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繁星 追光而行
——记福建省永泰县人民法院大洋法庭庭长杨洁
2023-10-16 08:59:0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詹旋江 尹婕
 

3大图.jpg

4大图.jpg

杨洁(左二)回访案件当事人,耐心解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

5大图.jpg  杨洁在茶山茶园实地走访调查。

6大图.jpg

杨洁(左四)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下乡送法活动。


  2023年7月2日上午,在被称为永泰屋脊的福建省永泰县人民法院大洋法庭,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穿过法庭审判大楼2层角落的一个窗户,洒落在一间小办公室的几盆建兰上。

  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却无暇享受这惬意时光,她正在电脑上录写法律文书。

  她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法院系统办案能手……

  有人说她心有热爱,韧性前行,秉公执法;有人说她法眼仁心,情法辉映,坚守正义;也有人说她中规中矩,有股“傻气”……但群众对她的评价却很简单——她是个心怀大爱、融情于法的好法官。

  她就是永泰法院大洋法庭庭长杨洁。

  以学当先 追求法治梦想

  月光如水,晚风送爽。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在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村头的一栋木屋门口,一个6岁的小女孩正聚精会神地听母亲讲“包公办案”的故事。小女孩听完后觉得不过瘾,又要求母亲再讲一遍,母亲只好重复了一遍。

  小女孩听完后,又提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母亲没有思想准备,不知道如何回答。小女孩委屈地哭了,母亲答应给她买《赵广汉传》《宋史翼》,小女孩才破涕为笑。这个从小爱听办案故事的小女孩就是杨洁。

  书籍在她懵懂的心灵里打开了一扇窗,明媚的阳光照射进来,让杨洁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她一有时间就躲到楼上放书的小房间,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知识的营养,她因此多了一个“小才女”的美誉。

  在上初一那年,杨洁就耳闻目睹了一起叔侄之间因为林木归属等问题发生纷争的事件,双方对簿公堂。承办法官很认真,不厌其烦地把法律规定翻译成当地的方言土话,让双方当事人听得明白,法官还耐心地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最终案子圆满解决,叔侄之间也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杨洁说,经过这个事,她深切体会到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同时,真情是世上最温暖的东西,可以融冰化雪,定分止争。从此,法律的种子在她的心中深埋,并生根发芽。

  2004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本科毕业的杨洁成功考到了福建省女子监狱。她怀揣着当法官的梦想,通过了司法考试,后调回家乡永泰法院成为一名法警。2011年,她成为书记员。

  人生两件宝,学习和思考。在永泰法院,杨洁爱好学习是出了名的,她秉承“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与“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的理念,常常把茶余饭后、出差坐车的点滴时间用来学习。有些人认为,作为一名法官,只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熟悉并用好法律法条,就能够实现公平正义,杨洁并不苟同。她认为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因此不论是法律业务、科技文化还是心理学、文学,只要与审判业务有关的书,她都广泛涉猎,以弥补自己的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书柜上、飘窗下、床屉里,各式书籍琳琅满目。在她600余册的藏书中,大多数书都可见杨洁用笔密密匝匝记录着的痕迹。她还虚心向周围有专长的人学习,包括律师、当事人。在杨洁看来,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更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她觉得读书是法官坚定信仰、砥砺德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而修养的形成,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进步。

  杨洁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了她这些年来办理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心得体会,她结合这些体会撰写论文在《福建审判》《闽都法官》等刊物上发表。2018年,杨洁因其精湛的审判业务水平被评为福建省福州市法院系统办案能手。

  “法槌铿锵,誓言铮铮,她心中牢记的是初心使命。巧思明辨,柔情善断,她倾力维护的是公平正义。”大洋法庭法官岳脉这样评价杨洁。

  情法辉映 用心疏解心结

  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本没有寒冷,只是缺少热量;世界上本没有黑暗,只是缺少光线;世界上本没有冷酷,只是缺少爱。”杨洁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总是孜孜不倦在寻找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感情,通过唤醒这些情意,化解矛盾纠纷。

  不久前,杨洁接到一个棘手的案件:林某与吴某经村里的媒人介绍认识,短暂交往后,即按农村习俗举办订婚仪式。男方林某诉称在订婚仪式上交给女方吴某及其父母彩礼13.3万元。后因与女方性格不合,男方要求退婚并要求女方及其母亲返还全部彩礼。女方坚决否认收到这么多彩礼,称彩礼都是她死去的父亲收的,钱也是她死去的父亲花的,她和她母亲没收到钱,故一分钱都不同意返还。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如果为了省心省力,杨洁完全可以一判了之。但这极易使矛盾激化,问题升级,甚至积小怨、成大仇。为此,她想方设法找到法、理、情的最佳结合点,耐心地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浇树要浇根,调解要调心。”很多民事案件并不是黑与白、是与非的简单冲突,而是包含着当事人的情感纠葛。杨洁相信只要成功唤起人间真情,一切是非恩怨都会烟消云散。在经过长时间唠嗑式调解后,杨洁不但拉近了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还了解到了纠纷症结所在,即男方其实要的就是对方的一个态度。杨洁在走访中了解到,女方的父亲生前曾在其亲朋好友面前夸赞男方为人踏实,值得托付,且女方在经过杨洁对这个案件的释法说理后也愿意返还部分彩礼。男方获悉情况后,在杨洁的劝说下心结被打开,最终同意女方分期返还5万元彩礼。

