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机为契机 变“难点”为“亮点”
徐州法院实践科学发展化解司法难题
2009-05-20 14:03:56
中国法院网讯 (杨梅花)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紧密联系法院实际,突出重点内容,注重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上求实效。就当前制约法院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客观阻力,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际,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检验和促进学习。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案件数量激增,案多人少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法院各项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徐州法院不等不靠,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深挖人员潜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不断的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另一方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徐州中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方面的支持,增加审判力量,落实法官职级待遇,按3:1的比例给全市法院的法官增配事业编制的法官助理,目前,徐州中院招录的第一批15名法官助理已经落实到位;全市法院和24个人民法庭都成了人民调解室,有效缓解了法院的审判压力;泉山区法院把“诉调对接”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诉调对接”工作的积极性;铜山县法院探索实施诉前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在立案阶段实行诉讼引导、诉前调解、诉调对接、诉前保全、专项协调、执前督促履行、司法建议等方法,分流过滤了一大批案件,有效地减轻了法院的案件压力和信访压力,提高了案件质效;鼓楼区法院制定并落实了简易程序案件集中审理制度,2月10日上午,该院少年庭通过集中审理,1小时内就审结4件简易程序刑事案件,判处8名罪犯,大大缩短了庭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何增强服务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徐州两级法院一直以来认真研究并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在全市法院普遍开展的法官“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可谓是用心良苦,通过划片包干、建立联系点、发放联系卡、定期组织社区群众和村民学法、对接基层调解工作、开展巡回审理、接力青少年维权工作、回访和征求意见、发放审判作风监督卡等多项措施,落实责任、分解任务,为群众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
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徐州中院针对审判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迅速制定出台了《全市法院保增长促发展的司法应对措施》,从完善司法服务机制、妥善处理企业涉诉纠纷、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方面入手,形成15条具体应对措施,同时建立信息通报、定期联系会、定期走访培训制度。徐州市长曹新平作出批示:“措施很好!对于形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良好的司法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法院队伍的素质决定事业发展成败。徐州中院院长李后龙在基层调研了解到,大部分信访案件并不是法院裁判不公引起,而是由于一些法官的不当的言行引起了当事人的合理怀疑。加上近年来法院新进人员比较多,因此个别法官在能力上出现了“缺项”。中院党组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感到,提高法院形象,关键在人员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适应发展的法官干部队伍。为此,今年初,全市法院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将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与“执行力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学习“五个严禁”结合起来,与法院文化周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办案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在系统掀起了学习业务、锻炼技能的热潮。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案件数量激增,案多人少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法院各项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徐州法院不等不靠,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深挖人员潜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不断的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另一方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徐州中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方面的支持,增加审判力量,落实法官职级待遇,按3:1的比例给全市法院的法官增配事业编制的法官助理,目前,徐州中院招录的第一批15名法官助理已经落实到位;全市法院和24个人民法庭都成了人民调解室,有效缓解了法院的审判压力;泉山区法院把“诉调对接”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诉调对接”工作的积极性;铜山县法院探索实施诉前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在立案阶段实行诉讼引导、诉前调解、诉调对接、诉前保全、专项协调、执前督促履行、司法建议等方法,分流过滤了一大批案件,有效地减轻了法院的案件压力和信访压力,提高了案件质效;鼓楼区法院制定并落实了简易程序案件集中审理制度,2月10日上午,该院少年庭通过集中审理,1小时内就审结4件简易程序刑事案件,判处8名罪犯,大大缩短了庭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何增强服务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徐州两级法院一直以来认真研究并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在全市法院普遍开展的法官“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可谓是用心良苦,通过划片包干、建立联系点、发放联系卡、定期组织社区群众和村民学法、对接基层调解工作、开展巡回审理、接力青少年维权工作、回访和征求意见、发放审判作风监督卡等多项措施,落实责任、分解任务,为群众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
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徐州中院针对审判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迅速制定出台了《全市法院保增长促发展的司法应对措施》,从完善司法服务机制、妥善处理企业涉诉纠纷、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方面入手,形成15条具体应对措施,同时建立信息通报、定期联系会、定期走访培训制度。徐州市长曹新平作出批示:“措施很好!对于形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良好的司法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法院队伍的素质决定事业发展成败。徐州中院院长李后龙在基层调研了解到,大部分信访案件并不是法院裁判不公引起,而是由于一些法官的不当的言行引起了当事人的合理怀疑。加上近年来法院新进人员比较多,因此个别法官在能力上出现了“缺项”。中院党组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感到,提高法院形象,关键在人员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适应发展的法官干部队伍。为此,今年初,全市法院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将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与“执行力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学习“五个严禁”结合起来,与法院文化周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办案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在系统掀起了学习业务、锻炼技能的热潮。
责任编辑:张涵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