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司法文化 促进法治建设
2024-12-06 11:20:4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魏涛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司法人员要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借鉴传统的现代的司法文化,弘扬红色司法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司法文化,打造司法文化精品,建设司法文化阵地,厚植司法文化底蕴,以期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法律,是一种规范人类行为的文化,是人类告别丛林法则的标志。司法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司法制度为主导的司法人员、当事人等围绕司法互动的文化,有主体、文本、语言甚至举手投足以及制服服饰、法庭器物等的文化。司法文化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司法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法治领域的综合体现,应适应现代化的文明要求。文化陶冶人,司法文化是法律文化最丰富,最生动的诠释、展现,也最具感染力、思想冲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在事关人身、财产的民事、刑事等案件中,司法文化在引导劝解、呵护保障、教化惩处人们动机目的、意志行为方面的作用源远流长,与时俱进,至关重要。

  司法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传承性。“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演化为平等原则,“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与契约精神如出一辙,“千年笔墨会说话”生动证明了证据的意义,《秦香莲》《十五贯》《刘巧儿》《秋菊打官司》等司法文化作品的渲染力绵绵久远……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现代中国司法过程中既有红色法治文化、红色法治基因的表达,也有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观及科技文化的体现。

  司法文化源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纠纷矛盾和司法实践,与衣食住行、教科文卫一样,都是日用不觉、须臾不离的文化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如果不懂群众语言、不了解群众疾苦、不熟知群众诉求,就难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个商品纠纷是一生产技术、交易过程、物流方式等的文化缩影;一起交通事故是一汽车制造水平、路况交规、驾驶者心理素质等文化程度的综合反映。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都足见制度、意识等司法文化中的人民主体性。案例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包括讲好案例故事,要善于讲出案例中公平正义的价值与追求。司法文化正是通过一个个关切己身的鲜活案件,通过“报、网、端、微、屏”的传播,展现立法的科学性、执法的严格性和司法的公正性,对当事人起到感化、教育、引导的作用。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道有文化风景的防线。德法结合,铸魂育人,对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功能巨大。社会主义司法文化是人民法院司法人员依法对矛盾、纠纷公正处理的理念良知、正当处理的程序方法、高效处理过程结果的文化活动与文化存在。司法文化中鼓励诚信敬业、肯定友善和平、制裁欺诈背信、惩罚违法犯罪的功能以及其所拥有的公正高效权威的品质与表现是这个文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所有文化中作用独到的地方,是与文化教育、学术研讨、诗歌散文、戏剧影视、建筑装饰等不一样的文化现象。司法文化可以认识、评价其他文化现象,解析、判别这些现象中的权利义务的纠纷,并被这些文化现象所颂扬或批评,进而促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跨范围、广覆盖、由表及里的法治文化氛围。

  法律是文化存在,司法是文化活动。“文以化人”,司法文化是通过化人而化解纠纷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司法人员要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借鉴传统的现代的司法文化,弘扬红色司法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司法文化,打造司法文化精品,建设司法文化阵地,厚植司法文化底蕴,以期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作者单位:天津市律师协会)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