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办一个案件,他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
——追记全国模范法官、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鲍卫忠
2023-05-31 09:10:0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丽丽
 

  法官笑得灿烂,群众笑得舒心。这一张照片上,满满的都是笑容。

  皮肤黝黑、笑容灿烂的法官,是时任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公室主任的鲍卫忠。而同样笑容满面的,则是生活在当地彝族老寨里的老大哥。

  当沧源法院院长吕丹带着这张照片重返彝族老寨,照片背景里的茅草房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漂亮气派的小洋房。14年过去了,老乡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那位彝族老大哥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中的鲍卫忠:“这个年轻人,以前经常来,他到我们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在我们老百姓家的火塘边、田地里讲党的政策、讲国家法律,说话都是说到我们心窝子里啦,多好的一个人啊!”

  得知照片中的年轻人因突发疾病已离世一年多,老大哥黯然神伤,不再言语,泪水从眼角滑落。

  按照佤族风俗,他把金黄稻穗挂在当事人门上

  2013年起,鲍卫忠到法院执行局工作,先后担任副局长、局长。沧源法院干警金欣欣感慨地说:“鲍局长把笑容和笑声带到了执行现场。每次跟他去执行案件,你站在一边看那个氛围,根本就不像你想象中的法院执行现场。”

  这样的执行现场,刚刚跟着鲍卫忠干执行的年轻干警都有些看不懂。然而,就在一次次去现场的过程中,慢慢地有了感悟——

  2021年8月,一个消失已久的被执行人突然间有了消息,鲍卫忠立即带队驱车前往。那一天,下着瓢泼大雨,山路泥泞难行,经过5个小时跋涉,才终于找到被执行人藏匿的简易房。看到执行干警后,被执行人从最初的躲闪转为强硬,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金欣欣原以为鲍卫忠会直接让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没想到鲍卫忠再次对被执行人做起了思想工作。

  “咱们啊都是佤族兄弟,你有什么困难和我说说。法律一定要遵守,但办法我们可以一起想!”

  听到鲍卫忠说这番话,被执行人的态度慢慢变了,现场气氛渐渐缓和下来。被执行人主动说起了家里的难处,诚恳地表示会尽快想办法把钱还上。

  说着说着,简易房里传出了欢快的笑声。

  “执行工作真难!每一次都有新情况,没有能照搬的万能模板。不知有多少次,我们信心百倍地出发,忙了一天却空手而归。”金欣欣对记者说,“我们跟随鲍局长去执行,也碰钉子,也遇难题,但结果却不同。”

  这是一起发生在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因艾嘎一时想不通,态度很强硬,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案件成了沧源法院的“钉子案”“骨头案”。大家都清楚,这个案子不好办,鲍卫忠便主动承办了这个案件。

  第一次去艾嘎家,他们吃了个闭门羹。第二次去,情况更差,配合度简直跌至冰点。

  很快,佤族新年“新米节”到了。沧源法院干警陈美红一大早就接到鲍卫忠的电话:“美红,走,带你过年去!”出发的时候,陈美红看见鲍卫忠带着自酿水酒、一袋新米和一束稻穗,问道:“带它们干啥?”鲍卫忠笑了笑说:“这可是打开艾嘎心结的钥匙啊!”

  艾嘎一开门,鲍卫忠便热情地招呼:“我们来跟你过年了!”看到干警手里的年货,艾嘎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鲍卫忠拍拍艾嘎的肩膀说道:“兄弟,祝你年年大丰收!”边说边按照佤族过年风俗把金黄的稻穗挂到了门上,把新米和水酒拿到了厨房,接着和艾嘎拉起了家常。

  鲍卫忠这样真心实意,艾嘎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话匣子也打开了。鲍卫忠趁热打铁组织双方现场调解。

  经过耐心的调解,傣族村民们和佤族艾嘎之间的心结完全打开,两族兄弟重归于好,这起长达8年的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总有人说鲍局长‘每办一个案件,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陈美红若有所思地说,“那是因为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门心思为老百姓着想。”

  “沧源县是个多民族县,在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公平公正办案,还要时时刻刻注意维护好民族团结。”吕丹讲出了鲍卫忠生前常说的那句话: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

  他的手机,永远为群众开机

  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有的记着案款金额,有的记录时间,鲍卫忠办公室的文件柜上密密麻麻地贴着便利贴。

  每当看到这些便利贴,熟悉的画面就会再次浮现在同事们的眼前:一个满头大汗、皮肤黝黑、鞋子上还沾着泥巴的佤族汉子,在堆满卷宗的桌子上埋头写字。

  陈美红告诉记者,做记录是鲍卫忠每次下乡办案回来的固定动作,不管有多晚、有多累,也要把这事儿先做完、把该打的电话打完。有诉即接、有信必复,是他给自己定的规矩,他希望当事人能第一时间获悉案件进展和执行情况。

  只要当事人有需要,休息日、节假日都是鲍卫忠的工作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办公室。24年的司法生涯,鲍卫忠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初心。

