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鲍卫忠同志学习
通过一群人认识一个人
2024-07-09 08:45:5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管军
 

  穿越3000多公里,从东海瀛洲到云岭之南,从上海崇明到云南沧源,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群人到另一群人。今年4月,笔者作为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建立共建协议后首批交流学习的干警,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走在鲍卫忠走过的路上,和鲍卫忠的同事相处中,鲍卫忠的形象也逐渐在心里清晰了起来。

  再走同一条路,才知道路的遥远

  “这可是个普法的好机会!”工作第一天就赶上了佤族贡象节,同事喊我一起去班老乡参加普法活动。原以为早上出发,中午就能赶回院里,可是出发了才知道,沧源的土地99%都是山区,崎岖蜿蜒的山路沟通起了这里的村村寨寨,往往山路的一侧是山崖,一侧就是陡壁,时不时发生的山体滚石、滑坡让出行变得异常艰难。坐在前往班老乡的车上,在山路里没转几圈,我的胃里早已经止不住地翻涌起来。我问同事:“现在手机网络这么方便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方式来普法?”但同事告诉我:“沧源懂法律的人少,识字的人也少,网上发出来的普法宣传受众太少,所以效果不好,这种面对面的普法方式虽然看似是最笨的方式,但却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几乎奔波了一上午才赶到班老乡,在活动开始前,同行的助理还和法官有一段小插曲。助理吃着法官带的沾着辣子的青芒,谈起当事人送礼的问题,原本随和的法官十分严肃地告诉她:“谁都不能收当事人的财物!”也是在之后的时间里,笔者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鲍卫忠的事迹后,才知道那天同去下乡普法的法官在十几年前刚到法院时,作为书记员跟着鲍卫忠下乡调解,直到中午才好不容易调解成功。当事人看到了饭点,便请他们吃顿饭,当书记员以为可以饱餐一顿时,鲍卫忠却婉言拒绝了。他拉着不解的书记员在一棵大树下吃起了早上从食堂带出来的冷包子。十几年过去了,看着这位已经由书记员成长为院领导的法官和她身边现在的助理,我想,在言传身教中,总有一些东西会在悠长的岁月里传承下来。

  下午活动开始后,我们尽可能多地向身边的人说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别偷渡”“不能乱砍树”“喝了酒不能开车”“不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也不能把卡借出去”,看着当地的群众质朴的眼神,笔者知道,这是身上的制服和法徽带给他们的信任,笔者在刹那间明白:在这里,真的需要面对面地去讲,人与人之间才会心连心地沟通。回去的路上下起了雨,山里也升起了雾,车子像在湍急的河里漂泊的小船,左摇右晃却一直在往前走。

  迎着朝阳去,披着弯月归,到单位时已是晚上,这是沧源法院干警普普通通的一次下乡经历,这或许也是鲍卫忠生前外出执行的日常。来到沧源的第一天,我就在摇摇晃晃爬行在山路的车子里,感受到了鲍卫忠同志在工作期间几乎跑遍沧源的村村寨寨是什么样的概念。鲍卫忠生前在执行条线多年,就是在这种颠簸的山路上外出执行进行查人找物,走在边疆阿佤山的路上,他穿过一条条山路,把一份份生效判决通过执行变成“真金白银”放进老百姓口袋。

  再做同一件事,才知道事的艰苦

  在去班老乡的路上,我们一行恰好经过营盘村。在这里暂驻时,两位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在同事介绍下,笔者才知道她们是沧源法院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她们要在村里待两年,从事乡村振兴工作。她们说盘活村里的经济其实也没有好的办法,大多是给村民介绍外出务工的渠道,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后,一到农忙时节忙不过来,两个女生常常就得顶着烈日帮村民掰玉米棒子、刨洋芋。工作上已经很辛苦了,生活上也是如此。因为平时没法回家,她们就把村委会简陋的储物间和图书室打扫出来当宿舍,没有食堂就自己做饭。正巧赶上云南的旱季,村里也断了水,她们就靠之前贮存的水来维持,不过也得亏村民时不时送点东西来。临走时,我问她们苦吗?她们却和我说用两年的时间熟悉以后要工作一辈子的地方,是值得的。

  鲍卫忠也有类似的经历,2003年3月,鲍卫忠被选派为糯良乡副乡长和坝尾村村委会副主任,从事“三农”工作,在两年的工作时间里,他踏踏实实地干了一件件实事、好事。看着坝尾村怕火又不防雨的茅草屋,他顶着各种阻力,一家一户去沟通、做工作,和党员谈、和村干部谈,最终,用自己的真心换来了群众的放心,一间间新房子建起来的同时,他还把村里道路硬化的事情沟通了下来,推荐选举了坝尾村历史上第一个妇女干部,让村里的甘蔗种植户接受了技术指导。那两年坝尾村里种的甘蔗变甜了,村民的钱包也鼓了。鲍卫忠干的一件件实事像极了多年后办结的一件件“钉子案”“骨头案”,他是用真心和耐心坚持着自己为人民群众服务和守护边疆团结稳定的初心,把一件又一件难案“磨”了下来。

  再遇同一群人,才知道心里的热爱

  在有着16万人和20多个民族的沧源县,建县六十年以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变化的背后是一代代人默默无闻一生的付出和奉献。在沧源法院一楼电梯口旁的墙上,笔者看到了鲍卫忠同志常说的那句话“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子,更是边疆的和谐稳定、民族的团结进步”。在沧源法院工作的这段时间笔者才发现,这不是一个人的话,而是一群人全身心投入的坚守。

  沧源法院几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我问一位入职不久家在外地的同事每天工作累不累,他和我说:“当然累,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节假日放假不放人是常态。虽然累但是却喜欢这里,因为在这里自己可以感到心安和温暖。”沧源法院执行局就靠一名法官和三名助理、两名书记员撑着,却将“案件零终本”的数据保持了很久,我疑惑地问执行局的罗局长这是怎么做到的?他苦笑着说:“能怎么办?千方百计地执行,穷尽措施地执行。”案子已经这么多了,而且沧源的每个村寨都已经设立诉讼服务站点了,沧源的法官还是喜欢在没有开庭的日子去下乡做矛盾排查,通过走村串户,在火塘边、在田间、在地头,在和群众拉家常的过程中了解情况,摸排矛盾纠纷隐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多日后,在《阿佤法官鲍卫忠》一书中,笔者了解到当年鲍卫忠也是这样:他总是担心外地的同事吃得不好,常常拉着外地的同事去他家里吃饭,太晚了大家索性就都在他家席地而眠;他也总是喜欢出去跑,想着自己多跑一点,群众就少跑一点;他也是经常加班到深夜,总是想着工作多做一点,其他同事就会稍微轻松一点,不承想对家人的愧疚也多了一点。

  沧源法院除了会组织一些体育运动以外,每个月的双周四晚上是固定的读书分享日,由全院的干警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审判执行实践经验。在一个周四的晚上,笔者向沧源法院的同事分享了上海法院已故的“燃灯者”邹碧华同志的故事,还讲了上海的数字法院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成果。笔者当时在心里想,等交流学习结束后,笔者也一定会把鲍卫忠的故事、沧源法院的故事带回上海。

  伟大的人都有相似的精神品格,斯人已逝,就像笔者从未见过邹碧华,但是见过他逝世后的上海法院建设一样;笔者也从未见过鲍卫忠,但是走过他曾走过的路,见过和他在做同一件事的人,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那份心里的热爱和坚守。

  (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