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要着眼国家战略需要,把粮食安全这根弦绷得更紧,把重农抓粮责任压得更实,把粮食稳产保供根基筑得更牢,把农业基本盘夯得更稳。无论外部环境多么复杂、风险挑战多么严峻,都始终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2021年,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于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稳产保供依然存在短板弱项和挑战压力。与此同时,世纪疫情与国际市场波动对利用国外农业资源、保障粮食供应链稳定也带来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注重下好粮食稳产保供的先手棋、打好粮食安全风险防控的主动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落实这一重要指示,需要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的责任意识,健全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及其监督考核机制,切实把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使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共同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这就要求固本强基、筑牢粮食产能根基,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保障好粮食安全最根本的生产能力。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需要系统谋划、扎实推进。这要求我们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打赢种业翻身仗;创新政策机制,激活粮食生产新动能,不断提升价格、补贴、保险等措施的政策效能,建立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保障机制,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提升调控能力,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增强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建立健全高效安全可控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粮食稳,天下安。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才能始终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