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她一路春风化雨
——记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淑
2022-02-21 10:08:0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胡佳佳 吴 晗 彭 蓉
 

  个子虽小,却蕴藏着大能量;身板虽瘦,却充满了正能量。扎着一束低马尾,说话快言快语,走路脚底带风,善意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忙碌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办案一线,她就是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淑。

  “‘淑’的本意是温和、善良,做法官就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当事人。”199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陈淑已在安源区法院工作了27年。

  今年51岁的陈淑,人如其名,温暖似阳,柔情似水。同事眼中的她,既是睿智刚毅的战友,又是可亲可敬的前辈;群众眼中的她,既是刚正不阿的法官,又是善解人意的亲人。

  27年来,陈淑用真心与真情关怀每一位当事人,用爱心与善良播散法治阳光。

  深耕27年初心不改

  在安源这座赣西红色小城,陈淑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进入法院,成为法院的一员。

  24岁,正是一往无前的年纪,陈淑从书记员做起,开庭记录、整理案卷、处理文书……学习能力超强的陈淑很快就适应了法院工作。

  仅仅两年,陈淑便通过自身努力,以萍乡全市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全国初任审判员、助理审判员资格考试,成为了一名助理审判员。2003年,陈淑如愿成为了一名法官。

  在陈淑家中,记者翻阅陈淑的日记时,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由衷感受到法官职业的责任重大和无上光荣,也感受到法官与群众之间的鱼水情深,我心中从事法官职业的信念和决心更加坚定了……”

  “这是我新任法官办理第一起案件后,一当事人父亲为表达谢意,硬要把土特产送到我家里,被我婉言谢绝后,引发的感慨。”陈淑解释道。

  “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我深切体会到群众对法官的期盼。他们有的希望法官是敢于挑战权贵的包公,有的希望法官是为民做主的七品芝麻官唐成,有的希望法官是西方的神探福尔摩斯,有的希望法官是能言善辩的和事佬。”陈淑告诉记者,她认为,归纳起来,群众就是希望法官能清清白白为官,公公正正办案,认认真真干事,诚诚恳恳待人。

  法律在上,公正在心,竭力为民,这是时代对法律人提出的要求,也是陈淑始终坚守的初心。

  在法院工作久了,手中的审判权力也大了,陈淑身上担负的责任也重了。陈淑看来,既然自己当初选择了法律专业,那就应该在自己热爱且擅长的领域潜心钻研、施展才华;既然自己选择了回到家乡,那就应该在那块土地上脚踏实地、默默坚守。

  坚守,源于心中的热爱。“我喜欢法官这个职业,即使苦点累点也无所谓。”陈淑说。面对组织上的交流发展机会,面对其他单位伸出的橄榄枝,面对大学同学的“苦口婆心”和“好言相劝”,陈淑终究没舍得离开法院。

  1996年,因陈淑的写作能力强,安源区政府点名要她去区政府办公室工作,她婉言谢绝,甘愿在法院从事书记员工作。

  1997年,安源区政府选拔优秀人才到乡镇任副职时,年轻有为的陈淑本是候选人之一,但她主动放弃了这一更好地发展机会。

  2000年,组织上想让她交流到萍乡市委政法委工作,但她还是谢绝了,选择继续留在法院……

  “陈淑热爱法院、热爱法律,她身上有股倔强劲,就是不把案子办好不会罢休。她总能将公正执法与温情司法完美结合,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让当事人满意,让自己心安。”谈起陈淑,与她共事多年、现为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的段毅说。

  “她这个人就是这样,工作起来特别拼。既然她喜欢这工作,我们作为家人,就应该全力配合、默默支持,减轻她的后顾之忧。”陈淑的爱人周勇是一位中学老师,结婚多年来,两人生活中相敬如宾、互敬互爱,工作上相互理解、共同提高。

  “家人是我坚强的后援,他们的支持是我放心前行的不竭动力。”有了家人的支持,陈淑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坚守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恒有初心者,时光不欺。在安源区法院工作的27年,陈淑办理了数千件案件,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但她始终怀着对司法事业的信仰与热爱,默默奋战在审判工作的第一线。

  一路走来,陈淑收获当事人的感谢和赞誉越来越多,荣获的奖励和荣誉也越来越多。多年来,陈淑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其所在的团队也多次荣获“江西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

  帮失足少年回归社会

  从2003年开始,根据工作安排,陈淑专门负责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当年,陈淑的孩子刚刚3岁。

  在此后的8年时间里,作为一名母亲,作为一名长者,每当看到一个个花季少年站在庄严的法庭之上接受审判时,陈淑的心情无比沉重。

  陈淑理解,当父母看到子女误入歧途后的那种心痛。她也清楚,父母对子女步入正道的那种渴望。她深感自己作为一名法官、一名党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公正执法的同时,尽力教育挽救这些失足的孩子。

