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了新气象!”
2025-02-10 08:52:5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建舟
 

  冬日的东北农村,寒风萧瑟,枯黄树叶在枝头哗哗作响。

  “田庭长在吗?我们送锦旗来啦!”

  前不久,辽宁省康平县某村党支部书记老韩带领十多位村民,来到康平县人民法院张强人民法庭,刚进院便兴奋地嚷道。

  庭长田芝涛正在电脑前写判决书,听到老韩的大嗓门,马上起身笑迎。

  只见村民们擎着一面锦旗,上绣两排金色大字:“倾力维护集体利益用心守护一方安宁”。

  老韩一把握住田芝涛的手说:“俺村老刘家的承包费交了,往后村里的工作就好干啦!”

  田芝涛和书记员连忙把众人请到会议室。

  “要不是镇里集中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这个问题也不会暴露出来,幸亏法庭给力!”

  “是啊!咱们村班子是新组建的,刚开展工作就遇到这个难题,要不解决,以后工作不好开展。”

  刚一落座,老韩和村民们便聊了起来。

  老韩向田芝涛说道:“您也知道,我们村曾是镇里有名的‘软弱涣散’村,棘手问题不少,这次起诉追要村集体土地承包费就在镇里开展的整治范围。之前村里要了几次,大伙都不交,好几十万元呢,集体财产不能就这么损失了。”

  据了解,16年前,村委会和村民签订了集体林地、林木承包合同,约定每五年一交费,可村民们抱着观望态度,拖延交费,村委会几经催要均无效。

  “涉及林地面积大,村集体利益严重受损,俺们几个村干部实在没招了,只好把欠费的农户起诉到法庭。”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韩皱起眉头。

  “是啊,咱这案子涉及农户多,如果直接开庭,不仅耗时,还可能引发村民与村委会之间更大的矛盾。”

  田芝涛接过话茬,谈起办案经过:“当时赶上农忙季节,我趁大伙午休时间,挨家走访了一遍拖欠承包费的农户,给大伙讲道理、说法律,效果还不错。”

  正如田芝涛所说,随着他入村次数的增多,拖欠承包费的村民观望心理被打消,陆续补交了费用。唯独刘老汉一家没有动静。于是,法庭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刘老汉年迈体弱,女婿艾某代为出庭应诉。

  “调查发现,刘家确实在林地里栽了不少果树。不交费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误解,认为没办林权证是村里造成的。开庭时,我给艾某讲清办证流程,他听明白后也很通情达理。”田芝涛说道。

  这一系列案得以高效妥善化解,正是康平法院创新人民法庭调立审执机制成效的显现,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具体实践。

  “法庭为我们挽回集体损失30多万元,这笔钱会投到农副产品上,拓宽老百姓增收渠道。现在大伙心齐了,村里有了新气象!”老韩对未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