道路上前进的信心。
我知道,未来的天空有风,也有雨,未来的道路有沟,也有坎,但与《人民法院报》一路同行,风雨无阻,我的人生必将更加充实和精彩。
(作者系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