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助我开新局有作为
2022-12-22 09:30:1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希玉
 

  

图为王希玉正在阅读《人民法院报》。照片由作者提供

  说起来,我与《人民法院报》还是挺有缘分的。

  2003年10月8日,我从部队转业到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上班,开启了新的工作模式,考虑到之前在部队从事过文字材料工作,组织上把我分到了研究室。

  到研究室报到时,我第一眼就发现了《人民法院报》。因为我曾在部队从事过新闻宣传工作,对报纸情有独钟。我在研究室负责信息简报、综合材料等工作,但无论是信息简报,还是综合材料,都离不开报纸。因此,自从到研究室后,我坚持每天看报,特别是《人民法院报》,从中了解最新资讯,掌握法律知识,学习司法经验。因为我清楚,要想把工作干好,首先要了解法院工作,而《人民法院报》无疑是很好的教材。

  于是,我一边向《人民法院报》学习,一边结合实际干好工作,没过多久,就编写出一些高质量的材料。当时的院领导对我撰写的综合材料、编写的信息简报都很赞赏,其中分管院领导曾说道:“不愧是部队写材料出身,上手真快呀!”其实这不是我的写作水平有多高,而是得益于《人民法院报》给予我的指导帮助很大。

  在研究室工作期间,我在《人民法院报》的帮助指导下,所负责的信息工作被上级采用率和领导批示都很高,特别是被上级法院采用率达到了全省第一名,摆脱了信息工作多年来在全省落后的局面,实现了从全省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跨越式发展。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被评为“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宣传全市法院工作经验和先进典型事迹。我特别注重给《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投稿,因为我觉得这是法院宣传的大平台和主阵地。

  尤其是到新闻部门工作后,我坚持采写新闻宣传稿件。尽管非常勤奋,但刊发率很低。在心灰意冷之际,《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的编辑老师们给我送来了温暖和力量。一些编辑老师主动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指出稿件问题和修改建议,最终使我的稿件成功发表。编辑老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精神让我很受感动,深受鼓舞。在他们的帮助支持下,我发奋图强,扬长避短,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目前,我在《人民法院报》发表稿件200多篇,在中国法院网发稿1000多篇。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被评为“全国网络宣传先进个人”。

  在研究室工作六年后,我被调到执行局,负责执行信访、案件督导、综合材料等工作。到执行局不久,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在茌平区人民法院召开,我负责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和经验材料的撰写工作。为完成好相关任务,我翻阅大量的《人民法院报》,特别是认真阅读该报刊登的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会议报道和相关理论文章,结合聊城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和茌平区法院执行救助特点,加班加点写出多份会议材料,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赞赏。特别是时任中院院长黄伟东对我赞赏有加,多次给予表扬肯定。

  2013年11月,聊城中院贯彻上级要求进行机构改革,成立了新闻处。我通过竞争上岗等程序,担任了新闻处成立以来的首位副处长,正式走上法院新闻宣传之路。我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继续以《人民法院报》为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厚望。九年来,全市法院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5万多篇,改变了宣传工作一度滞后的局面,并走在了全省法院前列。我多次立功受奖,其中荣立二等功一次,并被评为“全省法院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所在法院被评为“全省法院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一路走来,有艰辛,也有喜悦,但最感谢的是《人民法院报》,是她给予我奋进的方向和动力,是她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帮助,是她给予我美好的期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坚持立足本职岗位,继续在《人民法院报》的指导帮助下,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取得更好业绩和更大进步。

  在《人民法院报》创刊30周年之际,我作为法院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位新兵,向所有编辑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衷心祝愿《人民法院报》越办越好,为人民法院工作发出时代之声、世界之音!

  (作者系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