  “只有不幸失足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陈淑为了教育挽救好失足的这些孩子,她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青少年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家庭社会学、伦理学等书籍,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进行了专门研究,在全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后,在审判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三环四步”工作法,即抓住审判前、庭审中、判决后“三个环节”,按照庭前深入调查、庭中威慑警示、判时强化教育、判后回访帮教的“四个步骤”,以“爱”为切入点,从“帮”入手,在“挽救”上下功夫,环环相扣,步步跟进,全力推进教育挽救工作。

  每办一个案件,在送达起诉书之前,陈淑都会走访未成年被告人的学校、社区村组,从未成年被告人的老师同学、亲戚邻居处,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平时表现以及性格特征等,查找未成年被告人犯罪的原因,寻找未成年被告人内心世界的感化点、闪光点。

  送达起诉书时,陈淑总会在履行相关告知义务的同时,和未成年被告人聊他的家人、老师、同学,以长辈的身份,帮助未成年被告人分析其犯罪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做到在庭审前,最大限度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抵触情绪,帮助他们认识错误,真心改过,避免重蹈覆辙。

  “案子结了,并不意味着帮教结束。”案件判决后,陈淑仍会继续关注失足少年的成长过程,并根据个案情况、个体差异开展心理干预、生活帮扶。陈淑经常告诫失足少年,要好好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钟某能顺利回归社会,就得益于陈淑的悉心帮教。

  2009年5月,陈淑办理被告人钟某抢劫案时,钟某还未满17周岁。

  当得知钟某因交友不慎才走上犯罪道路,主观恶习并不大时,陈淑决定要纠正钟某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帮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交友观。

  陈淑选择在少年法庭的圆桌审判庭开庭,给钟某讲法律、论危害、谈未来,以柔性方式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并本着教育挽救的原则,判处了钟某缓刑。

  宣判时,陈淑语重心长地劝诫钟某:“人难免犯错,做错了事,走错了路,并不可怕,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希望出去以后,能勇敢地面对过去,自食其力,迎接美好的未来……”钟某听后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缓刑考验期间,陈淑对钟某的帮教从未停止。缓刑考验期满后,陈淑也一直与钟某保持联系,鼓励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经陈淑长时间的帮教和鼓励,钟某学了厨艺,成为了一名厨师。“陈法官,我以后一定靠自己的汗水挣钱,再也不干违法的事了,再也不跟以前的那些朋友玩了,谢谢您给了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电话中,真心悔过的钟某向陈淑敞开心扉。陈淑听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陈淑办公室的书架上,记者看到整齐摆放着一排排的蓝色文件夹,“这些是我在工作时间之外,为每个失足少年量身定做的‘特殊档案’。”陈淑告诉记者。

  记者随手翻开一本,上面翔实记录着陈淑围绕失足少年所作的一个个社会调查、一个个帮教设想和落实情况等。

  “闲暇时,我就会翻看这些‘特殊档案’,档案中的每名失足少年都牵扯着我的心。真心希望我的帮教措施能让失足少年悔过,顺利回归社会。”陈淑的眼神坚定,表情凝重。

  付出就会有回报。陈淑办理的356件504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无一人重新犯罪。在被判处缓刑的116名被告人中,有15名被告人考上了大学,有70余名被告人重回校园读书。陈淑更像是一位母亲,通过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为那些折翼的孩子重塑人生,帮助他们回归正道、走向新生。

  温情化解家事纠纷

  “法官,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我要离婚!”

  “子女不孝顺没良心,不赡养我,怎么办呀?”

  “小孩的抚养费我该怎么索要?”

  2016年以来,作为一名家事法官,处理这些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成了陈淑每天的工作。

  “家事无小事,它和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家事审判不是简单的你输我赢,也不是黑白分明的谁对谁错。”在陈淑看来,要处理好家事纠纷,最重要的就是从情感入手,将法理与人情融入审判之中。

  “家事法官要有丰富的情感,要善于从细节中抓住关键点,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寻找突破点,通过换位思考赢得当事人的理解,通过感情认同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让他们重拾往日亲情。”陈淑经常跟年轻家事法官这样说。

  “她就像一个强有力的大磁场,和她交流后的当事人都能够卸下防备,敞开心扉,和她说说心里的苦痛,讲讲内心的情感,发泄自己的不满。”安源区法院年轻的家事法官黎莉这样评价陈淑。

  2016年12月,安源区法院启动家事审判改革,业务能力强的陈淑被该院党组委派负责该项改革。

  为使家事案件审理更加科学,陈淑结合家事案件审判特点,经过认真总结提炼后,提出了“消除对立、解决纠纷、弥合感情、维护和谐”的十六字家事审判改革理念,并通过女性特有的爱心、柔心、耐心与慧心,开启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情感修复模式,以更好地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018年3月,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陈淑发现被告彭某具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不仅对待妻子女儿语言过激、行为野蛮,还经常会为一些家庭琐事打骂妻子女儿,造成夫妻感情破裂、家庭关系紧张。

