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畔,翠屏山下,坐落着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翠屏人民法庭。这里,有一群年轻干警,她们的平均年龄才29岁,已先后荣获“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9项国家级荣誉。近日,记者走进翠屏法庭,走近这些可爱的年轻干警——
“四朵金花”,一样情怀
2023-09-18 09:30:2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洋 樵蓉
 

  王啟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法官,我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务必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光和热。

  方鸿雁:我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审判业务水平,维护法律尊严,倾力传递司法温度,争做有思想、有品位、有责任、有能力、有业绩的“五有”法官!

  李燕宇:我将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履职尽责,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法律有温度,让司法有温情。  杨自意: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法院干警,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充分发挥青年敢于担当的魄力和善于作为的优势,敏而好学、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王啟芳:爱哭的“80后”

  高挑的身材,小麦色的肤色,笑起来眼睛弯成小月牙,嘴角还荡漾着两个小酒窝……初见王啟芳,这个翠屏法庭新晋的“80后”“掌门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邻家大姐姐,亲和力十足。

  1987年,王啟芳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区,受律政剧影响,高考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法学专业,并于2006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

  “你一个江津妹子,怎么离乡背井来到260公里外的忠县工作?”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啟芳莞尔一笑:“为了杜绝人情案、关系案啊!”原来,读大学时,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王啟芳总能在课上听到老师讲解“人情案”“关系案”对司法公正造成的巨大危害,公平正义的种子逐渐在她心里发芽,就连实习也刻意没去家乡的法院。

  2010年,大学毕业后,为了远离“七大姑八大姨”,王啟芳考入了忠县人民法院。

  初来乍到,王啟芳偷偷抹了好几回眼泪。“那会儿觉得人生地不熟,特别想家。”她说,下班后,看着窗外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为自己点亮,每每触景生情,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有一次落泪,王啟芳印象特别深刻,是被当事人“气”哭的。

  那是一起邻里纠纷,双方当事人都已年近六旬,却还经常因为琐事互殴,甚至闹到了法庭。王啟芳作为书记员,协助法官调解这个案件。

  “赵大爷,先动手打人是不对的……”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你一个小姑娘,懂个啥,一边去。”还没等王啟芳说完,赵大爷就爆发了,指着她的额头说,“你是不是收了被告秦老头的好处费?去把你们庭长喊来,给我说清楚。”

  初出茅庐的王啟芳哪见过这阵仗,只得借故离开了调解室。走到洗手间拧开水龙头,和着哗哗的水声,她委屈地哭了。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案子,当事人有情绪,发泄出来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我们不能跟当事人计较。”在同事刘秋菊的安慰下,王啟芳很快平复了情绪,回到调解室,继续做调解工作。

  在法庭待久了,王啟芳也经常因为感动而流下泪水。

  一次,王啟芳带着书记员龚骏驱车外出巡回办案,天下着蒙蒙细雨,在一条未硬化的村道上,右侧车身滑到了沟里,附近的村民看到后自发赶过来帮忙推车。

  王啟芳和龚骏正要下去推车,没想到乡亲们却说:“你们两个妹娃子就坐在车最后一排,压重。”最终,十几位乡亲,双腿或蹬着石子路面,或斜撑在堡坎上,终于将车子推了出来。

  此时,看着乡亲们满身泥浆,王啟芳的眼圈红了:“我们当法官的,唯有办好每一起案件,才对得起乡亲们的深情。”

  2020年,王啟芳承办了一起两姐妹起诉父亲支付抚养费的纠纷。翻阅卷宗时,两封字迹有些稚嫩的信件映入眼帘:“因为比姐姐放学早,我只好自己先回家。但每次都因为害怕,走着走着就跑了起来……”

  原来,两年前,女孩们的母亲因病撒手人寰,她们的父亲在母亲去世前就已不见踪影。母亲生前为了尽力给予姐妹俩正常的生活,选择了一份工资较高但离家较远的工作,因此没办法接姐妹俩放学。

