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进程中,通过系列强化措施,各地法院执行质效有了较大提升,随之如何巩固和扩大战果,成为基层法院的新课题。我院借助前期工作良好势头,完善机制、深挖潜力,促进执行“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实体运行指挥中心,实现执行集约化。赋强执行指挥中心实体运行职能,重塑执行流程,将执行管理、线上查控、文书送达、查封扣划、失信限高、悬赏发布、数据报表、卷宗录入等功能集于指挥中心一体,辅助性措施统筹集约、事务性工作服务外包,使实执团队轻装上阵,便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集中攻坚克难精力。指挥中心分流案件,监督质效,对接保全、金融、快执、执一、执二等5个实执团队,形成“1+5”管理模式。保全团队负责财产查控,金融团队负责金融案件,快执团队负责小额、涉民生案件,执一、执二负责大额、复杂案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做到繁简分流、快慢分道。
用好执前调解制度,促进执行自主化。根据“执源治理”工作要求,聘请调解员建立执前调解机制。当事人申请执行后由指挥中心登记,赋予一个月缓冲期,在此期间将执行送达、财产调查查控、督促履行等工作做好。针对标的额不大、被执行人有一定可供执行财产或有固定职业的案件分流到执前调解工作室,由调解员参与具体调解,引导当事人自主权衡数额与时间的利益,自主达成一次性或分期履行协议,并逐案跟进督促履行。执行案件的前期措施和调解工作在缓冲期内兼容并进、优势互补,不因调解过程空耗办案期限,避免了繁简平均用力、增加实执团队压力。
成立金融执行团队,探索执行专业化。针对金融执行案件数量多、标的额高、处置难度大的现实情况,成立金融法庭和金融执行团队,建立复杂案件台账,拟定执行措施和结案时间,实行精准化、专业化审判执行。定期召集金融机构座谈研判纠纷产生原因,发出司法建议书,规范完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条款,约定诉前调、执前调,明确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地址。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相关金融机构指定专人配合,逐案提供被执行人个人信息、财产状况、家庭情况、前期催收情况,便于统筹执行、有的放矢,对接金融、不动产等职能部门更加集约高效,财物处置更加专业快捷。
联手邻县跨域执行,构筑执行协同化。针对相邻县域经济融合度高、被执行人多有交叉等实际情况,以指定执行、委托执行为合法性基础依据,协调相邻基层法院,建立协同、交叉执行联动机制。在执行“三统一”原则框架下,对协同执行、交叉执行案件的案件类型、案件数量、衔接机制共同作出明确规范,发挥各自地域优势、基层组织体系优势,加强统筹、交流、调配、交叉、联动,积极探索协同、交叉执行的管理运作新模式,做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针对重大案件定期开展协同集中执行,壮大强强联手执行的声势,提高执行威慑力,打消失信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