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事理法理说透 快审快结快执跟进
——北京门头沟法院服务棚户区改造工作纪实
2012-12-16 09:42:5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记者 鲍 雷 通讯员 高立克 母 冰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近年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主动对接大局,统筹力量,多元解纷,促进和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今年7月的一天,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纪检组长安辉和民一庭庭长胡羽冒着酷暑来到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现场,给一百多名门头沟区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小组以及相关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上起了一堂特殊的普法课。在简陋炎热的棚改征收现场,安辉和胡羽结合棚户区涉拆迁案件的特点,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授了房屋征收家庭纠纷调处法律知识。内容丰富、具体翔实的案例,让听课的工作人员非常满意,他们表示“棚户区整体征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法院在征收工作的关键时期送来务实有效的法律知识和解决方法,对下一步征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是门头沟区人民法院为棚户区改造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一个小小缩影。
门头沟区原为京西矿区,煤炭产业的发展为北京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枯竭与经济结构的转型,矿区已经采空停产,矿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棚户房时代。为了改善数万矿工家庭的生活条件,2009年,北京最大片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由于广泛触动原有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引发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群众纠纷,且相当一部分进入诉讼程序。
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裁判思路、能力建设等方面主动与大局对接,全力支持棚改工作,服务辖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今,20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竣工,首批23万平方米安置房完成入住。对于棚改群众而言,他们从低矮破旧的棚户房搬到了统一供应水电暖的新楼房,居住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心怀大局 统筹力量整体谋划
“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是门头沟区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搬迁改造项目,涉及3.1万户、8.5万人,相当于区域内三分之一的人口需要动迁。”安辉接受采访时说,“在这种特殊形势下,服务棚户区改造,推进工程顺利进行,成为我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法院干警必须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理念,主动将法院工作放到全区发展大局中去谋划,为区域发展营造公平、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两年来,门头沟法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完善了依法快审、快结、快执涉棚改案件的绿色工作通道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下基层、接地气,深入开展了市情、区情教育,经过走访各相关单位、基层组织以及辖区群众,在对接辖区发展上进行缜密布局。2011年,结合辖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出台并积极落实《关于为门头沟区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的工作意见》,从服务经济建设、民生发展等七个方面要求发挥审判职能、践行能动司法,推动门头沟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
门头沟区委书记韩子荣批示指出:“这个意见很好!”同时要求,区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好与法院工作的衔接。区长王洪钟也批示指出:“区法院为推动门头沟区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工作意见很好!重点突出。要认真做好门头沟区征收工作的法律服务咨询工作,为棚户区改造再立新功!”
仅2012年6月份,门头沟法院在服务棚改工作中安排的干警就达510人次,他们顶着酷暑、全月无休、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接待群众4313人次,帮助群众当场调解、当场签约,为项目签约率达到99.55%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善于创新 诉前化解便民利民
一个周末雨天,一群人围在辖区永定镇巡回审判点前,争相向付景跃法官表明来意:“我们都是亲戚,分别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各地。现在离棚改协议最后奖励期限越来越近,但就分割房产还是达不成一致意见,到法院起诉已来不及了,再说大老远的,如果打官司谁跑得起呀,请法官帮忙给解决一下吧。”
这些群众均姓段,他们的祖父在门头沟区留有一处院落,段姓子孙曾共同签订了一份修建“族房”的协议书,后因棚改补偿产生纠纷。了解情况后,付景跃立即冒雨赶到来访群众的叔叔、具体负责修建工作的段某家,三言两语就点破了矛盾症结,并进一步结合情理、事理给在座段家人分析了这起纠纷的法律关系和可供参考的处理意见。事后,段某惭愧地说:“我是长辈,对自己家的事本来有义务协调好,可现在却正是我自己导致了家庭不和。
法官您放心,这事我一定处理好。”段家人也表示愿意由叔叔段某主持分割祖产。果然,当天下午,段家人通知付景跃已经达成和解协议,并对法院工作表示感谢。
类似这样诉前化解、便民利民的案例在门头沟法院是数不胜数。门头沟法院选派业务精湛、群众工作能力强的精干力量,组建了十余个由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带队的“法律服务巡回审判组”,坚持“一纵两深”的工作方法在巡回点开展服务。纵向延伸司法职能,为区棚改工作组、相关街道办事处等开办法律讲坛、咨询指导20余次,并及时提出工作意见与司法建议。深入棚改现场开展普法宣传与咨询,耐心解答群众普遍关心的财产分割、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等问题,消除法律疑惑。深入走访纠纷当事人,开展就地调解、上门调解,做好释法说服工作。
“你会经常看到法院的巡回审判组冒着严寒、顶着烈日,奔走在各个巡回点与咨询点,在早上、正午或夜幕降临时,他们走村入户已成了家常便饭”,门头沟区永定镇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巡回审判组的干警总是“白加黑”、“5+2”地投入工作,而到了签约倒计时期,通宵达旦成为了工作常态,许多可能进入诉讼的纠纷因此被化解在诉前,为当事人和社会节约了大量资源和成本。一些群众给法官们端来冰镇西瓜表示慰问,还有当事人送来了红彤彤的锦旗。