  看着卷宗里稚嫩的笔迹,王啟芳的脑海中一遍遍闪现着:漆黑的夜里,一个小女孩背着沉重的书包,在昏暗的大街奔跑……眼泪模糊了王啟芳的双眼。

  而后,女孩的母亲被查出脑中有一颗肿瘤,已经压迫神经,母女三人盼着孩子的父亲能回来。打电话过去,孩子父亲承诺回来,但终究没回。最终,女孩的母亲走了。

  小女儿在日记中写道:“有一天夜里打雷了,姐姐还没回家,我害怕极了,喊了两声妈妈,可没人回答。妈妈已经不在了,不可能回来了,我躲在被子里失声痛哭……”读到这里,王啟芳泪流满面。

  庭审中,王啟芳用“法官妈妈”的温柔,抚慰着两颗受尽苦难的心,以最快速度判决支持了女孩们要求父亲每月支付800元抚养费的诉讼请求。判后回访中,她向女孩们告知了强制执行的救济途径,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真心希望她们能够告别孤独漆黑的夜晚,在阳光下快乐奔跑!”王啟芳说。

  扎根法庭13年来,王啟芳一路从“忠县法院办案能手”“忠县三八红旗手”,成长为“重庆法院系统先进个人”“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她像一名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慢慢释放着力量,自如掌控着节奏,直至冲向最后的终点。每一步,都闪着光……

  2023年5月,王啟芳被任命为翠屏法庭庭长。

  “我要传承好法庭的为民情怀,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这个年轻、有活力的团队走得更远。”王啟芳说道。

  方鸿雁:记忆中那碗米米茶

  站在法庭的顶楼,方鸿雁望向苍翠的后花园,思绪回到了11年前。

  2012年,她进入忠县法院工作的第一站就是翠屏法庭,那时她一脸稚嫩,青春无忧。

  再回来,已是9年后,成熟的方鸿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2021年,听说要调回翠屏法庭工作时,方鸿雁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娃儿爸爸在派出所,长期不回家,大娃刚上一年级,二娃才7个月,这两个娃儿你们都不打算管了?要不你去跟领导说说,让二娃大点了再去法庭?”

  方鸿雁没有遵照母亲的意愿去请求“关照”,因为她觉得那更像个“逃兵”。更重要的是,记忆深处那碗米米茶,是她难以割舍的情感。

  2015年的冬天,担任代理审判员的方鸿雁,承办了一起物权纠纷,虽已开庭审理,她还是觉得要看看现场再下判决。

  到了现场,她迅速拿起尺子对土地占用面积、墙壁损害等进行实地勘验。

  勘验结束,方鸿雁又组织双方协商,成功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侵权一方自愿赔偿8000元。

  她正准备起身回庭,一位大姐端着大瓷碗快步走来,笑意盈盈道:“来,喝点开水。”

  走近了瞧,只见那碗里飘着白白的米粒儿,还卧着两个荷包蛋,方鸿雁突然不知所措。

  大姐好像看出了她的心思:“莫不好意思,大冬天的,仰(方言:您)们办案辛苦啦!这是我们自家做的米米茶。”

  这碗米米茶,是人民群众质朴情感的表达,更是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可和肯定,让方鸿雁在感动的同时,更明白了肩上的重任。

  回到法庭,跟群众直接打交道的时候,米米茶的香味也常常萦绕她的脑海。

  “再棘手的案子,方法官都能调解下来。”说起方鸿雁,书记员黄芮的语气里满是崇拜。

  棘手的案子,张强和李花的离婚案算一个。

  张强婚后经常对李花实施家暴,李花因为儿子张冬一直忍耐。张冬7岁那年,李花终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再无音信。2023年,李花将张强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

  由于父亲张强一字不识,19岁、读高三的张冬成了父亲的代理人。

  “为什么扔下我?”“哪个家里不发生矛盾,为什么不回来?”庭审中,作为代理人的张冬,将这些年对母亲的怨恨一股脑抛出。而李花的陈述里满是道歉和无奈。

  高考是孩子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方鸿雁意识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离婚案,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十月怀胎母受苦、深夜儿睡娘不睡。无论如何,母亲对你都有生养之恩。”方鸿雁开始运用《家和谣》中“父母篇”相关内容,引导张冬放下芥蒂、打开心结。

