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疼不疼,这呢?可能是手腕桡骨侧受伤了,先上夹板固定,再去医院拍片子进一步确诊是不是骨折……”近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天定山滑雪场医务室内,特聘医生孔祥东正在为因滑雪“追尾”导致手腕受伤的小姑娘处理伤情。(工人日报1月22日)
北京冬奥会临近,人们的滑雪热情不断升温。这是令人欣喜的一面。然而,作为一项高危体育运动,滑雪在给爱好者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也容易带来种种意外伤害。这一点,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盲目任性,也不能麻痹侥幸。不仅要保障人身安全,更要做好伤害预防,出现意外伤害时第一时间处理伤情。
人们知道,冰雪运动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人身危险性大等特点。据报道,近年来,各地滑雪场、滑冰场的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2020年至今,游客与滑雪场经营者产生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的案件达数十例,一次又一次敲响滑雪安全警钟。
据了解,初学滑雪者,如果不聘请专业教练,在不了解滑雪要领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准备和热身,或者只练习一两次就到中级雪道滑雪,不仅容易摔伤,也容易撞伤别人,造成追尾事故。就伤情而言,伤者主要是四肢关节脱位、软组织拉伤以及骨折等。如果是轻伤,大部分都能由雪场的医务室进行处理;如果伤情严重,则需要雪场医务人员做紧急处置后再由120救护车送至医院救治。去年12月中旬,一位12岁的男孩在滑雪时不慎摔伤,接到电话后,救援队在1分30秒内赶到现场,随后将其转运至医务室。检查发现,男孩胳膊脱臼,整条手臂都失去知觉。医务室人员将男孩受伤胳膊用三角巾固定后,又在20分钟内将其转运至医院,进行全面处理。医院诊断称,孩子脱臼压迫神经,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造成胳膊麻痹的严重后果。
滑雪热情“升温”,安全不能“掉线”,各项配套措施必须“跟进”。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冰雪运动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冰雪运动场所应当根据要求配备符合安全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救护员、巡逻员、巡场员等安全责任人员。此外,齐全醒目的各类安全标识、救护设备、冰雪运动安全守则等也是雪场上的必备品。
雪场的安全管理不仅要把各项管理细节做到极致,充分预想各种安全风险,还要针对实际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升级。以天定山滑雪场为例,雪场建设之初,就在安全方面投入了1000多万元,在近几年运营中,每年还要投入不小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雪场安全指示牌、防护网、头盔等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为更好满足夜场游客的滑雪体验,日场结束后,雪场还要及时进行压雪作业,对雪道进行维护,这样雪道会重新变得松软,减少游客摔倒时的受伤概率。
近两年,随着滑雪产业规模扩大,行业对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滑雪场,制定不同标准的安全管理细则的呼声越来越高。2017年修订的《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在内容上更加重视安全问题,如明确了要在显著位置标识出“滑雪道的等级、平均坡度、最大坡度及滑雪道的长度等详细情况。”我国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滑雪场管理规范,对配备医疗急救室、救护运输设备和专业医务人员等内容进行规定。
虽然现行管理办法对雪场安全措施提出了基础要求,但在具体落实中,有的保障措施有也行,没有也行,比如魔毯的验收,就没有固定标准,相关部门检查要求也各不一样。
从行业整体管理情况看,滑雪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详细规定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不少滑雪场的安全管理细节,还是主要靠个人经验。舍得花钱的,考虑得更周全些的,安全就会更有保障。反之,则是“隐患多多”。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救火”再快,不如“防火”到位。“规范”也好,“规定”也罢,重点在实施,关键在监管。责任部门必须“守土有责”、恪尽职守,从“硬件”到“软件”,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不能忽视任何一处“死角”,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促完善,将预防放在第一位。只有“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才能将雪场的各项损失降到最低,有效保障游客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