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坚持“调研是更高层次的审判”理念,聚焦审判执行和司法改革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司法理论和实务研究,倾力打造学习型法院,“以学促干”助推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青岛市北区法院先后有5篇调研成果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上获奖,其中《个案裁判规则之发展及规制》论文,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在2024年度全国法院第三十六届学术讨论会上荣获一等奖;14篇案例分别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人民法院年度案例》《人民法院案例选》,或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另有30余篇调研案例取得国家级、省级成果奖励,学习型法院建设经验得到《法治日报》、中国法院网、山东法制报等各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突出一体化,顶格推进前瞻性规划,以更强组织领导驱动创优跃升
一是以组织建设为立足点谋篇布局,抓好“一把手”工程。青岛市北区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学习型法院建设工作,成立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学习型法院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牢抓实。强化学习调研工作组织管理,建立党组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大调研工作格局,将学习型法院建设作为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抓手、落实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衡量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每年制定党组、部门和个人学习调研案例年度目标责任,定期对完成学习调研任务的质量、数量进行排名和通报,在全院营造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推动学习型法院建设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二是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整体设计,强化“全链条”管理。着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的工作方案》和《关于构建调研工作新格局的实施办法》,实行活动组织、撰写指导、修改报送“一条龙”调研案例工作模式,充分盘活调研资源,有效凝聚工作合力。做好工作结合,将调研案例工作和案件评查、庭审观摩、示范庭审等活动融合开展,助推审判、调研的双向促进,增加内生动力。近三年来,青岛市北区法院共有21篇裁判文书、11场示范庭审,在上级法院评比活动中获奖,为审判实务转化为调研成果提供了充足的实践素材。
三是以集群建设为突破点科学部署,深化“大调研”理念。突出调查研究“集群化”发展思路,把促推成立兴趣小组与打造专门课题相结合,作为提升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抓手,配套加强专业法官、调研骨干对课题组、兴趣小组的把关指导,将干警“内生动力”与专家“外部助力”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调研模式由“单兵作战”转变为“集群攻坚”。近三年来,青岛市北区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法治化营商环境”“民生权益保护”等8个重点调研领域,先后组建10个专项调研课题组,均配备院校学者、专家法官对口指导,在全院形成“领导小组——课题组——兴趣小组”贯通的立体式调研体系,实现“统一领导、多点开花”。
突出体系化,纵深推进系统性建设,以更优精品工程赋能提质增效
一是向下扎根,构建“平台化”品牌。坚持“守正创新、问真求实”的工作思路,设立四个学习平台,创新打造北法“学思”学习品牌。开设“院长论坛”,院领导为年轻干警亲身传授办案经验,发挥好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作用。定期举办“学思·求实”讲坛,邀请资深法官、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进行近距离、多维度、深层次的学习交流;常态开展“学思·行知”沙龙,聚焦审判执行工作,各业务庭室围绕主题以案说法,轮流讲解新法律知识、新类型案件;利用手机钉钉群创新设立“学思·问真”微课堂,院长亲自主持群内讨论,围绕学习主题进行启发式提问,上线以来已发布典型案例83篇、精品问答45个、权威发布17个、实务观点14篇,干警参与主题讨论已达3700余人次。通过搭建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平台,全院干警线上线下不间断交流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审判业务能力,形成“以研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研”的正向循环。
二是向上求索,打造“精品化”工程。在搭好统一调研平台的基础上,聚焦调研工作精品化,聚合全院调研骨干力量,推出“北法调研”精品工程,积极参与国家、省级重点调研课题研究。青岛市北区法院承担的全省法院行政审判重点调研课题——《行政审判视域下政府数据开放中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规制——以数据生命周期理论为标准》,经山东法官学院验收通过,在全省法院系统推广。院长主编的《竞业限制类案甄别与裁判规则确立》一书,经中国行为法学会权威发布并已正式出版。每年组织调研骨干精心撰写调研文章,连续冲击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近三年12篇入围决赛的论文中有5篇获奖,其中今年选送的《个案裁判规则的发展与规制》一文,获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实现青岛法院系统调研工作历史性突破,有力推动学习型法院建设成果向“高、精、尖”层次迈进。
三是向外绽放,推动“实战化”应用。以大调研、大攻关、大提升为重点,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切实做好审判“后半篇”文章。围绕服务大局开展调研,针对审判执行中发现的经济社会堵点、痛点问题,及时撰写关于法治政府、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等审判白皮书4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围绕社会治理开展调研,积极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将涉及营商环境、破产处置、多元解纷、社会治理等主题在内的9项调研成果,制发成司法建议,深刻分析问题及其成因并提供解决策略,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见效。围绕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开展调研,18篇关于提升审判效率管理、提升办案质效、强化司法改革、完善智慧法院建设的调研报告,转化成制度文件、品牌亮点,促推全院审判执行质效连续三年走在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突出人才化,全面推进战略性支撑,以更硬实力推动进位争先
一是做好“梯队式”建设,打造学习新生态。始终将干警队伍素能提升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推进,选拔各庭室优秀调研人才组成调研队伍,建立调研人才库,实现动态管理。目前,全院已逐步形成以院领导为“头雁”,资深法官、青年法官为“中坚”,法官助理为“后备”,全面发展的55人调研梯队。同时,强化“全员调研”意识,深入开展青年干警“助飞计划”,把调查研究作为全体干警的基本功,加强调研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大力培养研究型干部、专家型法官,不断提高干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其中,1名法官被授予“全省审判业务专家”称号,3名法官被授予“全市审判业务专家”称号。
二是发挥“正激励”作用,创造学习新动能。充分发挥院庭长带头示范作用,近三年来,院庭长撰写的13篇调研论文、典型案例、优秀裁判文书,在国家和省级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其中学术讨论会获奖、入选案例库、人民法院年度案例的4篇调研成果,均为院领导独自或合作完成,形成良好“头雁”效应。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完善全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重点课题、学术论文、典型案例和示范庭审等调查研究重点内容,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把优秀调研成果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晋级晋升和员额遴选的重要参考,切实激发全院干警参与调查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畅通“开放型”渠道,集聚学习新优势。坚持开门搞调研,着力加强与各大高校的交流合作和党政机关的协同互动,吸收各方面专家学者参与司法政策、司法解释、重大课题的研究论证,广泛凝聚内外合力。青岛市北区法院被市委党校确定为“行政诉讼教学科研基地”,并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共建法学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创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平台,与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常态化教学实践合作关系,实现党校、高校科研优势与法院审判实践经验的互补互促。近三年来,青岛市北区法院与各大高校合作完成的5项调研成果,分别在国家和省级以上调研活动中获奖及发表。其中,与青岛大学法学院合作调研形成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的法治化构建》成果,荣获第十四届中国破产法论坛优秀论文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