  这个《家和谣》,是翠屏法庭干警从父母、子女、兄弟、夫妻、妯娌、婆媳关系入手而创作的劝和歌谣。干警们还以朋友关系、邻里关系为蓝本创作了《和谐歌》,以民间俗语整理成《劝和谣》,成了修复亲人破损关系的“法宝”。

  随后,方鸿雁又带着张冬来到法庭的心理咨询室,由驻庭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方鸿雁则坐在咨询室隔壁,为张冬写起了“劝导信”:“孩子,无论你的母亲是否在你身边,她都是爱你的。”“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准备参加高考,走好人生关键一步……”

  通过方鸿雁的努力,张强和李花达成离婚协议,李花自愿支付张冬生活费至其大学毕业。母子俩终于解开了心结,并互加了微信,含泪紧紧拥抱在一起。

  “法庭办理的多为家长里短的小案件,但对涉案人及其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要以‘如我在诉’理念,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才能拉近我们和老百姓的距离。”方鸿雁说。

  李燕宇:大山姑娘的三次选择

  1994年秋天,李燕宇出生在忠县乌杨街道的一个小山村里。看着父母每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李燕宇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命运,走出小山村。

  站在命运的路口,李燕宇选择了发奋读书。

  她每天早早起床,学英语背课文。同龄人摸鱼抓鸟跳绳,她安静地看书写字思考。日复一日,李燕宇逐渐成了全村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2013年,李燕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南政法大学,青春正好,学习为伴,羽翼逐渐丰满。

  大学毕业那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李燕宇又面临选择。

  “好不容易从村里考出去,一定要想办法留在大城市。”父亲对女儿的未来满怀期许。

  这一次,李燕宇的选择让人出乎意料,她选择回到家乡:“作为忠县妹子,我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

  2017年,她如愿考入了忠县法院。

  初入职场,李燕宇从最基础的活干起,无论是记笔录、调查、证据交换,还是送达、整理档案等,她都满腔热情,但有时还是有点懵,觉得法庭上原告、被告说得都有理。为此,她虚心请教,向身边的老法官学习“真本领”“硬功夫”,在商事审判领域深耕细作。

  2023年3月,李燕宇听说翠屏法庭缺少法官助理,对商事审判驾轻就熟的她,主动申请到基层法庭锻炼。

  “我深深地爱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李燕宇说。面对人生路口的第三次抉择,出生在翠屏法庭辖区一个小山村的她,选择回到了梦想启程的地方。

  到法庭第三天,李燕宇就接到了王啟芳指派的任务:“我临时有会议要参加,有一个相邻权纠纷案,你去调解一下。”

  “没问题。”李燕宇回答得干脆响亮。

  接过案卷一看,原来曹某与王某系上下楼邻居,王某家漏水,给楼下的曹某造成损失。曹某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赔偿损失。

  “这个简单。”信心满满的李燕宇拿着案卷走向了调解室。

  “我都六十几岁了,也活到头了,今天谁不让我好过,我就不让谁好过。”还未踏进调解室的门,就听见了被告王某的声音。

  “老人怎么了,老就有理了?”原告曹某反击道。

  调解还没开始,已经乱成一锅粥,李燕宇有点慌了。但她很快定了定心神,抬头望了望调解室墙上的“微笑、倾听、事例、上门”四大调解法宝。这四大调解法宝是法庭干警多年调解工作的经验提炼与总结:微笑面对当事人,耐心倾听回应,举例释疑解惑,上门回访,让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李燕宇笑意盈盈地走进去,给每人手上送上一杯水:“这个天还有点热哈,先喝杯水吧。”

  通过沟通,李燕宇了解到,王某家因患有精神病的儿媳经常不关水龙头,频繁漏水,给曹某造成巨大困扰,多次报警未果,曹某便纠集他人破门而入,打砸了王某家部分家具。熟悉家乡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李燕宇知道,如果这次不能圆满解决,这对邻里的关系将持续恶化。

  “王大爷,吵架伤身,您消消气,今天到法庭来是解决问题的,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妥善处理这个事情的。”

  “曹大哥,王大爷年纪大了,您别和他较劲。之前我们处理过类似的一个案子,跟您这个情况差不多,我先说说他们的解决方案,您看能不能接受?”

