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片区“微循环”织密全域“防控网”
2022-08-25 14:07:53 | 来源:法治日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市巡礼 | 作者:吴晓锋
 

  渝北区地处重庆北大门,是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主阵地、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个别区域呈现人员流动性大、治安形势复杂、风险隐患较多、治安刑事案件和各类矛盾纠纷多发高发等特点。

  近年来,渝北区主动适应新形势,聚焦突出问题,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紧扣“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终结地”的目标要求,坚持专业化提升、社会化协同、智慧化赋能,切实抓好社会治安主动防控,重点区域防控效果不断凸显。

  重庆市渝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颜其勇介绍说,通过一系列举措,渝北区打通片区“微循环”,织密全域“防控网”,已经构建起政法统筹、公安主力、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平安渝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聚焦机制短板搭好“指挥部”

  小区居民如果碰到困难怎么办?惯常思维下,我们会想到找物业、找网格员、找社区,而在渝北区,在同一楼栋就能找到求助对象。

  这得益于渝北区正在全面铺开的“五长联动”机制,即在现有网格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以社区(村)为单位设立“五长”,即社区(村)长、网格长、片区长、楼栋(院落)长及物业长,彻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平日里,社区民警组织“五长”及治安积极分子等负责网格的日常巡逻,物业保安、单位内保负责内部安全防范并参与周边治安巡逻,共同构筑多层次多维度巡防覆盖。

  卓有成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必须发挥党委的统筹作用,为此,渝北区成立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任副组长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由党委政法委加强统筹指导,扎实推进全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党委领导、公安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联防联控新格局。

  聚焦风险隐患织密“防控网”

  近年来,针对大型商圈、产业园、公租房、学校、夜市、景区等重点区域,渝北区探索打造了集公安、市场监管、司法、城管、应急、武警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志愿者、物业等社会力量的“平安驿站”。

  据介绍,“平安驿站”设有“一心一网四平台”,即中心警务室、智慧街区BI网络系统、心理咨询室、“幸福银行”、“法律超市”、老板凳工作室,将维护辖区平安稳定的前沿阵地建立在群众身边,实现治安联防、纠纷联调、应急联动、问题联治、服务联心、宣传联抓。

  与此同时,针对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渝北区多勤联动整治乱点。属地镇街牵头,组织公安、城管、文旅、安监等开展工作,将防线前置,实现力量整合,变“各扫门前雪”为“共下一盘棋”。通过开展多勤联动,治安重点地区发案数大幅下降,各类突出问题均得到有效治理,社会治安面貌得到有效改善,群众安全感逐年增强。

  充分抓住警务改革的契机,渝北区筑稳根基,建立中心警务站40个,配齐配强派出所警力与社区警力,350余名民警下沉至社区及网格开展工作,最大化提升社区矛盾化解、应急处置、打击防范能力。同时,深化乡村警务战略,在173个行政村配备256名驻村民辅警,并将农村地区440余名网格长聘为警务助理,基层警务与网格化管理服务实现有效联动。

  聚焦源头防范布足“预警器”

  学校及周边安全曾是相关各方头疼的顽疾。近年来,渝北区紧盯社会关切,自主研发了校园智能安保系统,形成良性工作机制。

  目前,渝北区已在35所学校投入使用,成功预警并处置涉校安全事件20余起,确保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持续稳定。

  同时,渝北区全方位布建“智慧天网”。近年来,渝北整合接入重点行业单位二类监控探头,实现功能聚合、资源互通、高效反馈,有效增强了前端感知、数据比对、后台预警等实战化应用,全面提升了预警预测预防能力。

  经过不断探索和持续努力,在三级综治中心全部规范建成的基础上,渝北区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以来,依托综治信息平台核实更新实有人口、房屋等基础数据238.4万余条,办结各类事件63.38万起,有效实现问题标本兼治,案件源头防范。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