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审判庭的1600公里路

2020-04-27 14:28:0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口述:张元鼎 整理:舒敏
 

2月2日一大早,挂掉电话,我高兴的跳起来。正月以来,这是少有的好消息了,“可以收拾东西了,我明天就能回法院”。

电话来自1600公里外,我热爱的工作单位,四川省泸县人民法院。春节的疫情突如其来,身在青海老家的我想到年前排好期的庭审,第一时间购买了机票,却遭遇停飞。辗转抢购火车票,谁知又是停运的通知,后来竟连单位也让暂缓返岗,但我还是坚持抢火车票,做好随时返岗准备。

刑事案件办案周期短,许多程序问题一点不能松懈,对因为假期有些刑期到期的案件丝毫不能马虎,一旦因为假期没有送达执行通知,可能造成超期羁押等严重后果。这通电话真是太让我激动了,冷静下来,突然想起“最重要的事儿”——去社区开张“健康证明”。在社区,测量体温、填写表格、盖章,拿走这张“通行证”没用到十分钟。

母亲找来蛇皮袋,牦牛肉、枸杞装了十多斤,又将衣物鞋帽压紧塞满两包。3日下午3点40分,我终于登上了开往重庆的火车,车窗外,冷气逼人,38小时的归程开始了。

天空第二次亮起时,我终于走出车厢,春风尚寒,不自觉将领口的拉链向上提到最顶端。费尽心力才找到愿意从重庆前往泸县的小车,“冲破”重重关卡,总算是抵达单位。

清晨8点,我已到办公室开始了特殊时期的工作,等待我的是厚厚一摞案件卷宗。真要开始制作相关法律文书,电话铃声急促响起…“我是林某某的家属,疫情期间,还能正常开庭吗?”来电的正是我在翻阅案件的被告人家属,我耐心安抚她的情绪,并详细回答了她关于案件的疑问。

2019年9月6日,被告人林某某因入户盗窃被公安局抓获,后因涉嫌盗窃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受理后,为快速打击犯罪行为,同时也考虑到疫情防控的现实情况,我迅速与公诉人、被告人以及看守所进行电话沟通,协商开展视频庭审。

庭审前,远程庭审设备与检察院、看守所的影音传输设备与法院科技法庭连接,科技法庭内配备两个高清摄像装置分别指向法官、书记员,法庭的全部庭审情况在显示屏上一览无余。经过调试,庭审有序开始,通过远程问询,法庭完成了身份核对、质证、陈述申辩等各个庭审环节,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利用网络点击远程打印,笔录即由看守所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由被告人核对签字后,交由法警带回。从提押被告人到庭审结束,整个庭审秩序井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场疫情牵动所有人的心,抗击疫情是考卷。我带着自己的法治梦想,一路从西宁“奔跑”到四川,这1600多公里的崎岖之路,这来之不易的“隔空庭审”,便是我作为新时代追梦人交出的答卷。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