  为了运用法律手段惩治家暴实施者,最大限度保护家暴受害者,陈淑带头开展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课题调研,完善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执行措施,以及制裁手段等具体操作流程,并联合当地公安、妇联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反家暴联动机制》,发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家暴受害者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这是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萍乡发出的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为推进反家庭暴力开创了‘萍乡模式’。”安源区法院家事法官文玮说。

  陈淑在家事审判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为此,该院家事审判改革的深入推进,也得到了安源区法院党组的大力支持。

  2019年10月,安源区法院组建了一个以陈淑为牵头人,以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专职家事化解员、人民陪审员为骨干的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团队,这个团队命名为“陈淑工作室”,团队成员均为女性,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陈淑工作室”以调解家事纠纷为主。“以我的名字命名,既让我感到无比荣幸,又让我深感责任重大。”陈淑说,她只能化压力为动力,强力推进,努力把“陈淑工作室”打造成家事矛盾化解的“枢纽站”,做成家事审判的“排头兵”。

  “感谢陈法官,没有您一次次耐心调解,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2020年5月,“陈淑工作室”的法官综合运用“倾听式”调解模式,“背靠背”调解法,并配合采取心理疏导等举措,让出现裂痕的张某与其家人重归于好,为此,张某对陈淑感激不已。

  这,是陈淑幸福的高光时刻!

  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并支持家事审判工作,陈淑还积极延伸家事审判职能,在安源区法院家事法庭创建了家风家训文化长廊,通过鲜活的案例、通俗的语言、活泼的图画,引导群众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此外,还以办理的真实案例为题材,并辅以深入浅出的释法明理,精心制作成《爸爸的秘密》《丈夫的烦恼》等家事动漫作品,用这种新颖的形式传播家事法律知识,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首期微动漫视频在微博上一经发布,点击量当日就突破了10万。

  全国人大代表温菲到安源区法院调研后,对该院家事审判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安源区法院家事审判工作“专业化值得全面推广”。

  如今的“陈淑工作室”,沿着“温馨审判”的工作理念正在深化改革,工作人员通过温情化解当事人的剑拔弩张,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中缓和当事人的针锋相对,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体验到了法律的温情,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

  自“陈淑工作室”成立以来,参与处理的家事纠纷5763件,调解成功5386件,调解成功率达93.46%,进入诉讼的案件为377件,成讼率仅为6.54%,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暖

  法律无情人有情。作为一名法官,在公正执法的同时,也要传递司法温暖,体现司法关怀。

  基层法院办理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鸡毛蒜皮的琐事。工作忙碌琐碎,但陈淑对待每一位当事人,总能保持一份耐心,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积极探寻当事人的真实想法,尽最大努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要尽心尽力帮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燃眉之急,让当事人沐浴司法阳光,这也是新时代对法官提出的新要求。”陈淑说。

  2020年8月,当事人吴某找到陈淑,主动要求法院对其收监服刑。

  原来,吴某是陈淑办理的一起组织卖淫案的被告人。

  拿到这起案件的起诉书时,陈淑发现,吴某被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吴某有犯罪前科并且身体健康,理应对吴某收监,怎么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呢?”陈淑思考着。

  通过查阅案卷和上门走访,陈淑了解到,被告人吴某有一个年仅10岁并患有脑癌的儿子。为了给儿子治病,吴某在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后,最终走上了犯罪歧途。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一旦将吴某收监服刑,其儿子的治疗将不得不中断,治疗中断后,其儿子的生命就有危险。但如果不将吴某收监,又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该如何处理?这一难题摆在了陈淑面前。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罪犯。陈淑既被吴某深沉的父爱所感动,又对吴某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深感痛心。

  为了保障吴某儿子的治疗不被中断,陈淑经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后,安源区司法救助协会最终同意将吴某纳入司法救助对象。

  之后,陈淑结合吴某的刑期,制定了一个三年帮扶救助计划,通过安源区司法救助协会每年给予的2万元的医疗救助款,让吴某儿子在吴某服刑期间能够继续接受治疗。

  儿子的治疗费用有了着落后,作为父亲的吴某放下了顾虑,他主动找到陈淑,要求法院将自己收监交付执行。吴某表示,他会在服刑期间积极表现,争取早日出狱。

  2021年春节前,第一批司法救助费用汇至吴某儿子账户后,吴某儿子在医院接受了继续治疗。

  2021年3月5日,在“学雷锋纪念日”这个特殊日子里,吴某的妻子将一面写有“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十个大字的锦旗送到陈淑手中。

  “接受治疗后,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谢谢陈法官,帮我们解决了困难,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完了!”吴某的妻子哽咽地说。

  “好好过日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陈淑鼓励她。

  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陈淑都记得,群众的急事、难事她都装在心里,群众的所盼、所愿,就是她前进的方向,前行的动力。

  27年来,陈淑把女性的柔韧、感性与法律人的睿智、理性融合在一起,立足工作岗位,通过一起起小案件、一个个小事情,生动诠释了一位法官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