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活”兼具,这才是大家爱看的普法剧
——《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纪实普法动漫成功的背后
2024-02-06 08:57:5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孙航
 

  2023年底,一部普法动漫的问世,再一次引发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关注和热议。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推出《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纪实普法动漫,以4位人民法官审理的涉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为素材,还原了4个案件的情节全貌、庭审细节、裁判结果。动漫片通过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借助青少年喜欢的表现形式,配合通俗易懂的法律解释,刚开播便登上网络热搜,截至目前超过2亿人次观看。

  这部简短的普法片为什么能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好评?它的成功又给予我们哪些启示?也许,答案就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深”“活”兼具的普法方式之中。

  真实的故事搭配好看的动漫

  “希望你能好好改过,我不希望将来在被告人席上再看到你。”

  面对未成年人审判庭上的花季女生徐璐瑶,审判长语重心长地说。

  在这起校园霸凌案件中,由于徐璐瑶的施暴行为导致受害女生杨小洁身心崩溃,无法正常生活学习。而施暴者徐璐瑶却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法庭依法对徐璐瑶判处了相应的刑罚。

  这是《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中的一幕,也是故事里审判长的原型——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庭长李娜至今难以忘怀的一次审判。

  类似的案件并不罕见。近年来,校园欺凌案件频发,从暴力殴打到语言辱骂,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与成长造成巨大伤害。“徐璐瑶与杨小洁”的故事,再一次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发生在未成年人身边的校园欺凌事件。

  “真实”,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普法故事越是贴近民生,人民群众越容易从中学习法律法规,体会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

  《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细致再现了教育感化罪错未成年人案、未成年人受侵害案、校园霸凌案、教师猥亵男童案等四个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庭审现场,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真实案件,通过新颖的动漫形式呈现,时间不长却处处精细。

  “四个案例取自我们身边的故事,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加深观众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以及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的理解。”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江陵县疾控中心国家血防基地办主任李霞这样评价。

  “动漫故事改编自真实的案例,故事情节生动,对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案件审理过程的描写具有丰富的现实基础,仿佛能够看到故事里的徐璐瑶、杨小洁就在我们身边。”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看来,正是因为故事真实、可信、生动,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反思,更加凸显了这部普法动漫的教育意义。

  除了引人入胜的剧情,动漫片活泼青春的气息,让原本严肃、枯燥、晦涩的法律科普“轻装上阵”,让案件背后的法律知识走出法庭,走到孩子、家长和老师们中间。

  “我是一名法治副校长……”每个故事的结尾,一位身着法袍的法官动漫人物与观众面对面,解析案件、讲解法律,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与观众交流,将有关少年审判的知识娓娓道来。

  讲述故事的同时寓教于乐,《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法治观念,让法治精神的滋养润物细无声。

  “以动漫的形式讲述真实案件,用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普及宣传有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法律知识和司法举措,引导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这才是孩子们爱看的普法剧。”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天亮建议,在校园里大力推广这部动漫,让学生、老师、家长一同学法,共同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群“有温度”的执法者

  留守女孩小雨因为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心理无法得到有效疏导,将怨气发泄在堂弟身上,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

  这是《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中的另一个故事。

  法官陈海仪没有一判了之,在法庭外耐心做了大量工作,帮助家庭和解、帮助小雨改过自新。从14到22岁,陈海仪持续跟踪帮教了8年,陪伴小雨走出阴霾,重新开启新的人生。

  “在这部动漫中,我看到了少年审判法官春风化雨的工作作风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在广东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委员会主任张欣华看来,陈海仪是新时代少年审判法官的代表,他们陪伴在遇到问题的少年身边,在司法审判中践行着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把教育、感化、挽救的理念融入少年审判工作中。

  一声声“法官妈妈”“法官爸爸”,喊出了无数少审法官最动人的名字。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审法官则是“有温度”的执法者。他们不但要有专业的审判能力,还要有大爱之心,要在每一个案件办理中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通过4位少审女法官的视角,还原了案件背后的故事,揭示了未成年人伤害或受侵害背后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审判法官的专业能力和铁骨柔情。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长期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陪伴和教育,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法律问题,我很高兴看到最高人民法院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的司法保护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动漫片中,陈海仪法官审理留守儿童小雨的案件,不仅让我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公正,更让我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杨恒俊说。

  “通过《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公众对少年审判法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在男教师猥亵男童案中,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少年司法专委会主任宋英辉看到,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守护人,少年审判法官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查明案件事实,也在深入思索如何给予未成年人最有效、最全面的保护,及时发现风险点,抓前端、治未病,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产生。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

  纵观少年审判40年发展历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仅关乎一个孩子的未来,也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校园霸凌行为的背后,反映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薄。”李娜审理的校园霸凌案件,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万立意识到当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惩治,仍然存在短板。

  学校和家长对校园欺凌认识不足,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没有对未成年人“防”“反”校园欺凌形成正确的引导等问题,为犯罪少年的父母和学校敲响了警钟。

  《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真实反映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存在的问题,引发大家对如何加强法治教育、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深思,呼吁全社会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案例所特有的警示教育意义,在这部以案说法的动漫片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次看到一些本该在校园里读书的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我都深感痛心。”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警务技术一级主任吴微微时常在想,如果普法教育能够再靠前一些,防患于未然,那孩子们就会少走一些弯路。《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这正是她一直期待着的普法教育片。

  “这部动漫能让许多未成年人从中学习到哪些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承担多重的法律责任,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也有利于未成年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倡导家校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行动,织密织牢未成年人的保护网。”吴微微说。

  “这部动漫给教育工作者也敲响了警钟,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家庭、学校、司法保护协同配合。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才能更有力度。”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樊董伟更加关注校园霸凌案件。

  对于进一步加强德育、法治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樊董伟希望人民法院能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与学校一起,共同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源头上减少校园霸凌案件的发生。

  “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共筑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火墙’,给孩子们打造安全健康成长的摇篮。”樊董伟说。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