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美的不只是绿水青山,更有百姓的张张笑脸。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福建省三明市两级法院聚焦人民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紧围绕“诉讼服务更优质、案件审理更快速、攻坚执行更高效”的目标,切实化纠纷、解难题、办实事,谱写着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司法服务有标准
“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拿到了证明,多亏了大厅工作人员一直跑前跑后。”2021年4月14日,王女士来到三元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办理事务,对便捷高效的服务赞不绝口。
原来,王女士需要一份1994年的案件生效证明,因时间久远,现行案件管理系统无法查询,王女士焦虑万分。大厅工作人员没有推诿,而是立即到档案室查询相关信息,马不停蹄到办公室盖章,快速开具案件生效证明。
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得益于三元区法院推行的“首问责任制”。群众来访时被询问的干警即为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办理事项,就算不是自己的职责,也要热心接收并立即协调办理,确保人民群众“有话在窗口问、有事在窗口办、有材料在窗口流转”。
“您好!我是接线员张婕,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每天一上班,接线员张婕准时入座“12368”诉讼服务窗口,拿起电话,接听当天打进的热线。按照规定,接线员在15秒之内必须接听电话,电话录音24小时回复率应达到100%。这一严格的诉讼服务标准,让当事人诉讼体验更美好。
近年来,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司法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通用基础标准、服务提供标准等共141项现代化司法服务标准体系;率先建成标准化司法服务中心和24小时自助司法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对外”机制;公开司法服务标准化清单,精简流程环节,提供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的标准。
据悉,2021年10月,三明中院司法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入选全国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13个典型案例,这也是全国法院系统唯一入选案例。
案件审理“加速度”
“15起案件半天不到就解决了。这个办案速度真得没想到!”日前,原告代理人吴某对沙县区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赞叹不已。
这15起案件都是金融借款纠纷,且原告均为同一银行,案情相似、数额较小。为提升办案效率,沙县区法院法官决定集中开庭审理。9名被告到庭参加庭审、8名被告通过线上方式参加庭审。法院当天便出具法律文书,全部审结。
系列案件的快速办理,归功于沙县区法院速裁团队推行的小额类案集中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下,在立案阶段,同一原告的小额类案在系统上会被标记,3天内即会安排集中办理。在庭前准备阶段,法官会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会统一排号开庭。2021年1月至11月,该院速裁团队共审结案件1993件,人均结案181.18件。
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好,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三明法院想群众之所想,不断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千方百计把公平正义更快送进千家万户。
2021年以来,三明法院深化“分调裁”机制改革,坚持多元解纷、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2021年1月至11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74248件,已审结、执结67169件,结案率达90.47%。
执行攻坚出实招
2021年5月27日,手捧着红通通的房产证,建宁县南方国际小区83岁的业主刘焕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前,南方国际小区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老刘用了半辈子积蓄购买的楼盘遭遇烂尾。在案件处理中,建宁县人民法院通过引进第三方代建的方式解决楼盘复建问题,最终促成“烂尾楼”变成“黄金楼”。然而,因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产权证迟迟办不下来。
2021年3月,建宁法院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方案及项目清单,将南方国际小区业主“办证难”问题确定为破解项目的重中之重。
承办法官逐一剖析症结、研究对策措施、确定完成时限,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经过申请确权、审查、裁定解封等一系列工作,刘焕兴等182户业主最终顺利拿到了牵挂已久的房产证。
民之所盼,施之所向。今年以来,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的执行领域的顽瘴痼疾,三明法院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拓宽财产查控网络,与银行、公安、工商等部门实现信息互联共享,破解“查人找物难”问题;采取分片执行与集中执行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定案、定人、定时的原则,实现片区包干,确保案件有人管、有进度、有落实。2021年1月至11月,全市法院执结案件28359件,同比上升12.17%,执行到位标的额46.92亿余元。
“瞄着问题去,干出实效来。”三明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枫表示,下一步,三明法院将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