赢在说理 胜败皆明提升公信
棚改工程涉及利益之巨、矛盾化解难度之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门头沟法院认为,将法理、事理、情理说清、说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何以说理之水推动审判之舟破浪前行,门头沟法院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全程、全景、全员”裁判说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出台了《关于加强案件裁判活动说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梳理涉棚改案件在立案、庭前、庭审、判前、判后五个环节的19项说理重点,明确说理应当达到的标准要求。通过在每个审判环节、每个工作细节都把事实查清楚、证据审清楚、法律适用讲清楚,让当事人“赢得公公正正、输得明明白白”,有效提升司法公信。
“门头沟法院坚持以法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工作方式我们很是赞同,讲、导、劝结合的方法容易让老百姓接受,人不能因为经济利益就抛弃亲情”。说这番话的王先生是一位棚改案件当事人,在父母去世后成了公房的承租人,其他兄弟姐妹感情上无法理解不能继承相关利益的事实,起诉要求确认协议无效。案件审理中,兄弟几人对补偿数额并无异议,只对利益如何分割存有争议。承办法官将王先生及其兄弟叫到一起,着重从情理角度来进行分析,强调不能因为利益就不顾亲情了,毕竟血浓于水,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到亲情,为了利益闹得两败俱伤就太不值得了。最终王先生同意和兄弟姐妹分享拆迁利益,使纠纷得到了完美化解。
胡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年,我庭审理80%以上的案件与辖区棚改工作相关,化解难度非常大。但说理性司法对民事纠纷的化解确实非常给力。案件审理中,法官们掌握了说理的要点和方法,知道说什么、何时说、谁来说,也让当事人明白诉什么、输在哪儿,从而赢得大多数当事人的理解,促进纠纷一次性解决。”
裁判说理工作收到显著效果。截至11月,该院受理案件同比增加13.4%,审结案件同比增长19%,在涉棚改案件息诉罢访难度很大情况下,案件调撤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均稳步提高,案件公正指标排名保持在全市前列。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近年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主动对接大局,统筹力量,多元解纷,促进和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今年7月的一天,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纪检组长安辉和民一庭庭长胡羽冒着酷暑来到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现场,给一百多名门头沟区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小组以及相关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上起了一堂特殊的普法课。在简陋炎热的棚改征收现场,安辉和胡羽结合棚户区涉拆迁案件的特点,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授了房屋征收家庭纠纷调处法律知识。内容丰富、具体翔实的案例,让听课的工作人员非常满意,他们表示“棚户区整体征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法院在征收工作的关键时期送来务实有效的法律知识和解决方法,对下一步征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是门头沟区人民法院为棚户区改造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一个小小缩影。
门头沟区原为京西矿区,煤炭产业的发展为北京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枯竭与经济结构的转型,矿区已经采空停产,矿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棚户房时代。为了改善数万矿工家庭的生活条件,2009年,北京最大片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由于广泛触动原有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引发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群众纠纷,且相当一部分进入诉讼程序。
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裁判思路、能力建设等方面主动与大局对接,全力支持棚改工作,服务辖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今,20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竣工,首批23万平方米安置房完成入住。对于棚改群众而言,他们从低矮破旧的棚户房搬到了统一供应水电暖的新楼房,居住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心怀大局 统筹力量整体谋划
“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是门头沟区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搬迁改造项目,涉及3.1万户、8.5万人,相当于区域内三分之一的人口需要动迁。”安辉接受采访时说,“在这种特殊形势下,服务棚户区改造,推进工程顺利进行,成为我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法院干警必须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理念,主动将法院工作放到全区发展大局中去谋划,为区域发展营造公平、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两年来,门头沟法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完善了依法快审、快结、快执涉棚改案件的绿色工作通道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下基层、接地气,深入开展了市情、区情教育,经过走访各相关单位、基层组织以及辖区群众,在对接辖区发展上进行缜密布局。2011年,结合辖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出台并积极落实《关于为门头沟区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的工作意见》,从服务经济建设、民生发展等七个方面要求发挥审判职能、践行能动司法,推动门头沟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
门头沟区委书记韩子荣批示指出:“这个意见很好!”同时要求,区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好与法院工作的衔接。区长王洪钟也批示指出:“区法院为推动门头沟区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工作意见很好!重点突出。要认真做好门头沟区征收工作的法律服务咨询工作,为棚户区改造再立新功!”