  “农村有句俗话,一代官司三代仇。村民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打官司的。法官要用耐心拉近当事人的距离,用公心走进当事人的心里,真心真情化解纠纷,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杨洁说。

  为抓住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牛鼻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杨洁结合实际依托调解工作室和巡回办案点等,探索了“六步调解工作法”,即问缘由、听意见、释法理、找共情、巧借力、促双赢,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她的调解工作法给法庭工作注入了活力,收到了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的效果。近年来,杨洁参与化解各类纠纷1600余起,调撤各类案件900余件。与杨洁接触过的当事人都说:“案件交到杨法官手里,我们放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矛盾起因愈发复杂多元,大洋法庭将探索在司法过程中引入心理咨询干预机制,构建‘法官+心理咨询师’的调解新格局。”杨洁说。

  智慧赋能 纾民困解民忧

  众所周知,基层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在群众的司法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完善基层法庭信息化建设显得更加重要。

  何某与张某长期分居,感情破裂,何某遂向大洋法庭提起诉讼,要求与关押在青海西宁监狱的丈夫张某离婚。杨洁积极与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宁监狱对接,邮寄相应诉讼材料,经协助沟通,双方当事人同意进行线上调解。该案通过“云庭审”平台实现了大洋法庭端与西宁监狱端跨越了2000余公里的连线,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意离婚。

  杨洁认为,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增强司法能力、加强法庭管理、推进司法公开、拓宽群众参与、沟通社情民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水平应用。

  如何努力实现“线下一次办好”“线上一网通办”,让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感受法庭工作的温度,一直是杨洁工作的目标。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节约诉讼成本,更需要借助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解决便民利民问题。为此,在永泰法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杨洁想方设法构建“全流程”线上诉讼,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微法院跨域立案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法院送达综合平台等,实现法庭网上立案、缴费、开庭、调解、送达、退费等诉讼全流程办理。另一方面,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实行随案同步生成电子卷宗,全流程文书通过线上文印中心签章,让群众对“互联网+法庭”的工作模式有了新感受、新体验。

  “大洋法庭吗?我想起诉,张某某欠钱不还,但是我人在外地,要怎么起诉……”今年6月25日,法庭周末的值班电话中当事人焦急地询问。“你可以通过我们的在线服务平台或者移动微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证据……”杨洁耐心地回答。

  “原来办理一件普通案件往往要跑很多次,现在像立案、缴费、交相关材料、阅卷等大部分业务都能在网上办理,有效降低了律师与当事人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我们真心给大洋法庭点赞,给杨洁庭长点赞。”近日,律师吴浩在大洋法庭立案窗口高兴地说。

  据了解,自从人民法院的线上服务平台启用以来,大洋法庭已经有500余个案件通过线上平台办理,打破了时间、空间对群众诉讼活动的限制,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福州市人大代表张秀云对杨洁用信息化“点亮”法庭的做法表示称赞。

  “下一步,我们打算通过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实现智能化办案的全新审判模式,从而让法官专注于案情的分析和裁判,把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交给软件来处理,提升法官办案效率。”杨洁说。

  躬身笃行 护航乡村振兴

  “杨法官,我的茶叶加工厂遇到了纠纷,想请教你有关法律规定……”

  “我是茶农,别人欠我钱不还,该怎么起诉……”

  近日,在“助力茶企发展普法宣传”活动现场,气氛异常热烈,群众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天色渐暗,但茶农们的提问热情却丝毫未减。像这样深入村庄、田间、地头普法,杨洁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普法宣传是推进诉源治理的一项重要方式。“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为此,针对大洋镇高山茶“香浓、味醇、汤清、色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载体的特点,杨洁通过“案例+法条”的方式,讲解群众普遍关注的法律知识,并当场“把脉问诊”,为群众提供了“订单式”的法律服务,实现工作重心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延伸。

  深入田间地头、农户院落是很辛苦的,但在杨洁看来,这种普法方式拉近了法庭与群众的距离,是一次生动的法治实践,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为进一步加强对茶业茶农的司法保护力度,杨洁联合生态庭推动司法资源下沉,建立“一茶企一法官”工作机制,牵头打造特色“茶香法庭”,对重大涉茶企案件坚持“快受理、快审查、快审理、快执行”原则,以法治助力书写茶文章。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杨洁送法下乡16次,发放普法资料1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问题200余个,有效避免80余起纠纷进入诉讼程序……数字有限,情怀无限。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她脚下沾过的泥土早已沉淀成真情,深刻诠释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本色。

