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隐去央视台标的GIF动图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东京奥运会赛事节目的直播和点播,被判赔500万元;“全方位”摹仿“野格”啤酒,被判赔1000万元……2023年,北京法院坚持严格保护理念,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多起案件判赔金额超过1000万元,显著提高了侵权者的违法成本,有效提升了对故意严重侵权行为的震慑效果。
4月25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法院2023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并发布北京法院侵害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
2022年4月,北京高院发布了《关于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审理指南》。2023年,北京法院共在26件侵害知识产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较2022年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量涨幅明显。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涉及侵害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判赔金额从数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惩罚性赔偿倍数自1倍至5倍不等。
发布会上,北京高院发布了五起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据北京高院民三庭庭长张晓津介绍,这些案例呈现出案件类型多样化、总体判赔额有所提升、确定计算基数的路径更为优化、遏制故意严重侵权行为的成效进一步凸显等特点。
在“全方位”摹仿“野格”啤酒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被判赔偿1000万元。在历史文献汇编作品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案中,判决被告赔偿140万元。在以GIF动图形式向公众提供东京奥运会节目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法院在权利人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均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参照与侵权使用行为具有可比性的许可使用合同中的权利使用费,作为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判决被告赔偿500万元。“惩罚性赔偿在上述案件中的适用,对于依法惩治和震慑故意严重侵权行为,对于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晓津表示。
据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2023年,北京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0929件,审结68855件,依法审理了一批疑难复杂、新类型及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在涉“利乐”包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中,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支持当事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请求,严格依法规制垄断行为;在“强硕68”植物新品种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中,明确品种权人委托育种并回购繁殖材料的行为,不属于导致品种丧失新颖性的销售行为,保护育种者研发热情,有效激励育种创新;在某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认定导航电子地图构成图形作品,并判决被告赔偿四某图新公司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该案系适用著作权法对导航电子地图进行保护的典型案例;在涉“月光”舞蹈作品著作权纠纷申请再审审查系列案件中,认定结合了服装、妆容、道具等元素的舞者动作、姿势和表情的整体画面可以体现舞蹈作品的独创性表达,被诉静态舞蹈画面侵犯了涉案舞蹈作品的著作权,强化了对舞蹈作品的保护;在“AI文生图”著作权纠纷案中,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路径作出了积极探索。
“北京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据任雪峰介绍,针对北京法院专属管辖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第一审行政案件数量始终处于高位的情况,北京法院主动协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诉源治理,共同探索从前端加强诉源治理的路径,针对在先权利状态不稳定的案件建立“应中止尽中止”的工作机制等22项举措,2023年6月以来,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审案件月平均收案量下降23%。
针对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数量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情况,北京法院与市版权局、首都版权协会共建“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搭建全国首个版权非诉调解平台,2023年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下降53.2%。北京法院与天津、河北两地法院建立跨域统一非诉调解平台,整合调解资源,在先引导开展诉前调解,促进纠纷源头治理。
“北京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服务。”任雪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