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马钢锤 周梦珠)为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19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斋堂、王平村、潭柘寺三个人民法庭,分别设立集“党群联系联络、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教育、党员实训锻炼”为一体的党群司法服务站,形成“群众点单、党群司法服务站接单、党员办单”的工作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
“不论是解决纠纷,还是法律咨询,啥事都可以来这里说道说道。”门头沟法院副院长毕芳芳在介绍党群司法服务站时这样说。
为了真正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山区、深入到群众,党群司法服务站深入践行为民宗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法庭轮值与驻点服务齐推进,24小时面向群众。为了方便解决群众间的矛盾纠纷,设立巡回审判点和巡回法官工作室,就地调处、联合化解,形成集“预约立案、实地调查、巡回调解、巡回审判”为一体的“大巡回”工作模式,让辖区群众在身边就能同等地享受到高质量司法服务。
据了解,三年来累计驻点办公、巡回办案1100余次,妥善化解涉农民工讨薪、农村险村搬迁、民宿产业发展经营、民间借贷等方面各类矛盾纠纷;对于群众反映的其他普遍性问题,及时向乡镇党委政府、基层村居委会反映,协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说法。
法律风险防控的“预警台”
同时,党群司法服务站也是法律风险防控的预警平台。据毕芳芳副院长介绍,党群司法服务站不断强化预警功能,通过案件审理情况和党群司法服务站接待来访情况,深入分析归类,及时发现总结辖区基层社会治理风险点,每月向党委政府通报辖区基层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涉诉案件,提出切实可行的司法建议和管理意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依托党群司法服务站,门头沟法院积极推动三个人民法庭党支部与镇街党委、机关、村居等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构建法律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和重大案件会商协调机制,围绕109高速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相继制发三期专项法律指引,进行“全周期”法律风险提示和法律应对指引,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上好“法治安全锁”。
据悉,三年来,党群司法服务站共发布《涉诉情况参考》100余期,围绕险村改造、土地承包等领域提供法律意见60余条,响应基层党组织“吹哨报到”100余次,从源头上遏制各类潜在矛盾纠纷,努力推动“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延伸,党委政府、基层党组织、村干部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升。
服务乡村振兴的“护航舰”
为积极响应门头沟区“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的发展布局,门头沟法院通过党群司法服务站,全力护航“门头沟小院”品牌建设。
据了解,2020年12月,门头沟法院党群司法服务站牵头与文旅部门建立服务保障民宿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围绕产业发展“体检”、防控重大发展风险、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切实为民宿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向全区民宿产业发展主题发布《民宿产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南》,全面梳理民宿合作开发、民宿建设、民宿运营、劳动用工、解纷指引等五个方面的法律风险,并列出50条具体防控指引。
依托党群司法服务站,门头沟法院帮助白虎头村、火村、苇子水村等十余村,建立民宿产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在爨底下村、白虎头村、戒台寺等主要旅游与民宿产业区域,建立旅游案件巡回审判点。
三年来,党群司法服务站陆续走进民宿发展村居、民宿企业,进行专题宣讲50余场,为民宿经营主体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矛盾化解指导等服务80余次,使相关主体“足不出户”享受到高质量、全方位的司法服务。
基层法治建设的“宣讲队”
为满足山区群众对各类法律知识的需求,党群司法服务站组织党员干警深入基层村居,举办“农民夜校”“京法巡回讲堂”等普法活动,聚焦分家析产、相邻关系、担保、借贷、安全保障义务等主题,提供定制式、菜单式普法服务。
三年来,党群司法服务站累计开展巡回普法授课300余次,惠及群众超过8000人次,一条横幅、一张桌子、一颗热心,田间地头、村口广场都是“课堂”,生动、“接地气”的授课武装了百姓的头脑、温暖了群众的心田。
为培育壮大新乡贤队伍,门头沟法院以党群司法服务站为中心,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吸纳30多名村居干部、网格员作为身边的法治宣传员和兼职调解员,定期培训“授人以渔”,充分发挥其人熟、事熟、村情熟的特点,在实现纠纷低成本、多元化解决的同时,不断推动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山区群众的生活习惯和行动自觉。
据门头沟法院副院长黄锋介绍,下一步,门头沟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一统领三嵌入”党建工作机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丰富党群司法服务站的功能和服务,将更多司法资源和力量沉下去,让山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