  为强化综合管理,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杨洁坚持发挥乡镇网格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实现信息第一时间互通、任务第一时间到达、情况第一时间反馈。同时,大力构建起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民委员会等多方联动的多元共治平台,推进解纷力量下沉,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做好社会稳定的第一道“守门员”。此外,她还定期对法庭受理的案件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审判中发现的趋势性问题进行梳理,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社会治理水平和整体风险防控能力的提高,走出了一条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路子。

  修身律己 守好廉洁之本

  “廉洁”一词,《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兮”之诗。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公生明、廉生威”,只有清正廉明的法官才能成为民众信赖的裁判者和法律尊严的维护者。每周廉政例会,作为庭长的杨洁都不厌其烦地教育干警要算好“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算好“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算好“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算好“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算好“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算好“自由账”,不要身陷牢狱;算好“健康账”,不要身心交瘁。

  多年的办案经历让她深深地感悟到:法官的作风是司法公信的生命线;只有以廉为镜,常修司法为民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做到不贪不惰弘正气,无私无畏护法威。

  曾经有一起原告鄢某起诉被告黄某的合同纠纷案,该案被告通过杨洁的亲戚找到了杨洁,希望杨洁能在案件审理中给予关照,并且承诺“事后会表示感谢”。然而杨洁不为所动,当场严正拒绝。杨洁依照事实证据、遵循法律条文,最终判处被告败诉。

  律师张伟说:“在法庭上,我们打过多次交道,她向来与律师之间都是一种‘新、亲、清’的良性互动关系。”

  杨洁说,父亲专门给她讲了一个古人清正廉洁的故事:东汉时期有个叫时苗的人,被任命到寿春县当县官时,骑着自家母牛去上任。一年后,时苗离任准备返乡,此时母牛已产下一头小牛犊,时苗只把母牛骑走,却把小牛犊留了下来。对此有人不解,他对当地百姓解释说,我来时只带来母牛,并无这个牛犊,小牛犊吃了这里的草,喝了这里的水,理应留给寿春百姓。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两袖清风的县官,把小牛犊饮水的池塘命名为“留犊池”,还建有一处“留犊祠”以纪念时苗。

  这个爱听故事的女孩已全然明白老父亲的良苦用心。

  在单位里,杨洁也耳濡目染了许多老法官认法不认情、认理不认人的感人事迹,更加坚定了自己坚持司法廉洁的信念。她时时提醒自己:绝不能让污泥浊水玷污国徽和天平。

  不仅如此,她还跟家人约法三章:不能答应亲戚朋友有关案件的请托,不能收受案件说情人的礼物,不能让案件当事人进家门。

  曾经有个律师事务所仰慕杨洁的人格和能力,想出高薪让她转行当律师。杨洁却婉言谢绝道:“当律师也许能让我经济上更富足,但粗茶淡饭让我更踏实。”

  杨洁坦言:“父母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虽然他们没有多少文化,懂得也不算多,但从小到大,他们对我要求一直很严格。我现在成为庭长了,父母还常常打电话提醒我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甚至有时我上网买了一个化妆品,他们也要追问是不是当事人送的,直到弄清来龙去脉,他们才放心。”

  “只要人民需要,路再长也要走;只要人民需要,山再高也要攀。”许多人爱称杨洁为“百姓的贴心法官”。这不仅因为她坚持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坚持办好案、办细案,确保案件经得起法律、事实和历史的检验,更因为她的人生舞台不在觥筹交错的酒桌上,不在七彩斑斓的霓虹下,只在庄严的法庭之上,只在高悬的国徽之下,只在清脆的法槌声中……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解纷驿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密切法院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重要作用的关键载体。作为人民法庭的庭长,我将找准法庭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积极推动建立诉源治理工作大格局;进一步强化诉前调解队伍建设,以打造“枫桥式法庭”为依托,发挥网格团队、片区民警、村主任等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以组织共建助力实事共办、难题共解、诉源共治。在办案的同时,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老百姓村口家门,打造好群众门前的“解纷驿站”。

  【手 记】

  法官身子沉下去 法院公信升上来

  采访杨洁之后,笔者对她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一生职业追求的为民情怀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法官在重视程序正义的同时,更要以矛盾纠纷的化解为终极目标。不论是作为一名书记员、审判员,还是作为庭长,杨洁每天奔走在为群众定分止争、排忧解难、耐心说法、化解矛盾的第一线。15年来,杨洁不为名,不图利,笑对村民群众,善处家长里短,坚持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方式、理解得了的法理、接受得了的道理办案,审理的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杨洁说,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纠纷,如果冷冰冰地依法办事,一判了之,就有可能导致矛盾纠纷进一步恶化。因此,她注重在“早”字上赢先机,从立案开始,引导当事人走理性、合法解决问题的途径;注重在“实”字上下功夫,把案结事了的要求贯穿办案全过程;注重在“防”字上求突破,建立健全审判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矛盾激烈的案件防范在先,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法官身子沉下去,法院公信升上来。对已经审结的案件,杨洁还注重判后引导,积极回访,贴近实际,解决问题,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