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司法审判融入更多民意
2024-05-08 14:56:1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叶鑫妍
 

  今年全国两会上,张军院长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保障人民陪审员履职,共参审案件117.2万件。”笔者认为,不断推动人民陪审员实质化参审,做好“公正与效率”和“民主与法治”结合文章,对持续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以及培育公民参与司法过程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确定职能定位,剔除“陪而不审”的标签。要增加覆盖面,在全面落实“双随机”选任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动态增补机制,既广泛吸纳通民情、知民意、接地气的群众,又将“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作为人民陪审员队伍的有益补充,有效均衡性别比例、学历层次、职业属性和区域分布。要严把“出入口”,常态化开展任期内资格复审工作,实现“有进有出”。要提升公信度,通过普法宣传、理论宣讲、庭审观摩等方式,增进社会各界对陪审制度的知晓关注、认同参与。

  二要提升参审质效,破解“审而不议”的问题。围绕完善庭前阅卷、法官指引、案件评议等重点环节规范人民陪审员参审程序,准确合理地把握参审案件范围,合理设置法官与人民陪审员在审理案件中的权责分工,通过数智系统建立健全个案随机抽取、工作量化考核、参审数上限动态调整等机制,全面实现人民陪审员均衡参审。借鉴地方法院的“云端陪审”、双向互评、示范培训等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人民陪审员履职能力。

  三要完善保障机制,避免“上热下冷”的现象。根据人民陪审员参审职权和履职要求,因地制宜完善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考核实施等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工作纪律、错案追究、奖惩考核等规定细则,推动形成“用流程管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格局。着力解决工陪矛盾,扎实落地落实陪审补助、人身安全保护等履职保障政策。注重培树先进典型,深化参审案例培育,进一步增强陪审员的职业尊荣感。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