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法院:五个维度打造“星级法庭”特色品牌
2022-02-08 10:01:33
 

  中国法院网讯(左小慧 代文官)河南省渑池县人民法院立足乡镇实际,深耕为民司法,从基础设施标准化、诉讼服务便民化、定纷止争多元化、文化建设特色化、法庭队伍专业化五个维度,持续培育打造“星级法庭”品牌,传递新时代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好声音。现渑池县法院五个法庭中,仰韶法庭、仁村法庭、果园法庭、张村法庭已被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十星级人民法庭”。

  一是基础设施标准化。坚持“三个面向”“两个便于”原则,以“抓硬件、固基础、谋发展”为目标,优化法庭布局,强化法庭基础建设,渑池法院在县域五个乡镇投资1100余万打造共计5400余平方米的派出法庭,司法服务覆盖240个村,8个社区,28万余人口,方便群众诉讼的“1小时诉讼服务圈”已基本形成。法庭内设立案室、诉讼服务站、人民调解室、合议室、陪审员室、律师室、高标准数字化审判庭、星级党建活动室、视频会议室、阅览室等,立案、开庭、调解等办公区规划有序,为人民法庭发挥各项职能、融入辖区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诉讼服务便民化。坚持阵地前移,下沉延伸诉讼服务。当事人在法庭可同等享受渑池法院本部一样的登记立案、跨域立案、在线调解、释法答疑等“无差别”诉讼服务,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办事一站式、服务零距离”。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司法服务审判新模式,诉讼体系实现从“单一实体”向“立体智能”转变,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推行“互联网+立案+调解+开庭+送达”,积极推广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立案平台,让当事人和律师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立案、缴费、调解、开庭等事项,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2021年来,法庭共网上立案1917件,网上调解538件,网上开庭106件,电子送达2740人次、网上缴费2045件,全流程在线办案新模式已成功实现。

  三是定纷止争多元化。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确立由法庭靠前指导,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特邀调解组织等解纷力量,建立辖区内调解人员清单。调解人员由村(居)委负责人、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司法人员组成,全部纳入法院人民调解平台系统,所有诉前调解案件,列入调字号登记管理,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由对应的乡镇、村(居)调解员参加调解,在法庭指导下就地排查、化解纠纷,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起来,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现已逐步建立起“诉前分流先行调解、调解不成优先立案、诉中调判无缝对接”的全新诉调模式,大大缩短了案件周期,降低了纠纷解决成本,减轻了司法人员压力和当事人的诉累。2021年,法庭审结案件  1957件,其中调解结案511件,平均办案时限缩短至50.55天,法庭参与诉源治理成效愈发显著。

  四是文化建设特色化。建立法庭调解室,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村规民约,打造“奉公守法”特色调解文化;建立法庭荣誉室,陈列“法庭法官”团队所获荣誉证书、奖杯、锦旗等30余项,展现“法庭法官”团队良好风貌;在法庭宣传栏张贴干警巡回审判、入户走访等照片,展现司法为民工作场景,展示便民文化风采;总结提炼司法为民情怀和内涵,在法庭内外墙廊悬挂具有象征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的字画,形成法庭调解室、法庭荣誉室、干警风采栏、法庭文化墙组成的“二室一栏一墙”文化阵地,激励法庭干警在司法一线奉献青春,在基层前沿锤炼本领。

  五是队伍建设专业化。坚持一稳固、一充实、一提升的“三个一”思路,不断提升“法庭法官”队伍能力素质。选派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骨干法官担任“法庭法官”,稳固审判力量。安排素质高、能力强的年轻干警到法庭工作,充实法庭年轻力量,目前新一代“法庭法官”团队有80后庭长4名,95%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均为90后,平均年龄33岁。将“法庭法官”工作经历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明确院中层干部优先从人民法庭庭长和骨干法官中选拔,目前共有7名法官选拔为中层正副职。搭建业务平台,提升法庭干警司法能力。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明确由法庭员额法官对新进法官助理进行“一对一”指导,每年至少指导法官助理撰写1篇案例分析。积极选派法庭干警10人次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集中购置业务书籍60余册,为干警开拓视野,学习前沿业务知识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