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吹拂“六尺巷”
2025-02-07 09:50:3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吴琪 梁微 李勇登
 

  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年味愈浓。一大早,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黄奔拎上年货,轻车熟路地前往平南县平南镇附城村廖老伯家中回访。

  “黄法官,你们来了,快到屋里坐。”看见黄奔,廖老伯快步迎上前去,招呼大家进屋。

  “廖叔,春节临近,孩子们都回来了吧?如今两家院墙界线明晰,通行问题也解决了,祝福你们舒心过年。”坐在屋檐下的矮凳上,黄奔用方言和廖老伯亲切地拉家常、聊近况。

  黄奔作为这起因相邻纠纷引起的申请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上诉案件的主办法官,这是第三次到访附城村。

  廖老伯和廖成(化名)是邻居,也是同堂兄弟。由于宅基地区域划分问题,廖老伯家的灶房与廖成家大门并列对齐。廖成以灶房严重影响道路通行为由,多次要求廖老伯拆除灶房,在两家房屋之间留出充足位置。廖老伯则认为灶房建在自家宅基地上,不同意廖成的要求。

  十余年来,两家人龃龉不断、争吵不休。当地村委会多次组织调解,双方态度对立、互不相让,矛盾越积越深。

  在一次争吵中,廖成被廖老伯的儿子推搡受伤。平南县公安局燕湖派出所出警后,经调查认定廖老伯儿子的行为构成轻微伤害,依法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廖成认为行政处罚过轻,先后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一审法院判决维持行政处罚决定后,上诉至贵港中院。

  “这起案件表面上看是廖成不服燕湖派出所作出的行政处罚而提起的行政复议之诉,可细细考究,廖成的实际诉求是想通过加重行政处罚,宣泄对廖老伯一家的积怨。”审判长刘立技意识到,双方长久以来未解决的宅基地使用争议才是纠纷根源所在。

  了解廖成、廖老伯两家人的实际诉求后,2024年11月14日,刘立技和黄奔赶赴附城村,邀请熟悉情况的村干部、网格员开展联合调解,引导双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表达诉求、解开法结、化解心结。

  从晨光绚丽到灯火通明,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调解,法院和调解员通过讲述“六尺巷”的故事和背后的精神,以情理法相结合的“钥匙”顺利拧开了两家结怨多年的“心门”,促成双方从互不买账到互相退让,最终就道路通行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廖老伯同意拆除灶房,廖成主动申请撤诉。

  和风吹拂六尺巷,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历久弥新。2024年12月10日,刘立技和黄奔再次前往附城村,在挖掘机的“隆隆”声中,见证两家房屋交界处的灶房被拆除完毕,促使横亘在两家人之间的“心墙”消弭于无形。

  回访期间,看到两家房屋之间全新修建的灰色院墙,感受到两家亲邻关系重归于好,黄奔感到十分高兴。

  “两家人和和气气相处,产生矛盾纠纷不要意气用事,好好商量着解决,依法依规处理。”与廖老伯一家告别时,黄奔细心叮嘱道。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