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感言
2010-02-02 14:22:22 | 来源:中国法院网北京频道 | 作者:王君凤
  偶然的机会,参加一次辩论赛,得知了许多传统经典的名称;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传统经典的光辉带领下,看到了《孟子》这本名著。也许人生总是由许许多多的偶然构成。但是在偶然的背后,未必没有必然的原则。其实,在此之前,提到传统经典,总免不了与古董、封建之类的词汇相联系。然而,当我们处在进退失据的现实环境中,由烦恼而退居反省时,我们又怎能未知而言古董呢?

  记得一位学者讲过,在时空对待中所产生的变异中,只是现象的不同,天地还是照旧的天地,人物还是照旧的人物,生存的原则并没有变,所变的只是生活的方式。倘若此言不差原则不变的话,我们不妨先读而后论,或者说试着从传统经典中探究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原则。现在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孟子》是否能给我们带来些启示吧。

  一、义利之辨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作为一国之君,梁惠王一见孟子就急切地询问孟子有利于国家的举措,这并无不妥。然而,孟子却转移视角,将有利引到仁义上来。初看这一段,觉得孟子似乎很不通情理,不仅拒绝了梁惠王的问题,而且还对国君的出发点做了抨击。试想,古今中外,有哪一个统治者不求有利于国家呢?国富则民强,国贫则民弱的道理又有谁人不知呢?然而,接下来再看,发现并非孟子不识利,而是我们不识孟子吧。

  在孟子看来,利与仁义并非截然相对的。首先,孟子并未否认利之存在意义。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百姓无利可言,则国家不可富,社会不可安定也。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不违农时的名言,构造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美好情境。然而,孟子的利并不等同于仁义。当一国之君在考虑国家发展之时,则只能仁义当头。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上下交征利,国危矣”的险境。试想一下,一国之君,以利为本,极土木之盛,殚亿万之财,则民不聊生。满堂之臣,以利为本,滥用官权,行为有失公正,则民怨沸腾。国民百姓,以利为本,交相互争,互不相让,则社会难以安定。如此局面,都是仁义的缺失造成的呀!是故,利可少,仁义不可少也。这里,我们不禁要批评一下那些玩弄仁义的权智了。历史上利用仁义的美名以争权夺利的行为并不乏见。然而在其造成的危害中,争权夺利倒在其次,污了仁义的名则只怕会影响人的终生呀!

  二、大勇可畏

  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对曰:“王请无好小勇。”接着孟子举出:“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在孟子看来,好勇本无所谓,关键是好匹夫之小勇,还是安天下民之大勇。后者可畏,前者可耻也。然而,联系当前社会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我们亦不免对大勇的缺失而感到遗憾。落网的贪官,有贪财之勇,却无承担罪行之勇;作弊的考生,有作弊之勇,却无承认错误之勇。面对社会问题时,我们有批评他人之勇,却无自我批评之勇。究竟,孰勇孰不勇也。而身处21世纪的我们,若无大勇,又当如何乘风破浪,为我们祖国的进步保驾护航呢?由此可见,孟子对勇的分析,于我们当今社会亦是非常的有意义的。

  想到这里,我不禁要问,在仁义和大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发生原则性的作用?答曰:仁爱之心也。拥有仁爱之心,则义利可明辨,大勇可养成。古往今来,有仁爱之心者,皆可为义而举,勇往向前。诸葛亮心怀仁义,对孟获七擒七纵;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终身。若没有仁爱之心,恐怕是教化自教化,名人自名人了。因此,有仁爱之心者,人恒爱之,这一点需要谨记。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说,孟子所言皆是如何为君,与我有何相关呢?然而,当今天社会,国家的前途并非只取决于一个领导人,还有我等平凡大众。因此,仁爱之心的拥有对于我们全体公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传统经典给我们的,是古人经过辛勤地探索而得来的。它对我们最大的益处莫过于让千百年后的我们少走些弯路。基于此,知它、用它才是我们对待传统经典最恰当的方式。虽然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经典中的一些情形已不适用于我们现代社会,但是其中的基本道理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就像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就千古未变呀!
责任编辑: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