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一定不能放在那里,要时不时地“戳”一下
2023-12-27 10:03:4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刘学芹
 

  助理婉婉说:小L那个案子要撤诉。

  没有想象中长舒一口气的欣喜,我只觉本应如此。

  这个案子,已经记不清多少次电话沟通,也有多少次想放弃,但庆幸还是坚持了下来。

  如果说庭上的调解就像一团由无数思路和话语缠绕成的乱七八糟的线球,你得找到最开始的点,才能捋着线头一点一点往外抽。

  那这个案子的调解,就是一条又窄又长中间还实现了180度转弯的满是水草的小河。我所做的,就是拨开那些水草,撑橹向前。

意愿:调解总会有曲折

  小L经营一家民宿,通过广告承租了被告公司早年间与当地农工商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的房屋。现在,原房主不让小L经营了。

  于是,为了维护权益,小L只能起诉被告公司解除合同、赔偿损失。

  第一次开庭结束后,小L和被告公司的员工分别找到我,表明了想调解的意愿。

  涉及公司的案子,调解总会有一点曲折——代理人不敢在调解过程中拍板,得经过汇报加请示才能给结果。

  等待,也让心弦顿时松了一半,暂时可以将卷宗“束之高阁”。事实证明,松了一半,就真的松了。案子一定不能放在那里,要时不时地戳一下。尤其庭外调解的案子,通常是催一下动一下,不催就不动。

谈判:“翻山越岭”找合意

  组织人员、协调时间、遥控指挥、跟进后续谈判结果、总结经验教训......这个案子组织了三轮谈判。

  第一轮谈完,双方差距太大。

  小L特别激动,说调解的底线是六百多万。这远远超出他起诉书中要求的四百多万请求。

  而后,小L的律师跟我交了底。我掂量了一下,准备给双方组织第二轮谈判。

  为什么双方不自己组织呢?别问,问就是谈判策略。反正我话多,与当事人聊天,也好找到合意点。

  中间,我还将小L本人叫到法庭,跟他分析调解不成将可能面临的诉讼程序和审理走向,包括动产、不动产鉴定,以及主张的安装管道的工程造价等等。

  小L看着块头挺大,也是个老实人,走的时候一个劲儿地跟我表达惭愧和感激。

  第二轮谈判,还算顺利。

  虽不再是对立,但双方还是在不同的两条路上奔驰,对赔偿损失的数额,各有意见。总结完谈判情况,我问被告公司,赔偿损失这条路堵住了,你们有别的方案吗?

  “我们本来想把合同履行完,小L不干啊。我们是真心想调解,但让我们出钱是不可能的。300万、500万,具体金额没人敢定啊。”

  耳朵听着,心里涌着“辛辛苦苦小半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失落。

  双方不想评估,但都急切地想调解。

  调解不怕“僵局”。A.B.C.D,上山下河......只要你敢提方案,我就可以挨个试一遍。

  “合同履行的最大障碍来自案外人原房主。那有没有可能双方拿出一部分租金给他,双赢变三赢,租赁合同继续履行,房子物尽其用,彼此损失以其他方式分担?”我调整好心态,继续翻山,争取完成双方的调解心愿。

  小L对民宿投入很大,装修贬值是个大问题。我把这些细节,桩桩件件告诉了小L,一遍不懂来两遍。

  小L说,“您说的这情况,律师也给我分析了,我再回去考虑两天。”

言欢:物尽其用

  第三次谈判,非常顺利。

  几天后,小L的律师来找我,说小L想继续履行,希望我给被告公司打电话,再调解一下。

  明白!一次成功的调解,必须得在最需要法官的时候积极顶上。

  我立即给被告公司打电话,说小L同意继续履行,具体细节双方可以另行协商。

  方向确定了,路还不好修吗?但有的路修起来还真不容易。在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商榷中,最终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

  瞧,锲而不舍的劲头和苦口婆心的沟通绝对是一次成功调解必不可少的技能。

  小L撤诉了。

  双方达成的所有调解意见都以小L在原先场地继续经营为前提。

  小L的民宿又可以继续开下去了。

  心语

  回翻卷宗的时候,可能只会看到我曾经开过庭,看到我出了的撤诉裁定。所有我打过的电话,谈过的话,做过的调解努力,都随着小L的撤诉而消失在了卷宗之外。

  但当小L某天坐在他的民宿里仰望星空感慨人生的时候,也许有那么一秒钟,他会想起曾经有个人噼里啪啦地跟他说过那么多话。

  当他回忆自己坐在谈判桌前的时候,也许有那么一刹那,会想到为了达成他和平解决纠纷的愿望,曾经有个法官左手牵着他右手拉着被告公司,艰难地给他们寻找可能的出路。

  每次调解,法官总能事中周旋隐而不显,事后功成身退,最后与当事人相忘于江湖。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谭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