  手机普及以后,鲍卫忠的手机,永远为群众保持开机状态。

  鲍卫忠的爱人周红说,回到家里,丈夫的手机也总是响个不停,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面对当事人的询问,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劝说,从没见他发过火或是说过重话。

  2012年9月,鲍卫忠夫妇的双胞胎儿子出生了。几个月后,鲍卫忠就到法院执行局工作了。“他变得更忙了,经常加班到凌晨,下乡总到半夜才回来,经常一出差就是一个星期。”周红说。

  为了不让家事拖累丈夫的工作,周红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2017年,小儿子到昆明做手术,直到手术前一晚,鲍卫忠才匆匆赶到医院。

  “他笑着出现在病房里,看到他的一瞬间,我实在撑不住了,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这个瞬间,深深地刻在周红的记忆里。

  “为了减轻孩子手术前的紧张感,尼茸趴在儿子的床边给他讲故事,儿子终于安心睡去,尼茸的呼噜声也响了起来。”周红说,尼茸是鲍卫忠的佤名,是自己对他最习惯的称呼。

  鲍卫忠睡着不久,他的手机震动起来——有电话打进来了。于是,他轻轻地走出病房,走到病房楼外面。他蹲坐在那里,一边说话一边揉着眼睛,打了好长时间的电话。

  周红在病房窗前看着这一切,看着丈夫疲惫的样子,她把所有的抱怨都咽了回去。

  在追授鲍卫忠同志荣誉称号表彰大会上,周红含着眼泪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来了电话一定接、看到信息一定回,当事人随时都可以找到他。”

  周红的泪水再也无法止住:“我多希望还能再打通他的电话,还能再喊他回家。”

  别人的困难,他总会摆在最前面

  那一天,正忙着装修房子的周红突然发现,家里的存款怎么少了1万元?

  “这时尼茸才说,因为被执行人确实有困难,申请执行人又急着用钱看病,他就自己掏钱先垫上了。”周红说。

  那是2018年,鲍卫忠家里的老房子拆迁了,他们夫妻买了新房,还向银行贷了款。

  虽然经济上已捉襟见肘,但周红却没有再多问这1万元的下落。因为她知道丈夫就是这样的人,总是把别人的困难摆在最前面。不管是哪一方的当事人,他都当作亲人来对待、当作家人来帮助。

  面对生活窘迫、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鲍卫忠想方设法帮他们走出困境;面对申请司法救助的群众,他认真审核并第一时间上报材料;面对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户,他仍牵挂在心,时常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在村里老支书的记忆里,鲍卫忠还是那个“朴素的、精神的佤族小伙,笑眯眯的样子”。回忆起这个佤族小伙,老支书哽咽地说道:“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鲍法官做到了,他就是这样一个掏心窝子为老百姓办事、能把石头都焐热的人。”

  这时,也许你和我一样,已经能真正理解了为何鲍卫忠能和当事人成为好兄弟、好朋友。

  人心就像一杆秤,你若真心为群众,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在鲍卫忠追悼会那天,很多人连夜赶来了。陈美红远远地看到了艾嘎,艾嘎抹着眼泪哽咽着对陈美红说:“只想送这位好法官、好兄弟最后一程……”

  强撑着料理完丈夫鲍卫忠的后事,妻子周红却始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尼茸走后,一天晚上,我和婆婆、儿子围坐在桌前吃晚饭,我习惯性地多盛了一碗,手递出去的时候,才意识到尼茸已经不在了,我的眼泪哗地就流下来。”这时,小儿子用小手轻轻拍着周红的后背安慰她:“妈妈,你要坚强,爸爸不在了,我们要更勇敢。”

  儿子还小,长大后,他会记得爸爸吗?会记得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曾经为事业付出过所有的忠诚与热爱吗?

  周红默默地把关于丈夫的报道和照片收集成册,想把这些留给孩子们。想让他们记住爸爸,以爸爸为榜样,永远赤诚勇敢、执着坚毅、正直善良。

  夜已深,孩子们都睡了。周红沉浸在有关丈夫的往事之中,好像他并未走远。这样的相处,让她重获面对新一天的勇气和力量。

  空荡荡的日子里,仍旧会响起的手机铃声,让周红在悲痛中,一次次感到欣慰。家人不会忘记鲍卫忠,社会也没有忘记他。

  “尼茸在医院抢救和他去世后的一段时间,他的手机不时响起,我每天都会接到当事人问候的电话,表达着对尼茸的敬意、感激和怀念,我更加理解了尼茸工作的意义,他每办结一个案子,社会就多一分稳定,生活就添一分祥和。”周红说,“这样的一份理解和敬重,让我和孩子们,始终以尼茸为荣。”

  如今,沧源法院的法官们依旧奔波在鲍卫忠曾无数次踏足的路上。天空时雨时风,道路曲折泥泞,蜿蜒着通向佤山深处。他们不惧困难风险,他们乐观且坚信:“只要像鲍局长那样,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永远和我们心连心、永远和我们站在一起。”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