仅2012年6月份,门头沟法院在服务棚改工作中安排的干警就达510人次,他们顶着酷暑、全月无休、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接待群众4313人次,帮助群众当场调解、当场签约,为项目签约率达到99.55%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善于创新 诉前化解便民利民
一个周末雨天,一群人围在辖区永定镇巡回审判点前,争相向付景跃法官表明来意:“我们都是亲戚,分别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各地。现在离棚改协议最后奖励期限越来越近,但就分割房产还是达不成一致意见,到法院起诉已来不及了,再说大老远的,如果打官司谁跑得起呀,请法官帮忙给解决一下吧。”
这些群众均姓段,他们的祖父在门头沟区留有一处院落,段姓子孙曾共同签订了一份修建“族房”的协议书,后因棚改补偿产生纠纷。了解情况后,付景跃立即冒雨赶到来访群众的叔叔、具体负责修建工作的段某家,三言两语就点破了矛盾症结,并进一步结合情理、事理给在座段家人分析了这起纠纷的法律关系和可供参考的处理意见。事后,段某惭愧地说:“我是长辈,对自己家的事本来有义务协调好,可现在却正是我自己导致了家庭不和。
法官您放心,这事我一定处理好。”段家人也表示愿意由叔叔段某主持分割祖产。果然,当天下午,段家人通知付景跃已经达成和解协议,并对法院工作表示感谢。
类似这样诉前化解、便民利民的案例在门头沟法院是数不胜数。门头沟法院选派业务精湛、群众工作能力强的精干力量,组建了十余个由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带队的“法律服务巡回审判组”,坚持“一纵两深”的工作方法在巡回点开展服务。纵向延伸司法职能,为区棚改工作组、相关街道办事处等开办法律讲坛、咨询指导20余次,并及时提出工作意见与司法建议。深入棚改现场开展普法宣传与咨询,耐心解答群众普遍关心的财产分割、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等问题,消除法律疑惑。深入走访纠纷当事人,开展就地调解、上门调解,做好释法说服工作。
“你会经常看到法院的巡回审判组冒着严寒、顶着烈日,奔走在各个巡回点与咨询点,在早上、正午或夜幕降临时,他们走村入户已成了家常便饭”,门头沟区永定镇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巡回审判组的干警总是“白加黑”、“5+2”地投入工作,而到了签约倒计时期,通宵达旦成为了工作常态,许多可能进入诉讼的纠纷因此被化解在诉前,为当事人和社会节约了大量资源和成本。一些群众给法官们端来冰镇西瓜表示慰问,还有当事人送来了红彤彤的锦旗。
赢在说理 胜败皆明提升公信
棚改工程涉及利益之巨、矛盾化解难度之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门头沟法院认为,将法理、事理、情理说清、说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何以说理之水推动审判之舟破浪前行,门头沟法院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全程、全景、全员”裁判说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出台了《关于加强案件裁判活动说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梳理涉棚改案件在立案、庭前、庭审、判前、判后五个环节的19项说理重点,明确说理应当达到的标准要求。通过在每个审判环节、每个工作细节都把事实查清楚、证据审清楚、法律适用讲清楚,让当事人“赢得公公正正、输得明明白白”,有效提升司法公信。
“门头沟法院坚持以法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工作方式我们很是赞同,讲、导、劝结合的方法容易让老百姓接受,人不能因为经济利益就抛弃亲情”。说这番话的王先生是一位棚改案件当事人,在父母去世后成了公房的承租人,其他兄弟姐妹感情上无法理解不能继承相关利益的事实,起诉要求确认协议无效。案件审理中,兄弟几人对补偿数额并无异议,只对利益如何分割存有争议。承办法官将王先生及其兄弟叫到一起,着重从情理角度来进行分析,强调不能因为利益就不顾亲情了,毕竟血浓于水,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到亲情,为了利益闹得两败俱伤就太不值得了。最终王先生同意和兄弟姐妹分享拆迁利益,使纠纷得到了完美化解。
胡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年,我庭审理80%以上的案件与辖区棚改工作相关,化解难度非常大。但说理性司法对民事纠纷的化解确实非常给力。案件审理中,法官们掌握了说理的要点和方法,知道说什么、何时说、谁来说,也让当事人明白诉什么、输在哪儿,从而赢得大多数当事人的理解,促进纠纷一次性解决。”
裁判说理工作收到显著效果。截至11月,该院受理案件同比增加13.4%,审结案件同比增长19%,在涉棚改案件息诉罢访难度很大情况下,案件调撤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均稳步提高,案件公正指标排名保持在全市前列。
责任编辑:刘帆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