  在李燕宇眼里,王大爷就像小时候村里一位熟悉的长辈,曹某也像住在隔壁的大哥,她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说着大家都爱听的家乡话。经过调解,双方终于打开心结,多年邻里纠纷得以化解。

  “来法庭的群众就是我身边的亲人,我想尽自己所学,为亲人多做点事。”李燕宇说。

  杨自意:爱说方言的“土味”研究生

  2021年7月,作为忠县法院引进高学历人才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杨自意一进法院,就被下派到基层人民法庭。

  “参加工作前,我想象着法官在庄严的法庭上,正襟危坐,决断生死、伸张正义……”

  到了法庭,杨自意才发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满身泥泞地上山下乡,风尘仆仆地走街串巷才是基层法庭法官的工作常态。

  让杨自意更没有想到的是,她在法庭居然因为语言闹了一个大笑话。

  有一次,她接待了一位大爷,引导其填写证据清单,清点后告知其材料齐全了。大爷临走对她说了句:“大姐,多呈了哦。”

  杨自意一听,彻底蒙圈了。

  回到办公室,她向同事们吐槽,“我的样子很成熟吗?咋一个大爷叫我大姐?”

  大家听完笑得前仰后合。

  “人没说你老,在忠县,叫大姐是一种尊称。”

  “对,就像您好,用忠县话说就是仰好,仰就是取高山仰止之意,表示敬称。”

  “那多呈又是啥意思?”杨自意有些不好意思了。“就是谢谢的意思。说不溜我们的方言,可不好开展工作哦!”法庭干警张艳一边打趣,一边指着法庭一角的《方言俗语集》文化墙说:“有空多看看多学学,这《方言俗语集》可是我们法庭干警自己归纳总结的。”

  从此,办案中,遇到听不懂的方言,杨自意就拿着小本本用拼音记下来,在《方言俗语集》中寻找答案,有时还会用新学的方言和本地干警交流切磋。渐渐地,她不仅掌握了《方言俗语集》的全部内容,还能用方言跟群众交流了。

  有一次,王啟芳带着杨自意下乡办案。

  这是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两位老人年老多病、行动不便,法庭向在城里务工的老人女儿成功送达了传票,老人远在上海的儿子也赶回了家中。虽然手机里发布着暴雨橙色预警信息,但王啟芳和杨自意还是决定冒雨下乡。

  前往善广乡金钟村的盘山公路蜿蜒崎岖,一侧是被暴雨冲刷松动的山壁,山石摇摇欲坠,雨水汇集成一丛丛小型“瀑布”;一侧是湍急浑浊的河流,河水几乎漫到了道路中央,所幸在颠簸紧张中总算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一会儿你负责调解吧,我要对另一起邻里纠纷进行回访。”王啟芳交代。

  学会方言的杨自意做起调解工作来如虎添翼。

  “俗话说养儿防老,孝顺老人不得穷,也为后人(方言:指子女)做个榜样嘛。”

  “周大爷,娃儿还是孝顺仰(您)的,现在年轻人挣钱不容易,仰多理解哈娃儿。”

  在一片流畅的方言声中,老人的养老问题有了着落,两子女同意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300元。

  返程路上,雨越下越大。

  杨自意望着车外,山雾氤氲、前路不清,时有飞起的碎石混着泥水敲击车门。城里长大的她哪见过这样的阵仗,紧紧贴着座椅靠背,手死死抓住安全带,后背冒出阵阵冷汗。

  “啊!”当车行至滑坡路段,杨自意看到山石泥土奔腾涌下,横亘在近五米宽的车道上,她吓得脸色煞白,不由得惊叫起来。

  “别怕!”庭长王啟芳拍拍她的肩,手心传递出温暖。

  路已塌方,她们换上筒靴,撑着雨伞,护着案卷,背着国徽,蹚着泥和水走过了那段滑坡山路。

  回到法庭,看到满身泥浆的杨自意,法警汪江红打趣道:“原来你是法学味儿的,现在变成泥土味儿了……”

  两年来,杨自意一路向前,努力奔跑,“忠县法院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见证和肯定着这位“土味儿”研究生的成长。

  “跟群众打交道,会方言是第一步。未来很长,我将踏踏实实走好今后的每一步。”杨自意说。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