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坚持五强化五突破 着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2010-04-10 09:00:5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法院院长 杨上宇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构建法院工作“六大体系”,是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法院工作部署中把握“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紧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坚持“五个强化”,实现“五个突破”,是促进人民法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司法能动,服务发展大局求突破

  发展是第一要务。

  着力构建以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为目标的服务大局体系,坚持法院工作与党政中心工作合拍同步,添势加力。明确工作计划。紧扣省委“两个加快”、市委“两个强力推进”及区委“建设和谐美好新巴州”的要求,认真实施落实好我院《关于为“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提供务实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提出的工作措施。积极服务“大交通”。

  主动提前介入,积极做好涉及我市“六路建设”等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中的诉讼风险评估和矛盾的排查化解,审慎稳妥地开展专项审判活动。认真做好司法建议。组织法官深入乡村、农户、社区、企业、园区、“六路”建设工地,了解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认真梳理总结审判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适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促使形成积极的公共政策。强力维护发展秩序。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着眼于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涉及全区发展的各类经济纠纷和涉及市、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纠纷,坚持快立快审快执,倾力审慎稳妥处理,为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强化司法为民,提升司法公信求突破

  为民是第一使命。

  (一)做到司法惠民。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法官争当陈燕萍式的“平民法官”,认真实施落实好我院《关于认真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工作内容和措施。

  (二)做到司法便民。开辟诉讼“绿色通道”,构建大立案机制,推行简化立案、口头立案、上门立案、电话立案、网络立案、预约立案,设置导诉员,设立“人民调解窗口”和“人民法院调解中心”,强化诉前调解。做到司法利民。强化“巡回审判”,推行院坝法庭、车载法庭、假日法庭,在乡镇、社区设立56个巡回审理点,聘请56名司法联络员,深入案发地开展就地就近巡回审理。

 (三)做到司法助民。落实好司法救助,完善司法救助基金制度,依法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救助,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减免缓交诉讼费。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通过访贫问苦、帮扶新村、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履行好社会责任,进一步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强化司法和谐,化解社会矛盾求突破

  稳定是第一责任。

  (一)依法加大打击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性经济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职务犯罪,推进独立建制的“少年审判庭”建设,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推进全程全员全域调解。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指导方针,在立案、庭前、庭中、庭后、执行、信访六个环节全程全面开展调解,培养树立调解能手,建立健全调解考核激励机制,确保民商事、执行案件调解结案率达到75%以上。

 (三)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认真实施落实好区委转发我院的《关于积极参与大调解落实司法为民的规定》,发挥司法调解主导作用,加强与区大调解协调中心和党政机关、人民调委会的衔接、协调、联系,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反馈平台和指导人民调解、协助行政调解机制,科学实行案件移转、委托调解、邀请调解制度,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力度,积极构建预防、分流、化解的长效机制。

 (四)开展“送法六进”活动。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资深法官走进社区、乡村、企业、机关、学校、工地,开展以案说法,举办法制讲座和模拟法庭,与电视台联合摄播法制专题节目,教育引导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为构建和谐安宁美好新巴州作出贡献。

  四、强化司法文明,加强科学管理求突破

  文明是第一目标。

 (一)构建审判管理长效机制。认真清理、修订、规范、健全涉及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司法行政管理等涵盖法院工作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我院《审判质量责任追究办法》,完善考核机制,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实行审判质量终身责任制,坚持逐月通报考核。

 (二)强化审判公开。实施落实好我院《关于建设“开放型法院”的实施方案》,坚持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加强联络工作,坚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视察法院工作,旁听庭审,监督案件执行,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提高法院工作透明度。

 (三) 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快院审判办公楼、15个人民法庭和局域网建设,实现四级联网,推动案件上网运行,实现审判管理全程网上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按时按质完成省法院下达的我院及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任务。

 (四)提升干警业务素质。扎实开展“争创学习型法院,争当学习型法官”活动,开展“六个竞赛活动”,培养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

 (五)健全化解涉诉信访、“执行难”协调联动机制。坚持党委领导协调、政府支持、人大监督、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定期排查,实行涉诉信访风险评估倒查制,完善首办责任制、部门责任制、联席会议制、终结移交制和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积极参与“大接访”,有效化解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强化司法廉洁,塑造良好形象求突破

  廉洁是第一要求。

 (一)构建廉洁司法防控体系。继续坚持“三位一体”队伍建设模式,实施落实好我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的规定》,机关党委、政治处、纪检监察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发挥党组成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强化中层部门责任制,建立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开展廉政文化主题活动和警示教育,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逗硬坚持周五政治学习日、党组中心组学习、法官论坛、典型案例剖析会等制度和措施,扎实开展政治思想、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增强全体干警的政治思想素质。突出重点防控、重点查处。强化事前监督预防,盯牢、盯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员,认真落实“五个严禁”、“两个规定”,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三)建立廉政监察制度。面向社会各界聘请80名司法监督员,构建内外一体的司法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常态化、经常性,弘扬司法正气,纯洁法官队伍,不断塑造公正廉洁文明的司法新形象。
责任编辑:王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