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常山县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三级法官 王瑶
法院的工作,除了审判席上的几个小时之外,还有其他各类事务,也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就拿最基础的送达来说,无法接通、被挂电话甚至被恶语相向,皆为常态。这样的事情,我前不久就遇到过——
“不知道不知道!别再打来了!”话到嘴边还没讲出口,刚接通的电话“啪”一声就被挂断了。
放下电话,我翻阅起案件材料,是个普通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及借款本金也不多,倒是欠息累计了不少。仔细看了原告提交的借款人陈某的身份证明,心中不禁疑惑,借款人明明是男性,可刚才接电话的分明是个女性?
仔细核对后,并未拨错号码,那就剩下几种可能,要么是借款人中途更换了手机号,原先号码有了新主人,那她显然是不清楚借款这件事的;要么是借款人故意让别人接的电话,企图逃避……种种猜想,在脑海里蔓延开来。要解开疑问,还是要换个时间再联系看看。
又过了两天,我一个一个按着数字键。电话拨通的一瞬间,我当即表明了身份。对方没有当即挂断,但还是不太友善地回复道:“没钱还!”
第二次被挂断电话,虽然还是没联系上真正的借款人,但起码说明接电话的人和借款人是认识的,知道借款这回事。确认了这一点后,我又开始猜想为何对方态度如此强硬?最有可能的就是负债累累,无力偿还案涉借款。既然两人共用一个手机号,说明双方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没准再问问就能联系到借款人本人。
随即,我在办案系统上搜索了被告的关联案件,突然看到一个显眼的案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基于以往的工作经验,心中大概明白了几分。
隔了一天,我又拨通了那个电话号码,小心地询问:“陈某现在人怎么样?”
对方愣了一下,随即冷冷地说道:“能怎么样呢?我也吃不消管他了。实在不行,你们把他抓去坐牢算了。”伴随着一阵隐隐约约的抽泣声,电话被第三次挂断了。
直觉判断,借款人应该和她在一起。为搞清楚事情真相,我和调解团队一起去被告登记的住所地进一步了解情况。
正如我们之前的猜测,电话那头的人正是陈某的妻子。看着来到现场了解情况的我们,她的态度也逐渐软化。慢慢地,她开口向我们道出了内心的苦楚。
原来,几年前,陈某因生意经营需要向银行贷款三万元,两夫妻起早贪黑贩卖时令蔬菜,虽然辛苦,但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可就在全家人燃起希望的时候,在一个晚归的途中,陈某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为了筹措医疗费,陈某妻子卖掉了用以维持生计的面包车,这两年一直陪着陈某治疗,因为治疗没有终结,交通事故赔偿也没有完全到位,所以一直未能归还银行欠款。
“长年累月的陪伴治疗让我精疲力尽、心情烦躁,所以之前才会几次挂掉电话。没想到你们竟然上门了解情况、倾听我们的烦恼。”当天下午,我们离开后,陈某妻子主动回了电话:“我们并不是想赖账,只是目前确实无力偿还。但只要交通事故赔偿款到位,我们一定会马上还款,希望你们能帮帮忙,让银行在还款时间上予以宽限。”
我向银行代理人说明了情况,最终,银行在还款时间和利率方面进行了让步,该案顺利调解结案。
从一开始的避而不谈到后来的真诚倾述,想不到,这起被挂断三次电话的案件,最后还是调解成功了,也期待陈某能够早日结束治疗、恢复健康,一家人的生活能够回归正轨。
从最原始的走村入户上门送达,慢慢到现在的智能化送达,人民法院在送达上花费的时间得到极大压缩。但在办案过程中,我常常还是会打电话联系当事人,或是确认当事人是否更换了联系方式或者住处,或是向其了解具体情况、倾听其内心的困惑烦恼和真实诉求,要是能够寻求到双方当事人的平衡点,实现庭前调解,那就再好不过了。
(王 瑶/口述 聂菁 周凌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